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9)
- 2023(11162)
- 2022(9432)
- 2021(8890)
- 2020(7740)
- 2019(18011)
- 2018(17733)
- 2017(34408)
- 2016(18585)
- 2015(21111)
- 2014(21235)
- 2013(21110)
- 2012(19165)
- 2011(16744)
- 2010(16411)
- 2009(15057)
- 2008(15085)
- 2007(13140)
- 2006(10727)
- 2005(9163)
- 学科
- 济(76711)
- 经济(76631)
- 管理(57694)
- 业(55851)
- 企(45048)
- 企业(45048)
- 方法(41821)
- 数学(37999)
- 数学方法(37563)
- 财(35382)
- 农(21619)
- 中国(19107)
- 务(17584)
- 财务(17542)
- 财务管理(17486)
- 企业财务(16623)
- 制(15267)
- 业经(14889)
- 地方(14883)
- 农业(14597)
- 贸(14366)
- 贸易(14364)
- 易(13991)
- 学(13893)
- 财政(13781)
- 银(11488)
- 银行(11456)
- 政(11199)
- 理论(11023)
- 收入(11009)
- 机构
- 大学(259787)
- 学院(259683)
- 济(110638)
- 经济(108627)
- 管理(105084)
- 理学(92285)
- 理学院(91402)
- 管理学(89844)
- 管理学院(89375)
- 研究(79334)
- 中国(60235)
- 财(58117)
- 京(51795)
- 科学(48278)
- 财经(43526)
- 农(41384)
- 经(39616)
- 所(38862)
- 中心(38750)
- 业大(38633)
- 江(37206)
- 经济学(35458)
- 研究所(35233)
- 农业(32636)
- 经济学院(32499)
- 财经大学(32408)
- 北京(31421)
- 范(30802)
- 师范(30476)
- 州(28852)
- 基金
- 项目(180666)
- 科学(143267)
- 基金(133966)
- 研究(129676)
- 家(116109)
- 国家(115193)
- 科学基金(100478)
- 社会(84242)
- 社会科(80110)
- 社会科学(80088)
- 基金项目(71535)
- 省(70312)
- 自然(65794)
- 自然科(64350)
- 自然科学(64331)
- 自然科学基金(63180)
- 教育(60648)
- 划(58709)
- 资助(55225)
- 编号(51714)
- 部(41085)
- 成果(40654)
- 重点(40257)
- 创(37747)
- 发(37424)
- 科研(35839)
- 教育部(35808)
- 国家社会(35583)
- 创新(35359)
- 人文(34888)
- 期刊
- 济(109571)
- 经济(109571)
- 研究(71286)
- 财(50676)
- 中国(43650)
- 学报(39277)
- 科学(35594)
- 农(35546)
- 管理(35255)
- 大学(30319)
- 学学(28962)
- 农业(24012)
- 技术(23069)
- 财经(21721)
- 融(20337)
- 金融(20337)
- 教育(20080)
- 经济研究(19010)
- 经(18594)
- 业经(17669)
- 问题(15107)
- 统计(14140)
- 财会(13935)
- 技术经济(13342)
- 业(12823)
- 版(12718)
- 策(12716)
- 理论(12315)
- 会计(12140)
- 商业(11933)
共检索到361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一多 付文林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实证考察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间纵向财政分配体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总体上未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低时,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有助于降低居民收入不平等;而转移支付依赖度超过某个阈值时,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反而加剧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门槛效应中,垂直财政不对称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在专项转移支付的门槛效应中,垂直财政不对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这意味着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应合理控制转移支付规模,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大勤 江孝感
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自给能力发生了变化,中央的自给能力不断加强,但地方财政的自给能力不断减弱。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逐年增大,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解决财政转移的效率。本文主要利用HU理论来设计财政转移促进经济的效率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奖惩系数设计的探讨,为中央利用财政税收制度更好地配置资源和收入分配。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财政转移支付效率 奖惩系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垚 孙玉栋
本文基于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理论、财政资金的"可替代效应"理论以及地方官员行为理论阐述了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与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和支出偏好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我国2007—201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扩大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财政自给率高于门槛值,转移支付的促进效果有显著提高。第二,转移支付无法有效改善地方政府"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的支出偏好,但是在高财政自给能力下,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显现出向基本公共服务靠拢的趋势。基于结论,本文认为调整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以及合理测定转移支付资金额度这三方面可以作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参考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豫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协调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力的一种必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以及两地方政府对于中央资源争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应当确立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方向,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制度化,并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 制度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公共财政转移支付 贫困 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赵飞
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减缓贫困是国内外理论界近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首先基于中国财政分权实践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了预算内外收支分权影响贫困的作用机制,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作为门限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0年间我国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一是预算内收入与支出分权能够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且预算内支出分权的减贫效果更加明显。二是预算外财政收支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预算外支出分权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而预算外收入分权程度的增加会恶化农村贫困,但并不显著。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当政府转移支付比例低于门限值0.6965时,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平生 陈壮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转移支付均等化地方财力的效应。该方法将均等化效应分解为两个部分:反映中央政府财政干预的水平均等化效应,与反映地方财政财力聚集趋势的垂直均等化效应。对2001—2012年我国省域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在均等化地方财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且均等化效应出现增强趋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水平效应与垂直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且水平均等化效应呈现出逐年增强趋势,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干预、缩小地方财力差距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更多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都有利于我国地方财力的均等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关键词: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采用基尼系数对整体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及各项转移支付政策的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但反映地方既得利益的返还性收入和反映部门既得利益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超过了均等化效应最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从而限制了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均等化效应的实现。就此提出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及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均等化 既得利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制跨入较高的第二区制时,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负转变为正。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对于全面构建央地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还可以为促进公平收入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凤珍 蒙永胜
基于中国财政制度分析了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平衡的制度关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法研究转移支付在县级地区面临财政压力下平衡财政预算方面的作用,并对财政各组成部分的动态调整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县级地区转移支付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几乎具有同等的平衡财政预算作用;转移支付收入与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的变动是由自身引起,不受支出部分的影响;地方财政压力主要源自地方财政支出的波动,并且当地方财政支出增加时,主要依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次是地方财政本级收入,但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在后期作用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转移支付引发地方财政支出扩张方面存在差异。据此,应当建立可持续增长的县级财政收入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范和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并构建省级以下各级财政支出动态管理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 税收返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罗成
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1年—2011年内四川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数据为样本,以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工具,对四川省内21个市及自治州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否达到均等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1年—2011年四川省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川东地区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川西地区效果并不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该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 变异系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建东 蒲冰怡 程树磊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测度了2004~2012年省际间的财力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尼系数增量的分解。结果表明:财政转移支付缩小了省际间的人均财力差距,这主要得益于转移支付大幅度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人均财力。但是自2010年开始转移支付对各省人均财力均等化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各省人口份额的变化不仅扩大了基尼系数而且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较高,因此我们建议今后的转移支付应充分考虑到地区间的人口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