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7)
2023(15057)
2022(12411)
2021(11758)
2020(9795)
2019(22729)
2018(22358)
2017(42666)
2016(22751)
2015(26151)
2014(25938)
2013(25086)
2012(22494)
2011(20099)
2010(19953)
2009(18293)
2008(17777)
2007(14989)
2006(12998)
2005(11602)
作者
(61326)
(51322)
(51030)
(48593)
(32741)
(24335)
(23285)
(20116)
(19621)
(18065)
(17306)
(17297)
(16122)
(16037)
(15947)
(15674)
(15246)
(14830)
(14774)
(14599)
(12721)
(12550)
(12277)
(11768)
(11585)
(11386)
(11155)
(10986)
(10319)
(9944)
学科
(102368)
经济(102274)
管理(63048)
(60328)
方法(51556)
(49466)
企业(49466)
数学(45733)
数学方法(45077)
中国(28327)
(26379)
贸易(26365)
(25627)
(25310)
(22612)
业经(21553)
理论(17629)
(16800)
地方(16758)
农业(16579)
(16189)
(14244)
财务(14181)
财务管理(14153)
(14138)
银行(14127)
(14121)
金融(14120)
技术(14080)
(13798)
机构
大学(322552)
学院(321980)
(142412)
经济(140058)
管理(127014)
理学(110993)
理学院(109909)
管理学(107823)
管理学院(107238)
研究(104252)
中国(80024)
(66697)
(61844)
科学(59326)
财经(50968)
(49353)
中心(47787)
(46781)
经济学(45906)
研究所(45050)
(44941)
(44402)
业大(43235)
北京(41704)
经济学院(41549)
(40604)
师范(40244)
财经大学(38242)
(37902)
(35468)
基金
项目(219867)
科学(175886)
研究(163228)
基金(163214)
(141182)
国家(140107)
科学基金(122196)
社会(106411)
社会科(101190)
社会科学(101169)
基金项目(84604)
(82973)
自然(77407)
教育(77228)
自然科(75777)
自然科学(75764)
自然科学基金(74422)
(70384)
资助(68096)
编号(65778)
成果(52636)
(50222)
重点(49636)
(46884)
(46341)
国家社会(45715)
课题(44788)
教育部(44353)
创新(43349)
大学(42651)
期刊
(142855)
经济(142855)
研究(92808)
中国(57261)
管理(46772)
(46441)
学报(43901)
科学(42725)
(40075)
教育(35841)
大学(35423)
学学(33128)
技术(31107)
农业(27869)
(26823)
金融(26823)
经济研究(25777)
财经(25323)
业经(22452)
(21840)
(21706)
问题(20198)
国际(18517)
统计(18202)
(16213)
(16191)
世界(16037)
技术经济(15989)
商业(14862)
决策(14609)
共检索到461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马征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论题之一是对国际垂直分工以及基于垂直分工贸易的关注,本文在较为系统梳理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角度切入,测算了中国典型年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程度,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设备制造业占我国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30%以上,纺织业其次;关税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扩展呈明显的正相关联系;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居多的部门一般具有较高的垂直专业化程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贸易附加值指标,可以测算中国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增长背后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出口量的激增是一种"幻象",样本期内工业行业的贸易附加值绝对值显著提高,但出口中贸易附加值比重不高,实际贸易利得相对较低。贸易附加值比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贸易量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出口欠缺质的提高,贸易利得的改善有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孙博文  
文章利用1995~2011年3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实证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福利效应及其在不同分工地位国家之间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从平均意义讲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综合福利效应比传统贸易更为明显,同时这一效应会受到分工地位的显著影响,贸易的收益与代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并且存在"门槛效应"。但相对于传统贸易这一"门槛"已显著降低,更多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本国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盛行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世界贸易性质的改变与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大量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结论等得到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由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影响看,国际垂直专业化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而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标准贸易模型的结论更为不确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丽  陈迅  
本文以2001和2006年我国入世前后为基点,从进口面、出口面与产业关联面三个层面就贸易自由化关税政策对我国整体及各产业部门贸易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主要从出口面和进口面对我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产生正面效果;我国垂直分工显著的部门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的产业国际垂直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也相对较快;大多数加工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低于整个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但增长速度则快于整个制造业。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关税减让政策,促进垂直化专业分工由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推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威  
基于2005~2012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短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6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美国对华出口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格兰杰原因,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美国对华出口的某一冲击会给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带来同向冲击。这些实证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驱动着美中贸易,政府在制定平衡美中贸易的政策时,不应忽视垂直专业化分工以及市场对维持美中双边贸易均衡的约束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楠  刘学敏  
本文构建了垂直专业化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及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日本贸易总"隐含碳"、行业"隐含碳"的排放情况,重点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隐含碳"排放的结构变化,并与改进的投入产出法计算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是净"隐含碳"出口国,中国在碳排放责任分担与利润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国从日本进口"隐含碳"差距悬殊,主要体现在进口加工再出口部分。对两种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垂直专业化下的计算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加工贸易产生的碳排放。同时,进料加工逐渐改变着中日贸易"隐含碳"的结构性排放,这种进料加工主要集中于金属压延,焦炭、精炼石油及核燃料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初级制品行业中,对电气、光学设备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仍然以来料加工为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垂直专业化和片段化生产,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拓展及对国民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使一国比较优势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部,进而使得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更为复杂,一国贸易模式可能会与该国原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相悖;垂直专业化增进了世界福利,但在特定分工模式下可能会损害一国的福利,并且对于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张猛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出口基地和制造业生产基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极大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美数据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间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成本不断下降,中国对美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提高。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刘晓昶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中国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晶晶  杨良  刘宏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对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垂直分工使中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转让的控制较严。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仅靠垂直分工拉动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并不足以使中国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在Cole等(2005)的分析框架下,构建模型分析在垂直专业化不同的行业分组,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不同行业的特性及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物质资本密度等因素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贸易竞争力较高的行业大多属于低排放行业,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没有成为污染产业"避难所";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不具有显著的效应;人力资本、资本密度并不是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晶晶  杨良  刘宏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对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垂直分工使中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转让的控制较严。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仅靠垂直分工拉动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并不足以使中国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