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
2023(289)
2022(292)
2021(230)
2019(496)
2018(450)
2017(977)
2016(529)
2015(602)
2014(604)
2013(618)
2012(581)
2011(499)
2010(452)
2009(458)
2008(511)
2007(464)
2006(442)
2005(417)
2004(386)
作者
(1723)
(1399)
(1298)
(1222)
(862)
(653)
(603)
(552)
(544)
(499)
(489)
(464)
(458)
(454)
(444)
(438)
(437)
(397)
(395)
(375)
(362)
(361)
(349)
(344)
(326)
(315)
(291)
(290)
(277)
(275)
学科
(2867)
经济(2866)
管理(1601)
方法(1271)
数学(1227)
数学方法(1223)
环境(1030)
(963)
工业(911)
业经(694)
(680)
企业(680)
地方(577)
(573)
中国(524)
规划(505)
环境规划(499)
(450)
(435)
(431)
技术(407)
部门(407)
发展(406)
(406)
门环(396)
产业(366)
(360)
资源(357)
生态(340)
及其(339)
机构
大学(8165)
学院(8029)
(4881)
经济(4816)
研究(3542)
管理(2987)
理学(2507)
理学院(2483)
管理学(2457)
中国(2450)
管理学院(2442)
科学(2020)
(1824)
(1713)
研究所(1651)
经济学(1589)
经济学院(1439)
(1425)
(1373)
中心(1357)
(1356)
财经(1254)
工业(1248)
科学院(1206)
经济研究(1190)
业大(1177)
(1175)
北京(1083)
社会(1043)
研究院(1034)
基金
项目(5546)
科学(4579)
基金(4227)
研究(3987)
(3707)
国家(3691)
科学基金(3183)
社会(2924)
社会科(2800)
社会科学(2800)
基金项目(2215)
(2129)
自然(1884)
自然科(1850)
自然科学(1850)
自然科学基金(1808)
资助(1753)
(1733)
教育(1678)
(1456)
国家社会(1375)
编号(1363)
重点(1359)
(1308)
发展(1249)
(1237)
中国(1169)
(1139)
教育部(1132)
创新(1096)
期刊
(5742)
经济(5742)
研究(2629)
中国(1740)
管理(1616)
技术(1134)
科学(1104)
(1019)
学报(986)
业经(901)
技术经济(886)
经济研究(851)
工业(844)
大学(764)
学学(757)
(734)
问题(716)
财经(711)
(674)
统计(660)
(572)
经济管理(567)
世界(566)
农业(509)
资源(500)
现代(494)
决策(492)
(489)
科技(476)
工业经济(455)
共检索到1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序珩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解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仅河南省1984年县以上水泥厂生产水泥539万吨,比1949年全国水泥产量还多224万吨。本文从分析河南水泥工业分布现状入手,探索水泥工业宏观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微观布局模式,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一、现有水泥厂的分布我国现有水泥工业分大水泥和小水泥。所谓小水泥一般指出地方投资、产品由地方分配,以立窑为主及部分小回转窑生产的水泥。1.大水泥厂的分布1984年河南省大水泥共生产水泥96万吨,其中洛阳水泥厂占48%;平顶山水泥厂占26%;郑州铅厂水泥分厂占26%。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季西  
地方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是水泥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区地方水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的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相继投产,地方水泥工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目前我区地方水泥工业的现状来看,并不很理想,如不注意解决,必将影响我区国计民生和“七五”计划的实现。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国内外水泥工业发展情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高越青  王善东  
2012年,传统产能过剩行业水泥工业再次经历严峻产能过剩挑战,这虽与市场需求萎缩有一定关系,但其根本还是在于严重供大于求的供求矛盾。本文根据L省水泥工业调研所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对我国水泥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认为水泥企业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强烈投资偏好、治理对策和措施执行不力以及不恰当宏观调控政策是导致和持续加剧水泥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抑制产能过剩,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杜绝产能再扩张,加快过剩产能淘汰;理性推动水泥工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水泥产业链延伸;理性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宏磊  齐向东  刁兆峰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急需从宏观上统筹安排,实施战略转型。文章梳理了目前水泥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政策体制、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环保节能、技术创新等现实困境,提出了水泥工业实施战略转型的思路与对策: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系统化解过剩产能;全面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两化"融合,推进水泥工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辉  计军平  马晓明  
运用自上而下碳计量模型核算了中国水泥工业2002~2012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并运用STIRAPT扩展模型分析了其增长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轨迹背向而行,碳排放总量直线上升,而排放强度逐年下降;(2)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的因素有4个,按单位拉动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率、人均GDP,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0.2133、0.1892、0.1877、0.1771;(3)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减排作用的因素有3个,按单位减排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水泥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率,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1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利  朱坦  刘秋妹  
介绍了我国发展散装水泥的基本情况,从发展散装水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散装水泥与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快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天正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水泥工业快速发展杨天正(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一、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80年代初,我国水泥工业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全国水泥的年生产能力仅为9000万吨,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光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水泥工业上,由于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我国水泥工业不但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一九八四年起我同水泥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九八五年达到1.45亿吨,一九八六年预计可达到1.6亿吨,从产量上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九八六年全国大中型水泥厂出厂水泥合格率为100%,地方水泥企业出厂水泥合格率也在96%以上,基本实现了门类齐全,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各种水泥,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四化事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江油市支行、安县支行联合课题组  李铀  黄福亮  邓竟  
近年来,国家对水泥行业实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调整,水泥行业正处于调整的关键期。本文对绵阳市水泥工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查显示,绵阳市水泥工业企业扩张型投资趋于理性,但仍然存在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优化升级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为此,应通过调整水泥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路、促进水泥工业多元化融资、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程度等方式,有效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水泥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艾晶  
近年来,埃及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同时,吸引外国投资成为埃及经济改革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政府为吸引投资创造了比较好的宏观环境。埃及的投资优惠政策一、税收优惠1从第一个财政年度起,公司享有5年基础免税期;在新城区、新工业区投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毕健康  陈勇  
工业化与国内劳工移民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埃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拉动了农村劳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劳工移民在实现部门和地域转移的同时,推动了埃及工业化进程。纳赛尔时期是埃及国内劳工移民的黄金时期,劳工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埃及劳工移民的绝对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国内劳工移民率下降;劳工移民陷入职业地位和财产收入难以提升的困境,向上的社会流动也不断受阻。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萨达特和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工业化停滞不前和过度城市化,劳工移民教育水平的低下亦是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M·B·A·赛艾德  宋援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