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5)
- 2023(6451)
- 2022(5462)
- 2021(5125)
- 2020(4421)
- 2019(9844)
- 2018(9934)
- 2017(18341)
- 2016(10563)
- 2015(12126)
- 2014(12352)
- 2013(12018)
- 2012(11142)
- 2011(10019)
- 2010(10299)
- 2009(10162)
- 2008(10745)
- 2007(10227)
- 2006(9259)
- 2005(8699)
- 学科
- 管理(47366)
- 业(37481)
- 企(35299)
- 企业(35299)
- 济(34812)
- 经济(34733)
- 财(17545)
- 制(15399)
- 方法(13665)
- 务(11953)
- 财务(11917)
- 财务管理(11883)
- 企业财务(11248)
- 数学(10240)
- 体(10128)
- 数学方法(10033)
- 业经(9951)
- 中国(9704)
- 银(9073)
- 银行(9056)
- 农(8837)
- 划(8636)
- 体制(8573)
- 行(8430)
- 学(8072)
- 理论(7909)
- 策(7713)
- 融(7232)
- 金融(7229)
- 度(7215)
- 机构
- 大学(153201)
- 学院(150930)
- 管理(58694)
- 济(57212)
- 经济(55610)
- 研究(48650)
- 理学(47571)
- 理学院(47018)
- 管理学(46234)
- 管理学院(45912)
- 中国(41414)
- 财(34619)
- 京(33704)
- 科学(28770)
- 江(26145)
- 所(24954)
- 财经(24901)
- 中心(23547)
- 农(23138)
- 经(22286)
- 研究所(21758)
- 北京(21204)
- 业大(20379)
- 州(20353)
- 范(18367)
- 省(18306)
- 财经大学(18240)
- 师范(18156)
- 农业(17925)
- 院(17404)
- 基金
- 项目(89597)
- 科学(70001)
- 研究(66356)
- 基金(64718)
- 家(55657)
- 国家(55158)
- 科学基金(47583)
- 社会(41422)
- 社会科(39119)
- 社会科学(39108)
- 省(34660)
- 基金项目(33479)
- 教育(31456)
- 自然(30620)
- 自然科(29897)
- 自然科学(29889)
- 自然科学基金(29366)
- 划(28873)
- 编号(27090)
- 资助(26952)
- 成果(24237)
- 制(22215)
- 部(20185)
- 重点(20069)
- 课题(19392)
- 创(18373)
- 性(17896)
- 教育部(17557)
- 发(17366)
- 创新(17319)
共检索到253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鲁先锋
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是缓解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居民参与性不足则成为实施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政策的瓶颈。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了个人习惯、环保意识、"经济人"理性等内在因素与法律制度、部门管理、宣传教育等外在因素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认为提高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积极性需要重视法律规导、政府管制、经济惩罚等外压机制与思想教育、经济补偿、舆论支持等诱导机制的共同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帆 罗志红
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居民垃圾分类会从源头影响生活垃圾处理,并从上至下影响整个产业链。为了实现服务持续供给、反映经营条件变化,在PPP项目合作中,应该根据居民分类行为对垃圾处理服务产生的影响调整价格。同时,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调价机制激励社会资本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本文以提升可回收垃圾比例为目标,以利润率规制和激励社会资本落实垃圾分类制度为条件,构建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调价模型。研究表明:垃圾分类制度实施会改变社会资本原有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总额,可回收垃圾的出售将给社会资本带来现金流入。所以,应该通过将垃圾分类指标纳入PPP项目调价指标体系,适度调整利润率上限和积极推进"两网融合",促进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实现PPP项目的规范运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俊 熊中楷 何志武
通过建立两阶段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固定不可燃垃圾处置费和变动垃圾处置费2种情况下,垃圾发电厂如何制订收益分享合同相关条款,促使居民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并提高可燃垃圾燃烧热值。结果表明:存在唯一的最优分享比例使得发电厂的收益最大,消费者的选择存在最优的可燃垃圾回收数量和最低垃圾燃烧热值水平。
关键词:
收益分享 垃圾分类 激励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李伟红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 长效机制 社会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俊 熊中楷
居民的垃圾分拣水平直接影响垃圾分拣企业后续处理的成本和效率。为了提高居民的前期垃圾分拣水平,本文基于静态效用转移机制,探讨了单个垃圾处理企业和多位居民之间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表明,静态效用转移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多位居民提升垃圾源头分拣水平,实现供应链协调。
关键词:
垃圾分拣水平 静态效用转移 供应链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俊 熊中楷
探讨在占主导地位的单个垃圾发电厂和消费者之间构成的逆向供应链中,垃圾发电厂如何制定收益分享合同的相关条款,促使居民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并提高可燃垃圾燃烧热值,实现垃圾发电厂的期望利润最大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李伟红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 长效机制 社会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建亨 江月 毋博
