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
2023(1480)
2022(922)
2021(795)
2020(574)
2019(1276)
2018(1187)
2017(2543)
2016(1384)
2015(1549)
2014(1430)
2013(1228)
2012(1102)
2011(921)
2010(853)
2009(761)
2008(703)
2007(625)
2006(526)
2005(527)
作者
(2932)
(2436)
(2343)
(2302)
(1445)
(1127)
(1088)
(907)
(893)
(873)
(840)
(790)
(777)
(762)
(740)
(713)
(710)
(700)
(694)
(684)
(611)
(602)
(578)
(576)
(560)
(556)
(529)
(498)
(476)
(461)
学科
(5436)
经济(5430)
管理(3367)
(3097)
(2767)
企业(2767)
政治(2382)
业经(2104)
教育(1895)
总论(1791)
产业(1670)
思想(1587)
中国(1535)
思想政治(1479)
政治教育(1479)
治教(1479)
德育(1472)
信息(1394)
(1383)
信息产业(1375)
(1220)
地方(1186)
(1158)
(1141)
方法(1064)
数学(870)
数学方法(864)
(857)
财务(857)
财务管理(855)
机构
学院(15958)
大学(15395)
(6807)
经济(6701)
研究(5744)
管理(5119)
中国(4468)
理学(4419)
理学院(4365)
管理学(4285)
管理学院(4244)
(3132)
(3066)
科学(2990)
中心(2604)
经济学(2564)
(2500)
(2443)
财经(2393)
(2333)
师范(2321)
研究所(2259)
(2246)
经济学院(2241)
(2184)
(1967)
(1933)
社会(1930)
北京(1898)
师范大学(1802)
基金
项目(10717)
研究(8663)
科学(8610)
基金(7653)
(6466)
国家(6409)
社会(6159)
社会科(5758)
社会科学(5755)
科学基金(5597)
(4139)
教育(4131)
基金项目(3845)
编号(3509)
(3446)
成果(3049)
自然(2938)
自然科(2872)
自然科学(2870)
自然科学基金(2826)
资助(2729)
国家社会(2589)
课题(2565)
(2518)
(2439)
(2437)
重点(2428)
(2398)
(2321)
(2284)
期刊
(8308)
经济(8308)
研究(5062)
中国(3607)
教育(2997)
(2720)
学报(2355)
管理(2215)
大学(2055)
科学(2035)
(2007)
学学(1939)
(1617)
金融(1617)
经济研究(1607)
财经(1367)
农业(1333)
业经(1256)
(1243)
技术(1075)
社会(1069)
职业(1056)
(949)
世界(900)
问题(877)
(795)
论坛(795)
改革(736)
(736)
经济学(705)
共检索到24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洪涛  许开轶  
埃及政治转型因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下的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和地区政治环境变化等内外因素而爆发。政治转型的过程呈现出"社会抗争——军方介入、接管政权——军方安排下的政权过渡"的路线特征。埃及政治转型只是初步实现了由军人政权向民主政权的更迭,其民主巩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的考验,埃及的民主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毕健康  
殖民主义与埃及政治,或者广而言之殖民主义与埃及现代化,是学界百家争鸣、见仁见智的重要议题。帝国史学或殖民史学认为,东方是“野蛮”“愚昧”的未开化之地,殖民主义教化“野蛮”或“半野蛮”人民,践行“文明使命”。现代化学派则提出,殖民主义促进了埃及这样的亚非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埃及、中国和其他亚非拉国家的主流学者,如实书写殖民侵略的凶残、殖民统治的残暴、殖民剥削的沉重,讴歌埃及人民可歌可泣的反殖斗争和前赴后继的民族独立运动,同时承认殖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近年来西方兴起的后殖民史学,以碎片化的历史或新经济社会史叙事方式,夸大局部和细节,回避主要矛盾,迂回曲折地重拾“文明使命”论,大有殖民史学卷土重来之势。然而,英国对埃及进行殖民统治70年间一再出现的撤军言论之虚伪与政治压迫之沉重,由之引发的埃及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三次革命”,以及1923~1952年间埃及持续不断的政治动乱与政治危机,充分证明各种形式的“文明使命”论是于史无据的虚假叙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已经并将成为常态,其范围将从经贸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科技、人才、货币金融等全方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外部的不利因素从另一角度看正是促进中华民族崛起的推进力。曾国藩有云:"愈是军情棘手,众议纷纭,愈要心明力定,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这特别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内外形势。当是之时,保持坚凝的信心,谋求长远优势,是我们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关键。
关键词: 放权让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普·施米特  特里·卡尔  陈葵阳  
