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2)
- 2023(7209)
- 2022(6003)
- 2021(5349)
- 2020(4193)
- 2019(9444)
- 2018(9257)
- 2017(16283)
- 2016(9499)
- 2015(10700)
- 2014(10740)
- 2013(10448)
- 2012(10044)
- 2011(9439)
- 2010(9731)
- 2009(8581)
- 2008(8519)
- 2007(7723)
- 2006(7052)
- 2005(6653)
- 学科
- 济(40775)
- 经济(40740)
- 业(20220)
- 管理(19577)
- 地方(17067)
- 中国(16462)
- 农(13752)
- 企(13377)
- 企业(13377)
- 业经(10621)
- 地方经济(9724)
- 农业(9530)
- 发(9115)
- 学(8755)
- 方法(8735)
- 融(8204)
- 金融(8202)
- 银(7979)
- 银行(7956)
- 理论(7883)
- 行(7862)
- 教育(7325)
- 数学(7177)
- 数学方法(6995)
- 环境(6967)
- 贸(6887)
- 贸易(6877)
- 制(6858)
- 发展(6832)
- 展(6801)
- 机构
- 学院(134636)
- 大学(128972)
- 研究(54587)
- 济(49219)
- 经济(47906)
- 管理(41167)
- 中国(39357)
- 科学(35934)
- 理学(33549)
- 理学院(32985)
- 管理学(32166)
- 管理学院(31937)
- 农(31014)
- 所(29905)
- 京(29369)
- 研究所(27019)
- 农业(24225)
- 中心(23543)
- 江(23386)
- 财(22590)
- 业大(22495)
- 范(21144)
- 师范(20846)
- 技术(20169)
- 省(20110)
- 院(19730)
- 北京(19252)
- 州(19246)
- 科学院(16987)
- 财经(16506)
- 基金
- 项目(84593)
- 科学(63707)
- 研究(62556)
- 基金(54603)
- 家(48733)
- 国家(48220)
- 科学基金(39199)
- 省(38020)
- 社会(35589)
- 社会科(33569)
- 社会科学(33560)
- 划(30970)
- 教育(30348)
- 基金项目(28120)
- 编号(26925)
- 发(25570)
- 自然(24742)
- 自然科(24095)
- 自然科学(24080)
- 自然科学基金(23588)
- 资助(22783)
- 成果(22501)
- 课题(21665)
- 重点(20310)
- 发展(20166)
- 展(19770)
- 创(18168)
- 年(17968)
- 创新(16946)
- 部(16710)
共检索到22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伟 李勤凡 孔祥雅 任杰 荆新堂
【目的】对埃里格孢菌(Undifilim oxytropis)FEL3产苦马豆素(SW)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乳糖、燕麦片、可溶性淀粉)、氮源(豆粉、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硝酸钠、氯化铵、硫酸铵)、无机盐(MgSO4.7H2O,FeSO4.H2O,ZnSO4.H2O,CaCl2.2H2O,CuSO4.5H2O,KH2PO4)、初始pH(4.5,5.0,5.5,6.0,6.5,7.0,7.5)和接种量(体积分数2%,4%,6%,8%,10%)培养条件下,将埃里格孢菌FEL3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测定菌丝湿、干质量浓度和菌液中SW浓度,选择最佳培养条...
关键词:
埃里格孢菌 苦马豆素 液体培养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传记 陆兆新 孙力军 别小妹 吕凤霞 黄现青
【目的】提高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酵产脂肽类抗菌物质的产量。【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 Design对影响B.amyloliquefaciens ES-2-4产脂肽类抗菌物质产量的13个因子进行筛选,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再运用Uniform Design(均匀设计)对关键因子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回归方程求解得到最高产量时各关键因子的最优组合。【结果】影响抗菌物质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L-谷氨酸钠、转速和温度;获得最佳产量时关键因子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42g·L-1)、L-谷氨酸钠(14g·L-1)、温度(2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利辉 冯江兰 董金皋
【目的】探讨灰葡萄孢BC7-3菌株固体发酵的基本条件以提高其除草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化的培养基组合,并结合生长抑制法测定外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除草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确定了小米5 g、高粱5 g、麦麸5 g、玉米秸秆2.5 g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明确了该菌株在加入1%硝酸铵、1%蔗糖的培养基中,20℃黑暗条件下,接种量8%、含水量80%、静置培养15 d,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活性最强。【结论】固体发酵适合于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
关键词:
灰葡萄孢 固体发酵 除草活性 黄顶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蕾 黎继烈 蒋丽娟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T3—4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C、N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硫酸铵,碳氮比为1∶3。其最适产酶条件为:七水硫酸镁0.05%,蓖麻油1.5%,蛋白胨0.75%,磷酸氢二钾0.1%,麦芽糖0.5%,硫酸铵0.3%,pH值6.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05.836 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脂肪酶 响应面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艳 马荣山 赵春燕 张楠 王希尧
以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化学及复合诱变得到一株曲酸高产菌株ENTG-206,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水解糖12%,麦根-豆饼粉0.6%,MgSO4.7H2O 0.05%,KH2PO40.2%,pH值6.0。以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30L摇瓶发酵,发酵4d产酸可达49.8mg.mL-1。
关键词:
曲酸 发酵 菌种选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云 耿青伟 李纪元 范正琪 陈东亮
【目的】通过摇瓶发酵,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的产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参数;同时考察发酵时间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生长及油脂产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生物量及油脂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碳源;以(NH4)2SO4为氮源时,则生物量、油脂产量均最高;最佳初始pH值为6.0~6.5;无机盐离子的最适添加质量浓度为:MgSO4.7H2O 1.5 g/L,KH2PO43.0 g/L。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徳博 卢彩鸽 王俊丽 刘德文 于莉 刘伟成