垃圾分类的环保政策现已在全国各大城市逐一展开,然而调查显示,仍然存在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够以及对分类过程敷衍了事的问题。因此为了研究政府如何激励居民在参与中付出努力,本文首先建立了事前委托代理双方均不了解分类能力的纯道德风险模型,接着从现实出发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混合模型,激发居民努力的同时针对逆向选择的参与,从政府收益的角度考虑是否对居民进行甄别。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双重信息非对称的激励成本比单一道德风险更高。但是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满足一定条件时,逆向选择的存在反而使政府更有利。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较高以及居民普遍素质较高时,政府应该选择忽略信息甄别的统一激励政策下制定最优奖励方案;当获得奖励的概率居于中等水平以及居民能力高低参差不齐时,采用两套激励策略进行信息甄别获得收益会高于不甄别居民类型带来的政府收益。我们还发现环保者获得奖励的概率处于比较中等以及较低时,其积极带动作用较小,为了保证居民参与政府不得不提高奖励,对非环保者的激励会产生浪费,因此政府应仅考虑鼓励居民努力分类的统一激励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岳 冯梦微 易福金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是构建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要求。普遍存在的意愿与行为背离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农户垃圾分类中。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驱动力量?本文从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分类行为视角出发,基于“知-信-行”理论与“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结合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乡村数字治理显著增强农户垃圾分类意愿,同时也促进农户践行垃圾分类行为;相比之下,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从而缓解当前农户在垃圾分类中“强意愿、弱行为”的现象。第二,乡村数字治理通过增强农户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其垃圾分类意愿。从垃圾分类行为视角来看,乡村数字治理通过促进构建村民监督机制进而规范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乡村数字治理对无精英家庭背景受访者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更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奇 刘江枫 李彦 房勇
国内外研究经验表明,垃圾分类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现行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存在居民负担重、推广阻力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将垃圾分类所得绿色积分与碳交易机制相结合的新型激励机制,并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企业与居民之间的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最终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分析关键参数对三方主体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终的演化均衡结果是:政府选择本文设计的垃圾分类积分机制、企业选择激进生产、居民选择执行垃圾分类;(2)通过数值模拟得出:(1)在积分机制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10%以内的宣传监管投入或40%以内的企业补贴来推进演化过程;(2)居民的积分收益减少在30%以内、时间与体力支出增加在15%以内,仍应执行垃圾分类;(3)企业的额外产值收益减少在10%以内、积分价格增加在75%以内,仍会采取激进生产。因此,本文提出的积分机制相较于现行机制更具优势,有望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演化博弈 积分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以垃圾分类为基础的垃圾处理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分类的复杂使之成为精细化管理工程。垃圾分类是典型的精细化管理工程据统计,人类称之为"垃圾"的东西总量高达30万亿吨。有些被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有些被焚烧处理;有些甚至被倒入海洋。据英国《卫报》报道,太平洋上不断蔓延扩大
关键词:
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处理 可回收垃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璋祎 王彦昕
2019年6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将"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从原来的一节内容升格为专章内容,大大凸显了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地位。《草案》还明确规定,要在我国城乡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基于该法修订的推动力,从2019年7月1日开始,上海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相继修改地方立法,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实施。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生活垃圾已经进入了强制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莉 陈煜 高静娟
为了促使餐厨垃圾持有者积极参与逆向物流活动,通过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分析了信息对称、信息非对称两种情况下逆向物流系统中政府和餐厨垃圾持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政府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线性激励合同;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试点回收,同时给予相应的激励强度,该激励强度给持有者带来的效用必须大于选择其他餐厨垃圾处理途径所获得的效用,同时要尽量降低持有者回收餐厨垃圾所付出的成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文柱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征收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制,值得我国许多大陆城市借鉴。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垃圾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楚文
补偿机制不完善制约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顺利推广和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垃圾焚烧发电上网、发电成本及收益入手,运用价格理论和政府定价理论,对垃圾焚烧发电的外部效应及矫正方法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完善垃圾焚烧发电收入补偿机制为核心,提出了改进垃圾焚烧发电收入补偿机制的方法和促进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