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8)
2023(14600)
2022(12223)
2021(11341)
2020(9498)
2019(21874)
2018(21849)
2017(42133)
2016(23136)
2015(26338)
2014(26757)
2013(26069)
2012(23555)
2011(21100)
2010(21058)
2009(19397)
2008(19051)
2007(16702)
2006(14818)
2005(13455)
作者
(66091)
(54919)
(54406)
(51927)
(34948)
(26257)
(24848)
(21557)
(20809)
(19583)
(18684)
(18485)
(17530)
(17325)
(16988)
(16778)
(16404)
(16342)
(15715)
(15664)
(13665)
(13523)
(13157)
(12460)
(12277)
(12202)
(12167)
(12159)
(11046)
(10704)
学科
(90476)
经济(90341)
管理(69941)
(64531)
(54641)
企业(54641)
方法(39646)
数学(33335)
数学方法(32977)
(26078)
(25137)
中国(24813)
(23936)
贸易(23922)
(23206)
业经(22057)
(21060)
(18769)
地方(18095)
理论(16913)
农业(16148)
(16040)
财务(15964)
财务管理(15931)
(15574)
企业财务(15035)
(14375)
(14367)
银行(14325)
环境(14303)
机构
大学(329831)
学院(328925)
(132023)
经济(129110)
管理(129040)
理学(111390)
理学院(110189)
研究(108642)
管理学(108369)
管理学院(107773)
中国(79753)
(70152)
科学(65574)
(62416)
(53833)
(50404)
财经(49433)
研究所(48655)
(48624)
中心(48116)
业大(47616)
(44778)
北京(44167)
(43314)
师范(42944)
(39775)
经济学(39526)
农业(39205)
(39146)
财经大学(36634)
基金
项目(222276)
科学(174155)
研究(166371)
基金(160090)
(138290)
国家(137133)
科学基金(117824)
社会(103844)
社会科(98314)
社会科学(98291)
(86740)
基金项目(85031)
教育(76779)
自然(75335)
自然科(73526)
自然科学(73511)
(72448)
自然科学基金(72168)
编号(69106)
资助(65418)
成果(56858)
重点(49440)
(49275)
课题(47675)
(46970)
(46025)
(43710)
创新(42953)
教育部(42689)
项目编号(42466)
期刊
(146992)
经济(146992)
研究(100039)
中国(63287)
学报(50079)
(48180)
管理(48011)
(47203)
科学(45717)
教育(40070)
大学(38660)
学学(36129)
农业(32455)
技术(29231)
(27857)
金融(27857)
业经(24269)
财经(24185)
经济研究(23334)
问题(20582)
(20525)
(18523)
图书(17106)
(16457)
理论(16099)
国际(15658)
科技(15306)
技术经济(15231)
现代(15048)
(14929)
共检索到486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朱思敏  
垂直专业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四种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明确我国分工地位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垂直专业化水平和获取更高利益分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  冯宗宪  袁晓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现有文献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基于贸易理论建立垂直专业化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垂直专业化贸易产生的动因;二、使用投入——产出数据度量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深度和规模;三、分析垂直专业化贸易的贸易福利效应。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梳理并评述垂直专业化贸易研究文献,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迎  
文章从国际垂直分工引起贸易增长的视角研究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文章认为,垂直专业化使得贸易扩张和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产生差异,最后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本文通过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发现: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正常运转,垂直关联并没有放大外生最终需求冲击对全球贸易下滑的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贸易下滑。中间产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远低于最终需求产品贸易,但因权重为2/3,其贡献率较大(49%以上);非垂直专业化值与垂直专业化值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因后者权重较小,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低于28%。进一步比较真实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一旦供给侧遭到外生冲击,全球生产网络体系遭到破坏,垂直关联中断,将导致中间产品贸易和垂直专业化贸易大幅下降,进而造成全球贸易大幅下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迎  孟祺  
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导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减少,结合中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计算整体和行业层面对美国出口的垂直专业指标,并且利用汇改以来的月度数据,检验在垂直专业化条件下的汇率与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没有影响;而垂直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高垂直专业化的行业大量进口中间产品,经过组装以后再出口,其利益主要为跨国企业获得。并且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出口主要依赖这些行业,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导致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减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勇  
采用Hummels等人估算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方法,利用中国1992~2003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比重做了分行业测算。此外,又计算了美国1998~2004年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的比重,并将其结果与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垂直专业化和片段化生产,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拓展及对国民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使一国比较优势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部,进而使得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更为复杂,一国贸易模式可能会与该国原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相悖;垂直专业化增进了世界福利,但在特定分工模式下可能会损害一国的福利,并且对于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盛行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世界贸易性质的改变与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大量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结论等得到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由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影响看,国际垂直专业化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而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标准贸易模型的结论更为不确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祺  王斐波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为什么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本文在垂直专业分工的背景下检验了汇率与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没有影响,而对于垂直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整体垂直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由此决定了人民币升值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晶晶  杨良  刘宏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对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垂直分工使中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转让的控制较严。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仅靠垂直分工拉动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并不足以使中国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丽  陈迅  
本文以2001和2006年我国入世前后为基点,从进口面、出口面与产业关联面三个层面就贸易自由化关税政策对我国整体及各产业部门贸易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主要从出口面和进口面对我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产生正面效果;我国垂直分工显著的部门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的产业国际垂直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也相对较快;大多数加工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低于整个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但增长速度则快于整个制造业。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关税减让政策,促进垂直化专业分工由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推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晶晶  杨良  刘宏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对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垂直分工使中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转让的控制较严。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仅靠垂直分工拉动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并不足以使中国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