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9)
- 2023(5245)
- 2022(4331)
- 2021(4225)
- 2020(3288)
- 2019(7944)
- 2018(7800)
- 2017(14583)
- 2016(8186)
- 2015(9557)
- 2014(10071)
- 2013(9741)
- 2012(9125)
- 2011(8251)
- 2010(8504)
- 2009(7775)
- 2008(8019)
- 2007(7801)
- 2006(6912)
- 2005(6249)
- 学科
- 济(33955)
- 经济(33925)
- 管理(23937)
- 业(19055)
- 企(15426)
- 企业(15426)
- 方法(10954)
- 农(10694)
- 中国(10196)
- 数学(9126)
- 数学方法(9034)
- 地方(8956)
- 土地(8843)
- 财(8238)
- 学(8131)
- 业经(7801)
- 制(7765)
- 农业(6427)
- 理论(6076)
- 融(5858)
- 金融(5857)
- 银(5708)
- 银行(5699)
- 行(5464)
- 教育(5237)
- 经济学(5188)
- 贸(4903)
- 贸易(4895)
- 务(4850)
- 财务(4826)
- 机构
- 学院(114796)
- 大学(112793)
- 济(42438)
- 管理(41344)
- 经济(41165)
- 研究(37998)
- 中国(33629)
- 理学(32980)
- 理学院(32534)
- 管理学(31912)
- 管理学院(31680)
- 京(26860)
- 财(23057)
- 科学(22273)
- 江(21394)
- 中心(19848)
- 所(19011)
- 农(18785)
- 州(17338)
- 北京(17275)
- 财经(17037)
- 研究所(16238)
- 范(16208)
- 师范(16050)
- 业大(15774)
- 经(15335)
- 省(14941)
- 农业(14442)
- 院(14339)
- 技术(13746)
- 基金
- 项目(65802)
- 研究(51675)
- 科学(50409)
- 基金(44547)
- 家(37794)
- 国家(37393)
- 科学基金(32127)
- 社会(29923)
- 社会科(28065)
- 社会科学(28054)
- 省(26084)
- 教育(24889)
- 编号(23539)
- 基金项目(23397)
- 划(22030)
- 自然(20618)
- 自然科(20052)
- 自然科学(20049)
- 成果(19853)
- 自然科学基金(19695)
- 资助(18634)
- 课题(17404)
- 重点(14732)
- 年(14519)
- 部(14406)
- 发(14038)
- 性(13541)
- 创(13211)
- 项目编号(13195)
- 大学(13068)
共检索到20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景阳 霍彦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焕 王士礼 任钦光
狠抓复垦造福子孙──孝义市复垦土地的实践张国焕,王士礼,任钦光孝义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端。境内煤铝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范围内储煤占全国总储量的16.6%,这种资源优势决定了全市经济以乡镇企业,尤其是煤、铝企业为主的特点。就土地管理而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雪雄
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 ,而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特别是土地一级市场则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为此 ,政府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 ,即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真正做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从而真正实现城市土地的垄断供应
关键词:
政府 土地市场 经营城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魏晓斌
一、构树产业的基本情况构树是我国采用现代育种技术,通过多次的太空搭载育种、杂交选育等手段.经过近10年的筛选和试验种植,培育出的构树树种。该树种不仅可以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及石漠化土地,速生性强,而且其叶、杆、皮均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主要有三大用用途:一是盐碱化、石漠化荒漠化及退耕还林地治理的先锋树种;二是做为绿色生态饲料;三是林、纸、浆、板一体化优质原材料。杂交构树全身是宝,可入药、做茶、做酒和保健品等等,更重要是发展构树产业可以建设绿色生态经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缓解我国木材供给紧张状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高波 李智
政府在土地市场扮演着垄断者的角色,以企业的行为模式行动,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SCP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对土地市场的结构、垄断者行为和绩效进行了讨论。土地市场具有垄断特征,集中度很高。政府会采取价格歧视、设置进入壁垒、双重垄断加成、加强下游企业竞争、遏制买方垄断等行为保持自身的垄断利润,但这使得消费者福利下降,社会无谓损失加大,引起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利后果。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垄断 结构 行为 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军
土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解决好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困境有利于我国城乡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是缓解特色小镇用地困难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入手,讨论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存在的困境与问题,通过分析特色小镇建设与农村土地市场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问题的土地改革路径,为发挥特色小镇对城乡协同和农村产业发展效应贡献些许思路。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土地供给 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武卫东 赵李霞
