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0)
- 2023(17160)
- 2022(14728)
- 2021(13690)
- 2020(11628)
- 2019(26672)
- 2018(26602)
- 2017(50415)
- 2016(28019)
- 2015(31105)
- 2014(31002)
- 2013(30789)
- 2012(28278)
- 2011(25224)
- 2010(25175)
- 2009(23408)
- 2008(23395)
- 2007(20410)
- 2006(18202)
- 2005(16333)
- 学科
- 济(111933)
- 经济(111785)
- 业(99612)
- 管理(91380)
- 企(89547)
- 企业(89547)
- 方法(48455)
- 数学(38333)
- 数学方法(37892)
- 财(34859)
- 农(34481)
- 业经(34247)
- 中国(27686)
- 制(24575)
- 务(24560)
- 财务(24496)
- 财务管理(24462)
- 学(24149)
- 农业(24114)
- 企业财务(23192)
- 地方(23161)
- 技术(21491)
- 理论(21329)
- 和(20444)
- 体(18895)
- 划(18394)
- 贸(18304)
- 贸易(18291)
- 策(17865)
- 易(17701)
- 机构
- 学院(393016)
- 大学(391373)
- 管理(154964)
- 济(152802)
- 经济(149482)
- 研究(133582)
- 理学(133000)
- 理学院(131459)
- 管理学(129263)
- 管理学院(128538)
- 中国(100920)
- 科学(85312)
- 京(85137)
- 财(73289)
- 农(72194)
- 所(68612)
- 江(63817)
- 研究所(62379)
- 业大(61777)
- 中心(59949)
- 财经(57342)
- 农业(56890)
- 北京(53061)
- 经(52108)
- 范(51132)
- 师范(50514)
- 院(48885)
- 州(48422)
- 经济学(44444)
- 省(42973)
- 基金
- 项目(265594)
- 科学(208158)
- 研究(191965)
- 基金(191634)
- 家(168558)
- 国家(167085)
- 科学基金(143185)
- 社会(118901)
- 社会科(112369)
- 社会科学(112334)
- 省(105632)
- 基金项目(101972)
- 自然(95434)
- 自然科(93187)
- 自然科学(93157)
- 自然科学基金(91527)
- 划(88162)
- 教育(87516)
- 资助(78471)
- 编号(78041)
- 成果(63074)
- 重点(59798)
- 部(57668)
- 创(56890)
- 发(56768)
- 课题(54235)
- 创新(52599)
- 科研(50983)
- 业(50607)
- 大学(48726)
- 期刊
- 济(175896)
- 经济(175896)
- 研究(116615)
- 中国(79257)
- 农(66170)
- 学报(65696)
- 管理(61648)
- 科学(60140)
- 财(59868)
- 大学(49067)
- 学学(46186)
- 农业(45371)
- 教育(44800)
- 技术(34960)
- 融(34603)
- 金融(34603)
- 业经(30579)
- 财经(28334)
- 经济研究(26476)
- 业(26246)
- 经(24338)
- 问题(22813)
- 技术经济(19974)
- 图书(19284)
- 科技(19218)
- 现代(19162)
- 版(19149)
- 理论(17970)
- 资源(17724)
- 财会(17280)
共检索到59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杨忠
大多数关于组织柔性的研究关注处于动荡环境中的企业行为,对处于相对稳定经营环境中的垄断性企业的柔性问题关注不够。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归纳推断出垄断性企业常常处于柔性缺失状态,并以江苏盐业集团的组织变革为例分析了垄断性企业进行柔性再造的动因、举措和阻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垄断性企业柔性再造的动因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内部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2)垄断性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提高外部柔性,还可以通过内部的变革措施来提高内部柔性。(3)垄断性企业柔性再造的阻碍因素主要有技术和人力资源、既得利益以及文化等3个方面。
关键词:
垄断性企业 柔性再造 动因 举措 阻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龙静 冯帆 杨忠
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并以江苏通灵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智慧构建为例,详细分析企业知识共享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实践举措。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受到知识共享氛围和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而社会网络、共享语言、信任、互惠、群体认同、自我效能感、成本收益感知等因素会促进或阻碍企业的知识共享;(2)企业可以通过各项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实践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关键词:
知识共享 促进 阻碍 管理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怀平 段志强 王林
以江苏苏南、苏中和苏北60家农业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组织变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变革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其中,激励变革对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都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流程变革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构变革对激进式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组织结构方面的变革对渐进式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流程变革对激进式创新也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茂松 陈柏福
新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主导形式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越来越呈现出柔性化、模块化、虚拟化等特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作为规制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契约安排发生了相应变化。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了柔性契约的概念,初步探讨了柔性契约的理论来源和构成要素,并从企业的契约角度对垄断结构企业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
