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9)
2023(7283)
2022(5939)
2021(5701)
2020(4270)
2019(9679)
2018(9625)
2017(17239)
2016(9634)
2015(10857)
2014(10991)
2013(10651)
2012(9784)
2011(8899)
2010(8949)
2009(8186)
2008(7860)
2007(7307)
2006(6597)
2005(5470)
作者
(25789)
(21725)
(21072)
(20418)
(13597)
(10523)
(9884)
(8274)
(8244)
(7957)
(7438)
(7150)
(6991)
(6624)
(6538)
(6471)
(6343)
(6321)
(6230)
(5985)
(5373)
(5203)
(5106)
(5089)
(4997)
(4828)
(4763)
(4733)
(4344)
(4331)
学科
(33899)
经济(33854)
(25357)
(24525)
管理(22008)
农业(17144)
(14795)
企业(14795)
业经(12273)
地方(11880)
中国(10788)
(8941)
方法(8553)
(7755)
农业经济(7554)
(7170)
数学(6865)
数学方法(6701)
理论(6537)
教育(6377)
(6340)
发展(5948)
(5932)
工作(5800)
(5721)
银行(5718)
教学(5702)
(5574)
(5470)
(5450)
机构
学院(129744)
大学(122690)
管理(44954)
(43388)
经济(41955)
研究(40790)
理学(37380)
理学院(36880)
管理学(36132)
管理学院(35872)
中国(32670)
(26190)
科学(25349)
(24935)
(23080)
(21810)
(21307)
(21086)
中心(20966)
师范(20935)
(19624)
业大(18990)
农业(17971)
研究所(17339)
财经(16323)
技术(16246)
师范大学(16157)
(16111)
北京(16058)
职业(15405)
基金
项目(82267)
研究(67992)
科学(63484)
基金(54533)
(45543)
国家(44967)
社会(40550)
科学基金(38529)
社会科(37764)
社会科学(37756)
(36069)
编号(32067)
教育(31394)
基金项目(29357)
(28310)
成果(26857)
课题(22472)
自然(22228)
自然科(21599)
自然科学(21596)
自然科学基金(21154)
资助(20369)
(19889)
(19744)
重点(18264)
(17909)
项目编号(17719)
(17136)
规划(16907)
(16627)
期刊
(62895)
经济(62895)
研究(38386)
中国(32678)
(29748)
教育(22683)
农业(19264)
学报(18007)
(17897)
科学(16858)
业经(15292)
管理(14342)
(14290)
金融(14290)
大学(14268)
学学(12828)
技术(12406)
图书(9664)
农业经济(8727)
农村(8542)
(8542)
(8346)
问题(8311)
职业(7721)
(7349)
经济研究(7268)
(7234)
书馆(7175)
图书馆(7175)
资源(7163)
共检索到20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  
根据社会学冲突理论,城中村的多重矛盾和冲突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是社会变迁的动力。通过对温州城中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对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的分析,进而看到其深层根源。解决城中村多元矛盾与冲突的路径一方在村庄和村民,另一方则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勇彬  陈可石  杜江韩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城中村及其周边村镇转制所形成的转制社区研究引起普遍关注,但现行研究缺乏对转制后主要问题的解构,以及对消弭困境的路径的探讨。以登峰村为例,对其转制内容和转制后的主要问题进行描述,指出转制后的城中村在二元管理体制下面临整体性迷失的困境,并探索提出转制社区的再建设道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常兴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就充满着各种矛盾,社会系统是一个交织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现象的统一体。作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典型代表的城中村,充满着重重矛盾与冲突,体现在集体资产、经济利益、拆迁改造、文化隔阂等方面。然而普遍存在的冲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立与斗争,冲突对社会系统同样具有整合功能。处于冲突状态下的城中村经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将逐步融入城市,实现城乡有效整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邰浩  
城中村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但以往的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却经常被忽视,进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本文首先总结概括了流动人口的居住特征与需求,继而提出了一套兼顾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并应用于深圳市五和、坂田、杨美三个城中村的改造规划中。最后,从政府、开发商、居民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与保障措施。作为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一次有益实践,本文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城中村流动人口和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体系,兼具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宇蕴  张汝立  
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中村现象的宏观制度背景,但从深层次角度看,城市化农民的利益机制、生存和发展机制及其相关行动逻辑才是形成城中村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城中村问题的消解、城中村改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订,都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化农民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随着乡村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旅游资源开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利益如何协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各地区同质性旅游资源的不断出现,地区间的利益空间受到了压缩,区域利益冲突凸显,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利益协调路径进行研究,缓解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军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廖远涛  代欣召  
城中村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城—乡"相互融合的渐进式演进过程。文章以回顾的视角,分析了广州城中村形成、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重新审视广州城中村的演进历程及基本类型,以此作为理解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基础;之后,系统梳理了广州城中村改造政策,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城中村改造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黎云  陈洋  李郇  
以广州车陂村为例,由外而内地对城中村空间进行解析,指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空间类型,具有被挤迫和封闭的外部空间特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仍然保留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现在混合的功能使用、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村落肌理以及场所的文化传承上,这是城市空间多样性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空间的整理和外部空间的渗透两方面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建议,以期促使城中村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最终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传标  张涵  程明洋  王绍续  陶伟  
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改变后的村落形态又影响着空间使用者的空间认知。以广州市珠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在定量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究了村落空间形态与居民居住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珠村居民整体居住安全感不高,与其狭长弯曲的巷道、无序的居住结构密切相关;(2)村落形态结构中,"临街式"与"巷道式"2种居住形态的居住安全感差异较大,空间组构与"自然监视"是其差异的主要原因;(3)村落空间形态对不同居住者的居住安全感影响不同,对外来年轻女性的居住安全感影响较大。"自然监视"所形成的"虚拟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可防御空间",共存与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米永平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房屋拆迁补偿、人口户籍管理、土地权属变化、社会保障供给和村民生存发展的系统工程,其利益关系重大,矛盾纠纷频仍,村民上访不断,尤其是因其造成的群体访、越级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化解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冲突十分重要而迫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既考虑农民现实利益,又着眼于其长远发展的利益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佰莲  
科学家个人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与社会责任相伴而生。以此理论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和研究自由的现实关系,指出存在的矛盾冲突,并试图作出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学龙  孙林  李慧  李美丽  
城中村改造主要面临三个难点:一是改造资金的筹集与改造主体的选择;二是存量土地如何盘活;三是如何排解城中村改造的阻力。破解上述难点,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公开公平选择合作开发者,确保资金安全;做好存量土地的盘活工作,调整好土地使用功能;加大前期宣传,调查村民意愿,合理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和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