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2)
2023(15137)
2022(12518)
2021(11830)
2020(10005)
2019(23334)
2018(22978)
2017(43929)
2016(23657)
2015(27194)
2014(27295)
2013(26742)
2012(24397)
2011(21672)
2010(21356)
2009(19663)
2008(19338)
2007(16874)
2006(14517)
2005(13106)
作者
(65943)
(55297)
(55132)
(52854)
(35150)
(26372)
(25434)
(21761)
(21070)
(19532)
(18774)
(18506)
(17426)
(17397)
(17344)
(17091)
(16616)
(16484)
(15944)
(15889)
(13663)
(13523)
(13487)
(12689)
(12495)
(12426)
(12186)
(12107)
(11122)
(10957)
学科
(103333)
经济(103225)
管理(63096)
(60924)
方法(48759)
(47789)
企业(47789)
数学(43411)
数学方法(42952)
中国(29536)
(27569)
(26388)
贸易(26376)
(25665)
(24697)
业经(21294)
地方(19104)
(18573)
农业(18209)
(18205)
(16159)
银行(16125)
(15374)
(15238)
财务(15188)
(15180)
金融(15177)
财务管理(15152)
理论(15092)
企业财务(14232)
机构
大学(334819)
学院(334373)
(148196)
经济(145625)
管理(128017)
研究(114301)
理学(110535)
理学院(109350)
管理学(107464)
管理学院(106830)
中国(88048)
(70114)
科学(66995)
(64864)
(56373)
(53630)
中心(52853)
财经(52562)
研究所(51347)
(48253)
(48016)
业大(47685)
经济学(47324)
北京(43976)
经济学院(42968)
(42432)
农业(42175)
师范(42019)
(41212)
财经大学(39106)
基金
项目(224908)
科学(177581)
基金(165271)
研究(164795)
(143934)
国家(142828)
科学基金(122676)
社会(106309)
社会科(100968)
社会科学(100944)
基金项目(86615)
(85749)
自然(77997)
教育(76673)
自然科(76261)
自然科学(76240)
自然科学基金(74894)
(72705)
资助(68412)
编号(66421)
成果(53461)
(51151)
重点(51057)
(48812)
(46669)
国家社会(45570)
课题(45224)
教育部(44311)
创新(43816)
科研(43598)
期刊
(153843)
经济(153843)
研究(97235)
中国(62117)
(50539)
学报(49982)
(48284)
科学(46490)
管理(45897)
大学(38481)
学学(36156)
教育(33240)
农业(33030)
技术(31110)
(29953)
金融(29953)
经济研究(26926)
财经(25874)
业经(24128)
(22565)
(22422)
问题(21923)
国际(19837)
(18854)
统计(17729)
世界(17162)
技术经济(16951)
图书(15511)
(15507)
(15181)
共检索到491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贸易附加值指标,可以测算中国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增长背后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出口量的激增是一种"幻象",样本期内工业行业的贸易附加值绝对值显著提高,但出口中贸易附加值比重不高,实际贸易利得相对较低。贸易附加值比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贸易量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出口欠缺质的提高,贸易利得的改善有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迎  
文章从国际垂直分工引起贸易增长的视角研究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文章认为,垂直专业化使得贸易扩张和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产生差异,最后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刘霁雯  陈春林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显著特征,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并通过VAR模型,证明垂直专业化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马征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论题之一是对国际垂直分工以及基于垂直分工贸易的关注,本文在较为系统梳理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角度切入,测算了中国典型年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程度,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设备制造业占我国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30%以上,纺织业其次;关税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扩展呈明显的正相关联系;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居多的部门一般具有较高的垂直专业化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中华  王雅琳  赵曙东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不同参与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是影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会扩大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行业技术进步同样会扩大工资收入差距,但前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显著高于后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无论是国际垂直专业化还是行业技术进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都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垂直专业化和片段化生产,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拓展及对国民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使一国比较优势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部,进而使得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更为复杂,一国贸易模式可能会与该国原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相悖;垂直专业化增进了世界福利,但在特定分工模式下可能会损害一国的福利,并且对于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孙博文  
文章利用1995~2011年3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实证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福利效应及其在不同分工地位国家之间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从平均意义讲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综合福利效应比传统贸易更为明显,同时这一效应会受到分工地位的显著影响,贸易的收益与代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并且存在"门槛效应"。但相对于传统贸易这一"门槛"已显著降低,更多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本国福利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灿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垂直专业化贸易并未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R&D)人员,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显著降低了对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就区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各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东部地区从事研发相关活动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随着地区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提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在Cole等(2005)的分析框架下,构建模型分析在垂直专业化不同的行业分组,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不同行业的特性及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物质资本密度等因素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贸易竞争力较高的行业大多属于低排放行业,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没有成为污染产业"避难所";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不具有显著的效应;人力资本、资本密度并不是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碧波  
利用中国投入产出数据表及其他相关贸易数据,对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贸易壁垒的降低对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进行了比较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贸易壁垒降低对中国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而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且促进幅度更大。实证研究结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随着WTO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成熟、完善和透明,以及全球贸易壁垒的存量逐渐减少,贸易壁垒的消除或降低在长期中对全球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失去其显著性。因此,垂直专业化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充当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角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威  
基于2005~2012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短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6期内,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美国对华出口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格兰杰原因,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美国对华出口的某一冲击会给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带来同向冲击。这些实证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驱动着美中贸易,政府在制定平衡美中贸易的政策时,不应忽视垂直专业化分工以及市场对维持美中双边贸易均衡的约束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祺  隋杨  
本文使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考察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运用DEA-SBM模型估算中国全部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的基础上,分析垂直专业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关系,我们发现中国并没有明显获得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中国的技术升级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出口网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赵明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炳南  魏润卿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国际生产体系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证明了国际垂直专业化促进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扩散,运用非参数分析法(DEA)分离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和用Hummels投入产出法测算出国际垂直专业化比率,最后通过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且其影响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加入研发与垂直专业化的交叉项后,发现研发与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非常显著,出口对技术进步无显著作用,进口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