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7)
- 2023(14056)
- 2022(11503)
- 2021(10667)
- 2020(9164)
- 2019(21063)
- 2018(20930)
- 2017(40152)
- 2016(22102)
- 2015(25151)
- 2014(25250)
- 2013(24525)
- 2012(22113)
- 2011(19647)
- 2010(19367)
- 2009(17478)
- 2008(17161)
- 2007(15309)
- 2006(13055)
- 2005(11549)
- 学科
- 济(90063)
- 经济(89978)
- 管理(60659)
- 业(59120)
- 企(47148)
- 企业(47148)
- 方法(44508)
- 数学(39891)
- 数学方法(39391)
- 农(25317)
- 中国(23906)
- 财(22596)
- 业经(20068)
- 学(17349)
- 农业(16882)
- 地方(16663)
- 贸(16077)
- 贸易(16071)
- 制(15956)
- 易(15636)
- 务(14815)
- 财务(14766)
- 财务管理(14728)
- 理论(14606)
- 企业财务(13958)
- 银(13922)
- 银行(13872)
- 行(13123)
- 技术(13115)
- 环境(12798)
- 机构
- 学院(308863)
- 大学(308020)
- 济(125624)
- 经济(123110)
- 管理(119640)
- 理学(103848)
- 理学院(102714)
- 管理学(100709)
- 研究(100424)
- 管理学院(100130)
- 中国(75727)
- 京(64323)
- 科学(63229)
- 财(55721)
- 农(54934)
- 所(50208)
- 业大(49147)
- 中心(47854)
- 江(46137)
- 研究所(45997)
- 财经(45262)
- 农业(43399)
- 经(41244)
- 范(39665)
- 北京(39427)
- 师范(39203)
- 经济学(39067)
- 州(36225)
- 院(36065)
- 经济学院(35529)
- 基金
- 项目(213859)
- 科学(168093)
- 基金(155144)
- 研究(153523)
- 家(136368)
- 国家(135276)
- 科学基金(116343)
- 社会(96921)
- 社会科(91997)
- 社会科学(91969)
- 省(84596)
- 基金项目(82142)
- 自然(76349)
- 自然科(74656)
- 自然科学(74636)
- 自然科学基金(73317)
- 教育(72569)
- 划(71181)
- 资助(63594)
- 编号(62824)
- 成果(49838)
- 重点(48598)
- 部(47150)
- 发(45705)
- 创(44572)
- 课题(42680)
- 科研(41738)
- 创新(41693)
- 国家社会(40815)
- 教育部(40468)
共检索到441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祺 隋杨
本文使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考察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运用DEA-SBM模型估算中国全部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的基础上,分析垂直专业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关系,我们发现中国并没有明显获得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中国的技术升级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出口网络。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班玲
文章测算了1997年至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垂直专业化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变化按照高低分别分成三个档次和四个档次,研究了不用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以及同一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和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的工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水平越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缓慢,垂直专业化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呈现不规律的关系,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则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炳南 魏润卿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国际生产体系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证明了国际垂直专业化促进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扩散,运用非参数分析法(DEA)分离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和用Hummels投入产出法测算出国际垂直专业化比率,最后通过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且其影响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加入研发与垂直专业化的交叉项后,发现研发与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非常显著,出口对技术进步无显著作用,进口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冰 李宏
以贸易理论为基础,以31个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0年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验证该影响机制,并将TFP效应进行分解,分析了参与垂直专业化中行业差异造成不同影响效应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工业行业总体TFP的提高,但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外向度高和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更有利于行业TFP的提升;行业差异的不同影响效应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效应(EF)和技术进步效应(TE)的不同效果而影响TFP变化结果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今格
文章首先对开放经济技术溢出理论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技术溢出计量模型并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工业分行业数据,对我国工业行业国内研发、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进行了分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使用半参数方法以避免内生问题,对计量模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进行回归。最后结果表明,国内研发显著的促进了生产率提高;进口的水平溢出为负,而垂直溢出为正;出口的水平溢出为正,但垂直溢出为负,且就绝对值来看,出口的水平效应远大于进口的水平效应。所以一方面要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国际贸易 工业行业 技术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赵明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玉霞 谢建国
本文利用WIOD的2005~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垂直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分组估计结果发现,在垂直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服务业行业,垂直专业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低垂直专业化服务业行业则通过提升规模效率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据此,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引导服务业FDI的行业流向是未来提升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之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萍 程盈莹
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参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分析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国际分散化生产促进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西部,国际分散化生产却有负效应;人力资本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效应为负。
关键词:
分散化生产 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小平 朱钟棣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1986 ̄2002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34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生产率增长并不是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通过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离差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发散"趋势。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中华 王雅琳 赵曙东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不同参与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是影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会扩大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行业技术进步同样会扩大工资收入差距,但前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显著高于后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无论是国际垂直专业化还是行业技术进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都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工资收入差距 工业行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贸易附加值指标,可以测算中国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增长背后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出口量的激增是一种"幻象",样本期内工业行业的贸易附加值绝对值显著提高,但出口中贸易附加值比重不高,实际贸易利得相对较低。贸易附加值比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贸易量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出口欠缺质的提高,贸易利得的改善有限。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贸易增长 福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灿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垂直专业化贸易并未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R&D)人员,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显著降低了对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就区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各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东部地区从事研发相关活动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随着地区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提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随着产业组织片段化分解及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产能输出及构建自己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的重点区域。在综合利用跨境投入产出与国际贸易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进行分行业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发现行业市场结构或市场集中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发投入与技术投入密集度、产业开放度也是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超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10年的行业面板数据,从工业行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促进了20个工业行业和13个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提高,并用垂直专业化的滞后变量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从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看,垂直专业化也促进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低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及其吸收能力显著提升了各行业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