本文首先对政体更迭的转型论与巩固论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转型的起点和旧制度的崩溃等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东欧国家在政体转型中的特征,这些国家政体的转型是迅速的、非暴力的和确定的,但其政权的巩固过程却是漫长的、冲突不断的和不确定的。文章最后指出,基于拉美和南欧经验的转型论和巩固论基本上适用于东欧国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俊洪  
对于学生的流失,不要过多地归咎于客观原因。如何提高在校生的巩固率、降低流失率,这一直是远程教育机构颇为关切的问题。众所周知,最近几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复述大意。(1)方法:对朋友讲述一下大意;用文字将所学的内容写下来。(2)好处: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可以测知对书的理解程度。(3)注意事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和表达。这样既能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训练自己的思维概括能力;复述大意时要突出书中最重要的地方,次要的地方可以删去,不能轻重倒置;在复述大意时,还必须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态度,记下主要的事件、矛盾的起因和结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萍如  
谈巩固已建成的经援项目周萍如(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对外经济援助是我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又是复杂的经济技术工作,政策性很强。我国的对外援助是为了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促进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峰  
一国有商业——这里泛指所有以国有资本投资所形成的商业企业——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流通领域中的微观基础。正因为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商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由强而弱,由兴而衰的道路。批发商业作为国有商业的中坚力量,计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寇为克  
利用合资合作巩固经援成果寇为克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29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合资企业克眼了初创阶段的重重困难,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恢复、改造,并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团结向上、效益显著的合资企业,为中马两国创造了良好的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方和荣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厦门市外商投资也受到较大冲击。一是外商投资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底止,厦门市部分已签约项目、在谈项目、意向项目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要求取消、中断或暂缓执行,这些项目共有27项,投资总额476亿元。协议外资额也有较大幅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  
199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统计科研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广州会议)以来,各统计科研所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多成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统计事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全国统计科研所所长会议的宗旨,是继续贯彻广州会议精神,交流统计科研工作一年来的经验,安排1991年的工作。以下我就过去一年来全国统计科研所(室)的工作情况作一点归纳和补充,同时就1991年工作提出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绪新  
该文首先总结了北京银行作为Shibor报价行的报价实践经验,认为充分重视、积极运用、制定严谨的报价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是做好Shibor报价的关键;其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可以从现金工具市场和产品、业务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巩固Shibor的基准地位。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沈欣  
性别是理解革命和社会运动的重要视角。本文聚焦中东剧变后突尼斯与埃及的宪法设计在女性权利保障方面的明显差异,并尝试从政治力量妥协程度和女性团体动员能力两个分析维度进行解释。论文认为,突尼斯政治力量通过制度化的政党竞争以及公民组织构建的对话平台达成妥协,制宪过程纳入各派别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再加上妇女团体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女性权利得以在宪法安排中实现巨大推进;而埃及教俗势力对抗更为激烈,在政权更迭的同时均实施单方面工具性制宪,女性团体受机会结构限制也难以施加积极影响,因此宪法设计中的女性权利条款更不稳定和彻底。探讨上述内容对于厘清性别与政治转型和制度安排的复杂关系具有经验积累和理论生产方面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