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8)
2023(7943)
2022(6923)
2021(6212)
2020(5501)
2019(12696)
2018(12421)
2017(24262)
2016(13255)
2015(15197)
2014(15568)
2013(15652)
2012(15173)
2011(13996)
2010(14361)
2009(13629)
2008(13434)
2007(12508)
2006(10971)
2005(10034)
作者
(40747)
(34301)
(34137)
(32987)
(21814)
(16282)
(15796)
(13452)
(12854)
(12178)
(11858)
(11333)
(10922)
(10866)
(10827)
(10756)
(10343)
(10149)
(9918)
(9836)
(8752)
(8558)
(8373)
(7858)
(7841)
(7708)
(7471)
(7446)
(7011)
(6789)
学科
(80099)
经济(80041)
管理(37591)
(31460)
方法(30185)
数学(27000)
数学方法(26823)
(24634)
企业(24634)
地方(19232)
(17319)
中国(16718)
(16075)
(15781)
业经(13556)
地方经济(13102)
(11279)
(10679)
贸易(10675)
农业(10603)
(10249)
(9959)
环境(9790)
(9379)
金融(9377)
(8883)
银行(8856)
理论(8665)
(8480)
经济学(8454)
机构
大学(208324)
学院(205731)
(97036)
经济(95175)
管理(76070)
研究(74244)
理学(64666)
理学院(63894)
管理学(62967)
管理学院(62544)
中国(54860)
科学(44201)
(43410)
(43329)
(38901)
研究所(35114)
(34628)
财经(34210)
中心(33225)
经济学(31958)
(31744)
(30868)
业大(29077)
经济学院(28678)
北京(27483)
农业(27310)
(26899)
师范(26658)
(25471)
财经大学(25057)
基金
项目(128272)
科学(99863)
研究(93663)
基金(92792)
(80239)
国家(79611)
科学基金(66915)
社会(60816)
社会科(57653)
社会科学(57635)
(49537)
基金项目(48614)
教育(42507)
(41392)
自然(41074)
自然科(40041)
自然科学(40026)
自然科学基金(39301)
资助(38739)
编号(37395)
成果(31673)
(29217)
重点(29094)
(29035)
课题(25935)
(25730)
国家社会(25533)
教育部(25055)
科研(24447)
大学(24333)
期刊
(113303)
经济(113303)
研究(64727)
中国(38257)
(35049)
学报(32092)
(30925)
科学(28570)
管理(26744)
大学(23660)
学学(22333)
农业(20444)
经济研究(19419)
财经(18361)
(17818)
金融(17818)
技术(17693)
教育(16926)
(15924)
业经(15543)
问题(14955)
技术经济(12544)
统计(11792)
(11431)
(10845)
世界(10510)
理论(10225)
(10040)
商业(9909)
经济问题(9606)
共检索到314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宁泽逵  王征兵  张海鹏  方伟  
通过建立垄断政府工资成本最小化的最优规划模型发现,从政府官员总量角度看,政府机构不存在人员臃肿、人浮于事。但是,在官员资历工资制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最优决策路径上,从政府官员构成角度看,政府机构存在人员冗余、工作低效率等情形,并且在政府最优决策路径上,资历工资制度将进一步强化官员工资刚性,扭曲垄断政府劳动力需求曲线;政府官员工资率与官员规模同步增长,从而,垄断政府机构中人员臃肿、人浮于事与高工资成本等现象并存。因此,资历工资是导致垄断政府各种弊病的根源,重建政府官员工资制度应成为垄断政府改革焦点与核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作诗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实施完全价格歧视。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完全价格歧视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那么消费者剩余和利润是不可以简单相加的,更不可以二者之和是否达到了最大来判定真实经济是否是效率的。交易费用不为零,也不能得出垄断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结论。传统分析忽视了垄断的成因,忽略了那所谓的福利三角形,其实是避免价值消散和获得规模经济的必要的代价。传统分析还不恰当地以为政府既有能力又有动力管好垄断这样的问题。因而,其一般化的反垄断政策主张也错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结合评介布西罗塞主编的《反垄断经济学手册》,评述了反垄断法的经济目标,介绍了反垄断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和学科体系以及它与相关经济学科,如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关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杜江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发展市场经济不能不竞争又不能乱竞争。垄断的实质是限制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合理调节生产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违背了法律的基本价值——自由、效率和公共利益的要求。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保护公共利益。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辅相成,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竞争的维护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地  景玉琴  
对于处在经济转轨阶段的我国而言,"规制取消论"并不可取。全盘取消规制只会陷入制度真空。既作为政府规制工具,同时又是政府规制对象的国有经济不宜全盘退出自然垄断领域,但国有经济独霸自然垄断行业天下的局面不会再继续,竞争的引入不可避免。规制框架重构是现实的选择。思路是:规制重点要转变,设租性规制要剔除,规制真空要填补,对规制者的规制要加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耀  
反垄断立法的科学性依赖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的程度,而二者的脱节对反垄断法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一方面,法学研究中需要加强经济学分析的学习;另一方面,相关经济学研究也需要了解反垄断法的真实面貌,从而使自己理论分析、结论建议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并能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晓东  陈敏娟  