孝义市从2010年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被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执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建设方针,市、乡两级和天保实施单位均成立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乡和实施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负责实施全县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市、乡和项目实施单位层层签订天保工程目标责任状,把天保工程建设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单位、个人和山头地块,对职工实行任务承包制,做到了管理制度化、任务责任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巫和懋 江萍 薛熠 王勇
2004年以来,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加速上涨,逐渐形成难以调控的"坚硬泡沫"。本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垄断正是泡沫的主要"硬核"之一。随着各市县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普遍成立以及"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的强力推行,原来实际为多头、分散供给的城市土地市场逐渐转变为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垄断性市场。理论模型表明:如果地方政府以土地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则其理性选择就是通过控制土地供给量推高城市土地价格,而经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高地价将最终传导形成高房价。通过投资者的"预期成本效应",由竞价市场产生的高地价信号将立即拉高当期房价。实证研究支持上述理论假说。这意味着要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长期治本之策...
关键词:
房价泡沫 地方政府 垄断性土地市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宇
文章利用Deaton和Muellbauer提出的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1),以2017年《孝义统计年鉴》为基础,描述了山西省孝义市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状况,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不同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主要结论有:孝义市生活必需品中水产品、蔬菜类、奶制品支出弹性较大,粮食类、食用油类、肉禽类、蛋类支出弹性较小;自价格弹性表现为蔬菜类、奶制品、水果类缺乏弹性,水产类富有弹性。因此稳定粮食、肉禽及蔬菜类的生产,保证其市场供应对保持生活必需品总体价格平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 城镇居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马凯
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相比,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环境的最优选择,但是,与城乡土地市场整合状态相比,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又潜伏着效率的损失。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由分割走向整合能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诱致着经济当事人进行制度创新,并最终实现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由分割向整合的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科研所"扩权强镇改革调研"课题组
扩权强镇的实现要依托于权力下放,但并不是简单的将上级政府的权力下放给乡镇。改革的意义在于优化公共资源在基层政府的配置,增强乡镇发展的活力。山西省孝义市抓住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机遇,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扩权强镇的现实意义和与乡镇财政体制的关系做了探讨和分析。同时,探讨了扩权强镇与乡镇财政的关系。其次,基于调查研究客观介绍和分析了山西孝义市扩权强镇的做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再次,在借鉴浙江、安徽等地扩权强镇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扩权强镇、推进城镇化步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扩权强镇 城镇化 经验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瑞 张昱 张侃侃
以迁村并点为方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梧桐镇新型农村社区农户的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适应性的调查和分析后认为,类似梧桐镇这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该模式以农民的就地就近转移为特征,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理念,不失为适合新时期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实践模式。同时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承受能力和现实需求相适应;应放在区域城乡空间体系中做好选址布局和适应乡村发展的空间规划;建设的关键是宜居的环境和优良的公共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新明
一、土地市场框架已建立,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正日益显现 1.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建立公开有序市场。建国以来,我国实行土地行政划拨制,大量的划拨土地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源源不断地自发地进行转让、出租、抵押或变相转移,俗称土地隐形市场。隐形市场的存在一方面严重冲击正常的土地市场,另一方面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仅蚌埠市区每年流失达2000万元左右。为此,按照省政府要求,蚌埠市从1994年开始,利用近两年时间,对全市土地非法交易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共清理非法交易5400余宗,面积达110万平方米。1997年为贯彻中央(97)11号文件,对隐形市场又进行了一次清理,通过两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