柔性契约 新经济 组织模块化 垄断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树龙 葛健 刘玉斌
中国工业部门下游市场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基本实现了自由竞争,但上游原材料市场或中间产品市场垄断依然明显,这势必会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到下游企业创新。考虑到下游企业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缓解上游垄断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把下游企业进口、上游企业市场垄断和下游企业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上游垄断抑制了下游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上游垄断主要通过控制原材料或者中间投入品价格,进而抬高下游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小企业创新,而对大中型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上游垄断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外资企业创新也无影响,却显著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缓解国内中间品价格上涨给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继军 赵剑飞
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而垄断竞争性市场却普遍存在。垄断犹如一把“双刃剑”,绝大多数情况下 ,它阻碍竞争的发展 ,但在特定时期 ,适度的经济垄断却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 ,我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企业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不高 ,竞争过度 ,规模经济效益低。因此 ,实施大企业 (集团 )战略 ,发展规模经济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 ,而将它们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纳入经济垄断豁免的范围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经济垄断 规模经济 企业集团 豁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家华 李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孟丹
本文构建了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价值模型,分析十年横截面数据,证实了我国垄断和竞争两极并存、国有企业向资源产业集中的市场结构特征;得出资源产业的企业价值十年来迅速增加,并超过消费产业;发现股权和企业价值存在理论上的倒U型曲线,但资源产业的股权结构超过理论上的最优企业价值股权区间,而消费产业的股权结构低于最优企业价值区间,市场结构对企业价值存在负影响。本文政策建议是:政府降低对资源产业的垄断程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消费产业的监管时增加集中度,促使我国的市场结构由垄断与竞争两极并存格局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转化,为技术创新提供最佳的产业组织形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有良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制造业上游垄断的角度对此提供一种新颖的解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上游垄断不但对企业的创新决策产生抑制作用,而且显著降低了创新密集度。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另外,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非进口企业的创新活动,但对进口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最后,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上游垄断对企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生存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有良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制造业上游垄断的角度对此提供一种新颖的解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上游垄断不但对企业的创新决策产生抑制作用,而且显著降低了创新密集度。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另外,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非进口企业的创新活动,但对进口企业的抑制效应较弱。最后,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上游垄断对企业创新持续时间的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缩短了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其中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创新持续时间的缩短作用要明显小于民营企业,对进口企业的创新持续时间的缩短作用要明显小于非进口企业。本文研究的重要启示是,打破上游行业的垄断格局和强化上游市场竞争可以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创新。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生存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迪
基于其产出的公共产品属性,垄断性国有企业要受到政府监管。在利益集团理论、信息不对称性理论和寻租理论的分析框架内,本文论证了监管博弈的困局———利益因素驱使被监管者与监管机构在监管需求和供给层面互动,导致监管往往偏离公共利益。国家审计为保障公共利益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开展效益审计,对其产出的公共效益进行审计评价,在监管博弈中增加了外生变量,可以防止监管行为偏离公共利益的“锁定”效应,也促进垄断性国有企业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关键词:
效益审计 公共利益 监管博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辉
我国的寡头垄断性企业大多数是脱胎于大型国有企业,带有计划经济的性质,在技术创新上是有惰性的,其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技术远落后的情况下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都很高,而且企业的领导人存在短期行为,其目标是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技术创新惰性 决策树 博弈 模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