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4)
- 2023(7451)
- 2022(6247)
- 2021(5644)
- 2020(4850)
- 2019(10974)
- 2018(10646)
- 2017(20868)
- 2016(11509)
- 2015(12673)
- 2014(12509)
- 2013(12441)
- 2012(11563)
- 2011(10492)
- 2010(10532)
- 2009(10088)
- 2008(10031)
- 2007(9243)
- 2006(8336)
- 2005(7991)
- 学科
- 济(47418)
- 经济(47341)
- 管理(38883)
- 业(36301)
- 企(30658)
- 企业(30658)
- 方法(19913)
- 数学(17382)
- 数学方法(17226)
- 财(16865)
- 制(16023)
- 中国(12802)
- 农(12746)
- 体(11476)
- 业经(11329)
- 务(10464)
- 财务(10447)
- 财务管理(10421)
- 学(10323)
- 企业财务(10008)
- 体制(9898)
- 银(9835)
- 银行(9801)
- 融(9581)
- 金融(9579)
- 行(9335)
- 农业(8264)
- 地方(7435)
- 贸(7364)
- 贸易(7360)
- 机构
- 大学(171222)
- 学院(168206)
- 济(74322)
- 经济(72900)
- 管理(61819)
- 研究(61750)
- 理学(52836)
- 理学院(52243)
- 管理学(51429)
- 管理学院(51125)
- 中国(47714)
- 财(37642)
- 科学(36368)
- 京(36355)
- 所(31953)
- 农(31745)
- 财经(29017)
- 研究所(28776)
- 中心(27081)
- 江(26562)
- 经(26355)
- 业大(25852)
- 农业(25095)
- 经济学(24482)
- 北京(22729)
- 院(22363)
- 经济学院(21963)
- 财经大学(21728)
- 州(19981)
- 范(19491)
- 基金
- 项目(111632)
- 科学(88642)
- 基金(83545)
- 研究(78653)
- 家(74468)
- 国家(73909)
- 科学基金(62720)
- 社会(52490)
- 社会科(49824)
- 社会科学(49813)
- 基金项目(43229)
- 省(42358)
- 自然(40676)
- 自然科(39709)
- 自然科学(39694)
- 自然科学基金(39063)
- 划(36478)
- 教育(36152)
- 资助(34928)
- 编号(29190)
- 重点(26087)
- 部(26068)
- 制(25669)
- 成果(24410)
- 发(23817)
- 创(23561)
- 国家社会(22729)
- 教育部(22381)
- 创新(22297)
- 科研(21553)
共检索到260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亮 陈伟泽
政府补贴、自然垄断定价权和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导致中国产生了以上游国企垄断、下游非国企竞争为特征的垂直生产结构,并引发了企业之间的资本错配。本文构建了含有垂直生产结构和利率管制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资本错配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在垂直生产结构之下,国企尤其是亏损国企不仅凭借垄断地位挤占了非国企在上游行业的投资空间,而且通过抬高中间品价格削弱了非国企在下游行业的投资动机,导致资本明显错配,而利率管制则强化了垂直生产结构的影响。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核心是消除行政进入壁垒),当经济体达到新的均衡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亮 陈伟泽
政府补贴、自然垄断定价权和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导致中国产生了以上游国企垄断、下游非国企竞争为特征的垂直生产结构,并引发了企业之间的资本错配。本文构建了含有垂直生产结构和利率管制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资本错配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在垂直生产结构之下,国企尤其是亏损国企不仅凭借垄断地位挤占了非国企在上游行业的投资空间,而且通过抬高中间品价格削弱了非国企在下游行业的投资动机,导致资本明显错配,而利率管制则强化了垂直生产结构的影响。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核心是消除行政进入壁垒),当经济体达到新的均衡时,国企和非国企资本错配的问题将会显著改善,总产出将增加24.2%,居民消费将增加66.9%。本文研究还表明,两类改革不应该先后进行,而应该同时推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立足于中国目前"上游行业行政垄断,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的现实背景,文章利用1998-2013年的微观企业数据,首先从垂直生产供应链视角就上游行政管制现象进行了行业界定。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测算出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并进一步考察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998-2007年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市场进入和出口规模扩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2007-2013年间,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却发生了扭转并逐年强化,明显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竞争行业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中。由此可知,继续推进上游行政管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降低其在行业间投入产出中的管制程度,对于继续释放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楚明钦
生产性服务脱胎于制造业,但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采用"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经营模式,其所需的生产性服务一般通过"自我服务"来实现。随着制造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下降,生产性服务将逐步与制造业垂直分离而专业化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母机",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由于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交易成本较高,生产性服务与装备制造业分离而独立发展的成本还比较大,政府需要通过税收、法律等相关产业政策进行支持。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 垂直分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信元 黄俊
本文分析刘永行“炼铝”的案例,考察了政府管制与企业垂直整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政府官员有着不同于社会大众的私人利益及政府决策的信息劣势,政府管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效,由此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为了降低成本和不确定性,企业具有垂直整合的动机,通过内部的组织生产代替外部的市场交易。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管制改变了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对比关系,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边界。而且,管制也不是绝对的,企业通过自身经营行为的调整可以绕过政府管制。
关键词:
政府管制 垂直整合 经营边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李淑宁