知识产品涉及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力﹑反垄断﹑市场支配力推定等问题。一般来说,反垄断与竞争者现有的市场支配力无关而与竞争者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取超额收益有关。人们在分析反垄断和知识产权关系时常常认为:知识产品与市场上其他类型产品一样,存在许多替代品,因而不能推定知识产权具有市场支配力。事实上许多创新产品﹑服务﹑作品在市场上难以找到替代品,而且它们对消费者还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市场竞争者常常利用市场支配力把知识产品价格定得远远高于边际成本。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励创新,另一方面要降低他人获取知识产品的成本,这都离不开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协调配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浩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就反垄断法探讨了5个方面问题:(1)反垄断法应该针对所有在华的内外资企业。(2)界定垄断的标准应该同时满足市场份额标准和市场支配地位标准。(3)反垄断法针对内资企业的目的,是要使内资企业之间既要保持适度竞争,也要保持适度垄断。(4)反垄断法针对外资企业的目的,是要加强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5)要设立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机构作为反垄断法的执行机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剑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框架的逐步完善,颁布一部《反垄断法》已是势所必然。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的法律规范都有着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了解西方反垄断经济学在思想、理论和方法上的最新进展,一定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用。一、是促进社会福利还是保护消费者福利反垄断法的目标是促进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还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反垄断经济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可以从西方国家对企业横向合并的反垄断政策变化中观察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大企业通常会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得转移收益,这会扭曲合理的财富分配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应该受到反垄断行为审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大企业依仗其市场支配力获得的转移收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利益受损者可能是他国民众,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尽管那些知名外资大企业凭借其规模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剩余和经济福利,但也因独占市场而挤压了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长远的国家福利损失,因而当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集中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外资企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吴美华  朱应皋  
众所周知,国际上垄断的主要形式是托拉斯,而美国这个崇尚自由竞争的经济大国,其垄断行为更为普遍。美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及实施,引起了我们更多的经济学思考,研究借鉴美国反垄断法的构成体系、主要内容以及典型的实施案例,对我国反垄断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将有所裨益。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于立  
反垄断经济学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或产业经济学)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同时也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中国的反垄断经济学研究中,反垄断执法原则、自然垄断、过度竞争、行政垄断等问题取得了较重要成果。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经济分析、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协调效率分析、反垄断与宏观经济运行、反垄断执法案例效果评估等问题是该学科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重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高波  李智  
政府在土地市场扮演着垄断者的角色,以企业的行为模式行动,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SCP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对土地市场的结构、垄断者行为和绩效进行了讨论。土地市场具有垄断特征,集中度很高。政府会采取价格歧视、设置进入壁垒、双重垄断加成、加强下游企业竞争、遏制买方垄断等行为保持自身的垄断利润,但这使得消费者福利下降,社会无谓损失加大,引起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利后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铭  
自然垄断与政府垄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垄断形式,但是人们却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是以自然垄断为由对本不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或不再是自然垄断的行业施加进入限制的。自然垄断理论因此往往被一些部门或行业用作政府垄断的理由。在我国,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垄断现象具有特殊性,经济生活中的垄断行为主要不是来自于经济力量,而是来自政府认为的制度或政策性安排,同时存在以行政性审批为主的过度规制现象。因此,反对政府垄断行为以及改革行政性审批制度,成为我国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