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4)
- 2023(15124)
- 2022(13323)
- 2021(12893)
- 2020(10707)
- 2019(25441)
- 2018(25916)
- 2017(48581)
- 2016(27462)
- 2015(31582)
- 2014(32597)
- 2013(31617)
- 2012(29291)
- 2011(26493)
- 2010(26903)
- 2009(24394)
- 2008(24345)
- 2007(21996)
- 2006(19083)
- 2005(16853)
- 学科
- 济(104825)
- 经济(104709)
- 管理(73712)
- 业(69483)
- 企(57827)
- 企业(57827)
- 方法(51555)
- 数学(44249)
- 数学方法(43735)
- 中国(30612)
- 农(28297)
- 学(27237)
- 财(27173)
- 教育(24419)
- 理论(22702)
- 业经(22306)
- 地方(20810)
- 贸(19030)
- 贸易(19023)
- 农业(18735)
- 制(18421)
- 易(18403)
- 和(17635)
- 务(17450)
- 财务(17371)
- 财务管理(17322)
- 企业财务(16319)
- 技术(16150)
- 环境(15514)
- 银(15042)
- 机构
- 大学(395418)
- 学院(391023)
- 管理(148282)
- 济(145857)
- 经济(142197)
- 研究(129730)
- 理学(128210)
- 理学院(126662)
- 管理学(124282)
- 管理学院(123560)
- 中国(91789)
- 京(85749)
- 科学(83141)
- 财(67445)
- 所(66819)
- 农(63809)
- 研究所(60955)
- 范(60205)
- 师范(59716)
- 江(59511)
- 业大(59284)
- 中心(58576)
- 北京(55044)
- 财经(54245)
- 农业(50147)
- 经(48993)
- 师范大学(48389)
- 州(48264)
- 院(46504)
- 技术(45539)
- 基金
- 项目(258770)
- 科学(201237)
- 研究(193553)
- 基金(181952)
- 家(157440)
- 国家(155995)
- 科学基金(131985)
- 社会(115982)
- 社会科(109346)
- 社会科学(109314)
- 省(103394)
- 基金项目(96866)
- 教育(94959)
- 划(87976)
- 自然(85828)
- 自然科(83686)
- 自然科学(83662)
- 编号(83088)
- 自然科学基金(82132)
- 资助(75586)
- 成果(69923)
- 课题(59031)
- 重点(58725)
- 部(57742)
- 发(55505)
- 创(53107)
- 项目编号(50490)
- 科研(49537)
- 教育部(49469)
- 大学(49338)
- 期刊
- 济(161200)
- 经济(161200)
- 研究(119679)
- 中国(77919)
- 教育(70112)
- 学报(63458)
- 农(56993)
- 科学(56307)
- 财(52586)
- 管理(50636)
- 大学(47670)
- 学学(43418)
- 农业(39090)
- 技术(37819)
- 融(28498)
- 金融(28498)
- 业经(27069)
- 财经(26077)
- 经济研究(24835)
- 图书(22622)
- 经(22212)
- 问题(21279)
- 业(20259)
- 技术经济(18854)
- 理论(18747)
- 版(18630)
- 职业(17944)
- 科技(17734)
- 商业(17528)
- 实践(17340)
共检索到57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琨
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是阐释主义在教育学应用的代表理论。本文对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予以全面的梳理,特别是他的阐释主义因果论、行为和行动、意义阐释观、教室的社会组织性、权利和义务在教室中的表达、注重微环境和教育社会生态学的研究,和数据分析上的"分析型归纳"等主要理论观点。本文以西方的方法论原著的透辟理解为基点,结合笔者多年海外研究实践,对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予以全面的梳理,廓清含混概念,辟出全面的理论图景。基于全文分析,作者建议对于埃利克森教育研究理论的研究和借鉴亟需被提上议程。
关键词:
埃利克森 教育 教育研究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丽萍 冷伏海
从综合集成论的角度对情报研究进行理论阐释。从研究问题、情报搜索、情报分析等多个阶段分析情报研究的复杂性特质,论述系统性概念及情报研究的系统组成。创新性地提炼情报研究中的综合集成方法,从综合对象和综合程度的角度将情报研究方法分为基于文献的综合集成方法、基于专家的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基于文献计量或专家咨询的情报研究Meta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雅茹 王定华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适时为各国提供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借助复杂性理论揭示教育系统所处的复杂时代情境,并结合韧性理论倡导各国识别教育系统中的脆弱性,构建韧性教育生态系统。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挥其国际组织职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组织成员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相关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循证教育治理建议、促进国际间教育合作和倡导人道主义教育援助等有效举措。未来,增强教育系统韧性和建立教育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实现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志忠 叶发保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轨道是提升教育实效和凝聚力量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多源流理论对分析爱国主义教育立法进程的动态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专门立法不足、法治化程度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不高、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等构成了问题源流;党和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社会公众的建言献策、专家学者的专业建议形成了政策源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对高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法治化需求形成了政治源流。三源流两两反复互动、交汇耦合,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的“政策之窗”,助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关键词:
实践研究 教师研究者 研究场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宗美
"诗可以怨"作为中国古代原创性诗学命题之一,是对《诗经》文本的一种阐释,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对"诗可以怨"的再阐释形成了一条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的理论脉络。在"诗可以怨"理论的诸多阐释向度中,它与中国抒情诗学体系以及古代知识分子个体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泽华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较之前研究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生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特征、作用、发展趋势、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的关系,及其特征和趋势的形成原因和判断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释。初步提出了生产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重点阐述了生产社会化趋势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生产社会化如何通过企业分工协作和社会分工协作两种形式、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化生产组织的规模结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形成与演变。最后结合时代发展,认为经典作家们对于生产社会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及其分析方法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泽华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较之前研究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生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特征、作用、发展趋势、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的关系,及其特征和趋势的形成原因和判断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释。初步提出了生产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重点阐述了生产社会化趋势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生产社会化如何通过企业分工协作和社会分工协作两种形式、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化生产组织的规模结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形成与演变。最后结合时代发展,认为经典作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昆仑
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难以说明四个实践与理论问题。应当深刻领会和阐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的有关阐述,将其修正为: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和行动与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确立这一基本矛盾的新表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剩余价值规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长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去探究我国"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生产部门即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不平等交换与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矛盾积累;并基于农村——城镇两部门再生产的扩展模型去分析"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再生产 平等交换 均衡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佳旭 薛忠义 冯宝萱
马克思不仅深入研究了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非常深刻,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不断觉醒,以此构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人类主宰着世界历史,资本维持着全球化的运行,全球化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新成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思想 全球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本质内涵 贫富差距 实现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奇
当前新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我国各个领域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模式、目标、动力、体制均发生了明显变革。经济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发展大计,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促进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我国对于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彰显了鲜明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当前经济发展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前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不断产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如何选择科学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