本文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在垂直结构下分析了上游垄断国有企业的管理授权对下游古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垂直结构中,当上游国有企业对经理人实行管理授权时,经理人的产量激励越强,下游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越严重;反之,产能过剩就越轻微。(2)考虑地方政府对当地民营企业进行补贴,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产量激励越强,体制性产能过剩就越严重;反之,体制性产能过剩就越轻微。(3)垂直结构中的管理授权是一种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并提升整体社会福利。上游国有企业的管理授权不仅仅是上游国有企业自身的事情,它还会影响到下游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文章分析了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和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将垂直专业化分解为国际分工、国内外国企业分工、国内本国企业分工三种具体形式,并对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中间产品投入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1年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和国内本国企业的垂直分工比国际分工和国内外国企业的分工更为普遍;相较于国内分工而言,国际分工深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提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文章分析了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和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将垂直专业化分解为国际分工、国内外国企业分工、国内本国企业分工三种具体形式,并对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中间产品投入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1年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和国内本国企业的垂直分工比国际分工和国内外国企业的分工更为普遍;相较于国内分工而言,国际分工深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而国内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则为负;与其他性质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垂直专业分工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立 张永霞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梳理文献并构建理论机制图,实证考察了垂直结构、歧视性信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垂直结构和歧视性信贷均显著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垂直结构对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歧视性信贷则对东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明显的抑制效果;垂直结构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随企业规模扩大呈现上升趋势,歧视性信贷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垂直结构和歧视性信贷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平行市场化改革,弱化上游产业行政壁垒,优化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促进包括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在内的创新研发,以有效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垂直结构 歧视性信贷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刘晓昶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中国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的影响越大。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班玲
文章测算了1997年至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垂直专业化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变化按照高低分别分成三个档次和四个档次,研究了不用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以及同一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和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的工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水平越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缓慢,垂直专业化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呈现不规律的关系,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则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国正 刘力
在Modigliani和Miller(1958)与Miller(1977)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特殊的利率管制政策和税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古典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债务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优势,说明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估计了1996 ̄2002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的净税盾价值、利率扭曲价值以及债务相对于股权的成本优势。公司债务虽然具有显著的净税盾价值,但是利率扭曲对债务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至少对优质上市公司而言,1999年10月之前股权融资的成本与债券融资的成本大致相当;1999年11月至2002年,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具有...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债务的税盾价值 利率扭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冰 李宏
以贸易理论为基础,以31个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0年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验证该影响机制,并将TFP效应进行分解,分析了参与垂直专业化中行业差异造成不同影响效应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工业行业总体TFP的提高,但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外向度高和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更有利于行业TFP的提升;行业差异的不同影响效应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效应(EF)和技术进步效应(TE)的不同效果而影响TFP变化结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