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番茄和甜椒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为了提高利迪链霉菌G117生产纳他霉素的产量,依次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法和Box-Behnken DesiGn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3个关键因素为玉米淀粉、豆粕粉、氯化钠。通过Box-Behnken DesiGn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3个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玉米淀粉46.15 G/l、豆粕粉14.80 G/l、氯化钠5.88 G/l,纳他霉素预测最大产量为2 70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倩 王喜平 闫巧娟 江正强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凝乳酶的菌株F518,鉴定为微孢根霉。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微孢根霉F518液体发酵产凝乳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产酶的最适碳源为酒糟,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0。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30℃培养72h,微孢根霉F518产凝乳酶活性最高,达到1 001SU/mL。微孢根霉F518在凝乳酶生产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孢根霉 凝乳酶 液体发酵 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爱香 王一淇 姜辉 郑旭 李宗军
为实现湖南芥菜发酵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感官评分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从自然发酵湖南芥菜中筛选出合适作芥菜发酵剂的LA与R6组合混合菌种和R2单一菌种。采用Plackett–Burma从11种营养物质中筛选出葡萄糖、硫酸铵、胰蛋白胨、牛肉膏为LA与R6混合菌种的主要增殖物质;乳清粉、硫酸铵、胰蛋白胨、酵母浸出粉为R2菌种的主要增殖物质。通过布列可特—博曼(Plackett–Burma)设计方法和正交试验,得出LA与R6混合菌种培养基最优配方是葡萄糖3%、牛肉膏1.5%、硫酸铵0.5%、胰蛋白胨1%,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辉 陈芝飞 宋金勇 张展 孙斯文 王小飞 许春平
为降低再造烟叶中果胶合量,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w 09)产果胶酶的加酶量、料液比、处理时间和温度4个因素对烟梗原料中果胶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果胶的结构官能团,并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烟梗酶解前后在氦气中600℃下的热裂解行为,并对其热裂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梗果胶降解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活力14 000 u/m l、料液比1∶5、反应温度50℃、处理时间2 h,果胶降解率达到最大41.35%。由红外光谱、热裂解对比可知,烟梗果胶酶解前后其结构官能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其中裂...
关键词:
果胶酶解 降解率 红外光谱 热裂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萍萍 韦贇 江正强 李里特 日下部功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发酵 魔芋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祥杰 王震 苑志欣 郝建华 郑兰红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南极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sp.)N11-8液体发酵产蛋白酶PBN11-8的发酵条件进行快速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南极海洋芽孢杆菌N11-8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并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其产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温度、氮源和碳源;以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至上述因子最大响应区域,进而采用RSM法对其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3 g/L,蛋白胨13.1 g/L,酵母浸粉2.9 g/L,Na Cl_5 g/L,KH_2PO_4 1 g/L,Fe Cl3·6H_2O_2 mmol/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4.0℃,转速为200 r/min,装液量为50 ml/250 ml,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60 h。最终优化后的酶活达到90.5 U/ml,比初始酶活提高了23.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吴建梅 胡祚忠 刘刚 张剑飞
采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对桑树内生拮抗菌Bacillus suBtilis X-16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期得到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以效价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佳缓效碳源、速效碳源、氮源,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和无机盐,最后采用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玉米粉10.0 g、蔗糖10.0 g、酵母浸膏粉5.0 g、(NH4)2sO43.6 g、Mg sO41.0 g、水1.0 l。经摇瓶发酵试验验证,发酵液效价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70.38%。X-16菌株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对桑粘格胞菌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能够引起菌丝凝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保伟 来航线 盛敏
对3株蜡样芽孢杆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喂养实验、动物毒性实验、生长特性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SOD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蜡样芽孢杆菌均为有益菌;pH为7.5时,3株菌在25~30℃发酵60h后酶活均达到最高;在35~45℃发酵24~36h后酶活最高。通过比较发现,02号菌株的SOD活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比较高,且酶活值比较稳定,是生产微生态制剂的理想菌株。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生理特性 SOD 发酵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