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0766)
- 2022(9469)
- 2021(8801)
- 2020(7329)
- 2019(16928)
- 2018(16861)
- 2017(33160)
- 2016(17754)
- 2015(19834)
- 2014(19769)
- 2013(19726)
- 2012(17884)
- 2011(16073)
- 2010(15783)
- 2009(14115)
- 2008(13524)
- 2007(11666)
- 2006(9962)
- 2005(8400)
- 学科
- 济(75263)
- 经济(75191)
- 管理(50981)
- 业(49767)
- 企(41530)
- 企业(41530)
- 方法(35854)
- 数学(31123)
- 数学方法(30801)
- 农(19021)
- 中国(17594)
- 业经(17555)
- 财(16651)
- 地方(16494)
- 学(15357)
- 技术(12887)
- 农业(12734)
- 贸(12372)
- 贸易(12366)
- 产业(12330)
- 易(11948)
- 理论(11941)
- 环境(11771)
- 和(11725)
- 制(11268)
- 务(10700)
- 财务(10643)
- 财务管理(10627)
- 划(10146)
- 企业财务(10095)
- 机构
- 大学(252030)
- 学院(251089)
- 管理(105745)
- 济(100979)
- 经济(98888)
- 理学(93233)
- 理学院(92276)
- 管理学(90831)
- 管理学院(90390)
- 研究(80391)
- 中国(56402)
- 京(52756)
- 科学(50846)
- 财(43048)
- 所(39097)
- 业大(38292)
- 农(37872)
- 研究所(36091)
- 中心(35991)
- 财经(35957)
- 江(34092)
- 北京(32836)
- 经(32748)
- 范(32480)
- 师范(32199)
- 经济学(30074)
- 农业(29760)
- 院(29428)
- 州(28149)
- 商学(27491)
- 基金
- 项目(181962)
- 科学(143937)
- 研究(133123)
- 基金(132873)
- 家(115146)
- 国家(114236)
- 科学基金(99226)
- 社会(84342)
- 社会科(80119)
- 社会科学(80100)
- 基金项目(71880)
- 省(71379)
- 自然(64920)
- 自然科(63423)
- 自然科学(63412)
- 自然科学基金(62258)
- 教育(59824)
- 划(59517)
- 资助(54086)
- 编号(53826)
- 成果(42099)
- 重点(40045)
- 部(39807)
- 发(39106)
- 创(38369)
- 课题(36227)
- 创新(35662)
- 国家社会(34503)
- 科研(34486)
- 教育部(34323)
- 期刊
- 济(104238)
- 经济(104238)
- 研究(71248)
- 中国(40277)
- 学报(38721)
- 管理(37246)
- 科学(36313)
- 农(33991)
- 财(30158)
- 大学(29217)
- 学学(27577)
- 教育(25087)
- 农业(24473)
- 技术(21225)
- 业经(18416)
- 经济研究(16891)
- 融(16651)
- 金融(16651)
- 财经(16626)
- 经(14197)
- 问题(13886)
- 图书(13545)
- 科技(13342)
- 理论(12809)
- 技术经济(12629)
- 业(12214)
- 实践(11882)
- 践(11882)
- 现代(11713)
- 商业(11707)
共检索到34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硕 郭晓旭
本文从产业关联与产业互动角度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理模型。运用200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指标的测算拟合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相关程度,然后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关系和互动关系,应充分运用二者的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的转型战略,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发展,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互动 集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新 李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工序层面。垂直专业化的"产业片段"转移模式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因承接制造转移或国际外包而呈现的产业集聚现象。垂直专业化和产业集聚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呢?理论分析表明,比较优势、价值链可分、规模经济、国际产业转移可能成为推动两者互动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在垂直专业化指数和Hoover系数衡量的基础上,本文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ECM)等方法从行业层面以制造业总体和分类两个角度考察了两者长期和短期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集聚存在互动关系,长期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因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者的长期互动须在越过自身"门槛值"达到相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绪兵 钟叶姣
地区产业规模是影响产业集聚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数据,以产业规模、专业化指数、企业平均规模等三个指标表示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规模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较大,而专业化指数、企业平均规模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垂直专业化分工 纺织服装产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翠 谢世清
本文采用1999~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以生产率作为竞争力的衡量指标,结合投入-产出表,考察了集聚在垂直行业间的溢出对竞争力的影响,并进-步利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衡量了集聚在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上、下游行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集聚的垂直行业间溢出效应大小与企业规模负相关;由于上、下游行业集聚水平总体较低,所以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平均相对贡献较小。因此,在传统优势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促进具有垂直关联行业的集聚,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行业集聚 垂直关联 溢出效应 企业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本文将我国行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匹配至微观个体层面,基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水平溢出效应整体促进了员工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对高技能员工的提升作用更大,即存在技能工资溢价;但这种水平溢出效应同员工工资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低技能员工的拐点要小于高技能员工,但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还未达到这一拐点。进一步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前向溢出效应提升了下游行业员工工资水平,且对下游行业高技能员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通过后向溢出效应却降低了上游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张猛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出口基地和制造业生产基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极大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美数据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间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成本不断下降,中国对美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提高。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垂直专业化 制造业产业集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尹贻梅
