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7)
2023(12376)
2022(10196)
2021(9281)
2020(7891)
2019(17467)
2018(17197)
2017(33457)
2016(18108)
2015(20263)
2014(19691)
2013(19761)
2012(17723)
2011(15765)
2010(15806)
2009(15102)
2008(15199)
2007(13589)
2006(12013)
2005(10895)
作者
(53414)
(44359)
(44271)
(41667)
(28085)
(21133)
(19783)
(17278)
(16577)
(15817)
(14932)
(14431)
(14201)
(13887)
(13653)
(13412)
(13304)
(13201)
(12935)
(12626)
(11201)
(10775)
(10768)
(10019)
(9976)
(9925)
(9851)
(9731)
(8736)
(8695)
学科
(88414)
(80796)
经济(80700)
(80448)
企业(80448)
管理(71828)
方法(37333)
数学(29274)
数学方法(29118)
业经(29033)
(28078)
(27296)
(21108)
财务(21095)
财务管理(21076)
中国(20294)
企业财务(20009)
农业(19276)
技术(17863)
(17516)
(16469)
贸易(16463)
(16105)
(15051)
(14863)
理论(14388)
(13922)
(13846)
(12443)
银行(12408)
机构
学院(272887)
大学(264052)
(118435)
经济(116560)
管理(111462)
理学(96770)
理学院(95895)
管理学(94738)
管理学院(94245)
研究(81157)
中国(64787)
(56254)
(53620)
(49342)
科学(48041)
财经(45384)
(41269)
业大(41183)
(40608)
(40019)
农业(39254)
中心(36652)
研究所(36600)
经济学(36076)
财经大学(33529)
北京(33094)
经济学院(33041)
商学(33001)
商学院(32730)
(31508)
基金
项目(177005)
科学(140748)
基金(130467)
研究(127716)
(113714)
国家(112654)
科学基金(98291)
社会(84183)
社会科(80013)
社会科学(79993)
(70518)
基金项目(69412)
自然(64027)
自然科(62616)
自然科学(62596)
自然科学基金(61601)
教育(58552)
(57886)
资助(52632)
编号(50345)
(41210)
(40486)
(39328)
重点(39230)
(37967)
成果(37749)
创新(36962)
国家社会(35170)
(34237)
教育部(34019)
期刊
(128643)
经济(128643)
研究(75840)
(46146)
中国(45310)
管理(45172)
(45134)
学报(39704)
科学(37561)
农业(30810)
大学(30286)
学学(29353)
技术(25548)
(25088)
金融(25088)
业经(24815)
财经(23171)
教育(21423)
经济研究(21290)
(19951)
(18856)
问题(17761)
技术经济(16048)
商业(15572)
(14674)
现代(13563)
财会(13303)
统计(12166)
世界(12049)
国际(12037)
共检索到391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增耀  沈能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作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估计值,并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虚高"现象,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我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面对西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治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盈莹  赵素萍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运用改进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指标,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和不同分工类型对中国1997年~2008年各行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降低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上升使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下降,而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和一国出口中外国附加值的重复计算部分比例的上升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龙凤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外包等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入手,研究它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1998—2003年间23个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比率数据和其他行业相关数据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解释方程,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比率和本土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垂直专业化比率的提高有利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冬冬  谢长安  
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测度中国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发现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且这种上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产业内效应。在此基础上,估计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类型及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是影响垂直专业化生产率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如何评判产业升级对发展战略制定和产业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关键。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还是以"高大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表征的所谓产业结构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厘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重新定义,采用KWW法测算中国2007年、2012年物质生产部门小类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重点研究中国国内附加值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物质生产部门2007-2012年间国内附加值率整体提高,由2007年的60.61%提高到2012年的62.14%,实现了产业升级。进一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变化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较快;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国内附加值率提高约2%;低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程度依次递减。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出口额与低国内附加值率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仍然遵从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最后,从集聚高端要素、深化对外开放、攀升价值链、调整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越   高峰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统一结论: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较大显著的正作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生产环节所带来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升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扩大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洋  李小平  张骋  
垂直专业化分工拓展了传统意义上分工的深度和潜力,开除了生产率增长新源泉。文章运用中国制造业2000~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及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明亮  臧旭恒  
国内外学者基于研究问题侧重点的差异,构建了相应的指标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行了度量,并对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资、就业、技术溢出和生产率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垂直专业化分工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飞  李之旭  高运胜  
文章基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数据(SEA),采用WWZ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中欧双边制造业与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结构,并对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制造业来看,中国通过与欧盟的贸易往来,提升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地位。不过目前中国制造业GVC地位依旧落后于欧盟,但是差距在缩小。从服务业来看,中欧中间服务融合程度较高。中国进口中间服务的目的更多为下一个阶段出口,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得到一定的优化升级,而欧盟服务进口更多为自身消费,进一步再出口的比例在下降。总体来看,中欧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就业水平,但对服务业就业有负向作用;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就业和不同细分行业就业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锐  刘岑婕  
本文采用1995—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在测算中国35个行业环境规制和垂直专业化比重的基础上,建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内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结论表明:整体而言,提升国内环境规制强度对垂直专业化水平存在抑制作用,严格的环境规制削弱了行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短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将提高污染密集型行业中间投入品生产成本,促使其利用更多的进口中间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加深;长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促使污染密集型行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减少对国际市场中间产品的依赖,垂直专业化程度下降。清洁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抑制作用更大,表明对清洁型行业采取较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