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0)
2023(10728)
2022(8875)
2021(8438)
2020(6824)
2019(15587)
2018(15353)
2017(28182)
2016(15447)
2015(17052)
2014(16995)
2013(16760)
2012(15628)
2011(14447)
2010(14518)
2009(13833)
2008(13754)
2007(12076)
2006(11015)
2005(9964)
作者
(41958)
(35931)
(35364)
(33893)
(22580)
(16906)
(16014)
(13667)
(13630)
(12545)
(12332)
(11994)
(11635)
(11460)
(11428)
(11032)
(10364)
(10238)
(10075)
(9943)
(9088)
(8563)
(8350)
(8140)
(8026)
(7932)
(7900)
(7576)
(7170)
(7021)
学科
(66469)
经济(66375)
管理(42947)
(41257)
(30231)
企业(30231)
(28591)
方法(23246)
中国(22247)
数学(20775)
数学方法(20571)
(20181)
农业(18590)
业经(17669)
(17563)
(13848)
(13290)
贸易(13280)
(13075)
(12808)
(12543)
银行(12534)
(12155)
地方(11816)
(11722)
金融(11720)
体制(11454)
(11346)
环境(10148)
土地(10127)
机构
大学(219228)
学院(216933)
(99564)
经济(97743)
研究(82494)
管理(79888)
理学(67731)
理学院(66903)
中国(66086)
管理学(66024)
管理学院(65592)
(48229)
(47641)
科学(45228)
(40605)
(37475)
中心(36976)
财经(36803)
研究所(36412)
(33617)
(32916)
经济学(32446)
北京(30450)
(29934)
业大(29264)
(29170)
经济学院(28962)
师范(28945)
农业(28227)
财经大学(27228)
基金
项目(141184)
科学(113007)
研究(106735)
基金(105646)
(92201)
国家(91431)
科学基金(77880)
社会(72259)
社会科(68442)
社会科学(68430)
基金项目(54751)
(51280)
教育(48520)
自然(46636)
自然科(45527)
自然科学(45515)
自然科学基金(44727)
(44195)
资助(42274)
编号(41495)
成果(35344)
(33811)
(32635)
重点(32358)
国家社会(31766)
(31056)
课题(29962)
教育部(29428)
中国(29215)
(29052)
期刊
(117623)
经济(117623)
研究(72786)
中国(54404)
(39752)
(37287)
科学(32532)
学报(31417)
管理(30717)
农业(26175)
大学(25467)
(25304)
金融(25304)
教育(24378)
学学(23896)
财经(19448)
业经(19014)
经济研究(18543)
(16891)
技术(16813)
问题(15638)
(13590)
世界(13222)
(12368)
国际(12056)
(11022)
资源(10439)
农村(10277)
(10277)
经济问题(9908)
共检索到348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中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核心突破口就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与城郊村地段。城中村、城郊村改造首先要处理好被更新地段土地权利配置问题:以土地国有化为前提,原土地权利人村集体和村民上缴一部分公益事业用地和基础设施融资用地后,对剩余部分土地使用权确权并进行开发,实现公有私用,最终建立政府、原土地权利人、外来人口,乃至开发商多方的利益均衡。中国未来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践要处理好所有权人过多导致的钉子户问题和多重政府管制导致的规划建设审批成本过高问题,并全面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突破既有改造模式的局限,全面有效地处理好小产权房问题,实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与新型城镇化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自2015年开始在北京大兴等全国33个县级行政区域开展试点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个多月前,国土资源部在浙江德清召开统筹推进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再次引发公众对这一改革的高度关注。目前试点实践进展如何?下一步,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迈出怎样的步伐?一连串的问题,既为舆论所聚焦,也亟待研究者和决策者们思考和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自2015年开始在北京大兴等全国33个县级行政区域开展试点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个多月前,国土资源部在浙江德清召开统筹推进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再次引发公众对这一改革的高度关注。目前试点实践进展如何?下一步,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迈出怎样的步伐?一连串的问题,既为舆论所聚焦,也亟待研究者和决策者们思考和解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廉  袁奇峰  邱加盛  郑家荣  
在国家日趋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推进"三旧"改造以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旧村改造中村民和开发商间的经济利益平衡是实现改造的基础条件,此外还须平衡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追求。本文总结了广东现行的四种旧村改造模式,选择珠三角地区三个不同区位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取四个重要影响因素,初步构筑了"城中村"改造的经济分析模型,提出了用"拆建比"判别"城中村"改造的难易程度的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炜  丁延武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改革任务艰巨、法律制约突出、现实问题较多、潜在风险较大等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问题。本文在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农村现代产权制度和实现生产要素城乡之间合法、有序、自由流动的目标,提出了以开放式改革为基本方式争取国家保护、以组织形态创新为突破口降低交易成本、以股份制为路径运用提升产权改革成果、以农民自主和仲裁制度为核心健全产权保护机制等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观照全局,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试点对于改革全局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开展试点,是全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军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滕熙  邹鹏  
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在处理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弊端。在这个情况下,研究生态地区城中村更新改造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改造问题,提出在思路上应该考虑整体系统性;在方法上,应从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合作模式等方面着手,综合解决难题。最后结合土华村更新改造规划案例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斌  
当前,在坚持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从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优势出发,自2003年5月以来,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寻求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第二次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用"城市的眼光"看待"城中村"及其问题,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制度意义的农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炎炎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改革的体制惯性,养老保障"双轨制"的制约、思想观念束缚三个方面对改革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受阻的原因,阐明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及主要原则,提出路径突破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蒋和平  
实行"托市收购"后,国内粮食市场面临着价格刚性化、国内外粮价倒挂和下游加工业成本高企等突出问题,以直接收入补贴为特点的目标价格符合中国粮食价格支持制度的改革方向。然而,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复杂性,使实行这一制度存在着技术操作和风险防控两大难题,应该在坚持"市场引导、护民兴粮、试点先行、简便易行"的基本原则下,从完善基础数据信息、建立"三价一储备"多元价格支持体系以及灵活运用粮食期货市场等方面来寻求突破和创新,加快建立中国的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