山地垂直人文带是叠加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上的一种现象。它包括文化、民族、宗教、语言、人口、聚落等人文事象和人类的一切活动。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国内关于山地垂直人文带在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模式、人口、聚落、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山地垂直人文带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论述了研究山地垂直人文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
山地 人文事象 垂直分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钊 杨红丽
现有实证研究发现FDI垂直溢出效应不仅可能为正,而且还经常出现显著为负的情况,但现有FDI垂直溢出理论却无法对此提供解释。文章基于产业链视角对FDI垂直溢出的理论机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认为当外资企业出现买方垄断或者卖方垄断的时候,就会对本土企业产生负向的联系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文章借助产业链位置对FDI垂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当本土企业与较少的行业发生纵向贸易联系时,可供学习的技术更为单一且更容易受外资垄断优势的影响,FDI对本土企业的垂直溢出效应就会更小,甚至为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琳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就中国投资环境调查的企业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前向和后向关联指标,研究FDI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垂直型技术外溢。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前向关联,对我国的制造业企业产生了正且显著的溢出效应,却没有通过后向关联产生技术外溢。也就是说,上游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售中间品给我国的本地企业,这种前向关联提高了本地企业的生产率,但外资企业并没有通过后向关联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率。进一步研究表明,FDI这两种垂直型的技术外溢,都集中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均不存在。上述结果分别通过了运用sys-GMM估计和不同子样本选择这两种方法的敏感性检验。因此,我们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明亮 臧旭恒
国内外学者基于研究问题侧重点的差异,构建了相应的指标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行了度量,并对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资、就业、技术溢出和生产率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垂直专业化分工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度量 经济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飞 李之旭 高运胜
文章基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数据(SEA),采用WWZ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中欧双边制造业与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结构,并对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制造业来看,中国通过与欧盟的贸易往来,提升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地位。不过目前中国制造业GVC地位依旧落后于欧盟,但是差距在缩小。从服务业来看,中欧中间服务融合程度较高。中国进口中间服务的目的更多为下一个阶段出口,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得到一定的优化升级,而欧盟服务进口更多为自身消费,进一步再出口的比例在下降。总体来看,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就业水平,但对服务业就业有负向作用;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就业和不同细分行业就业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效应 贸易增加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泽生
石油进口国的国内税政策不仅影响消费者价格,还通过垂直市场结构传导影响石油公司买卖价差和国际石油价格。本文发现,在生产与贸易中介环节的不同市场结构组合下,石油国内税的价格效应明显不同。如果石油公司间竞争不强,国内税价格传递弹性为负,国际价格下降而石油公司要价上升;如果石油公司间竞争很强,国内税价格传递弹性为正,国际价格和石油公司要价同向下降。结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也为美国、欧盟和日本实际国内税率与最优税率的偏离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石油国内税 价格效应 垂直市场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之间的横纵整合已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发展模式。垂直整合是指通过兼并生产、分销等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外部交易内部化的经济目的。由垂直整合策略引发的反竞争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述近几十年来关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主要动因,综合考察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正反双重效应及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社会福利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纵向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最后,在对已有文献总结凝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的新视角,以促进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邸元 刘晓鸥
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跟其他的产业一样,产业组织结构是影响风电产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之一。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的垂直结构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产业利润的分配和下游企业的定价。本研究回答两个问题:①风电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与风电场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②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垂直结构入手,分析了风电设备制造市场的市场集中程度对风电场利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导结果表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风电场的利润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随风电场对风电设备需求弹性的降低而加强。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给予风...
关键词:
垂直产业关系 市场集中度 利润率 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则可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比较优势的基础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