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10033)
- 2022(7907)
- 2021(6903)
- 2020(5322)
- 2019(12081)
- 2018(11918)
- 2017(22252)
- 2016(12349)
- 2015(14040)
- 2014(14186)
- 2013(13759)
- 2012(12829)
- 2011(11745)
- 2010(11930)
- 2009(10880)
- 2008(10701)
- 2007(9755)
- 2006(9029)
- 2005(8769)
- 学科
- 济(61207)
- 经济(61152)
- 业(31739)
- 管理(31008)
- 企(23186)
- 企业(23186)
- 中国(22222)
- 地方(20769)
- 农(18848)
- 业经(16982)
- 方法(16334)
- 数学(13290)
- 数学方法(13191)
- 农业(13083)
- 发(12679)
- 地方经济(11159)
- 银(11085)
- 银行(11066)
- 融(10955)
- 金融(10955)
- 行(10829)
- 制(10744)
- 贸(10278)
- 贸易(10265)
- 学(10153)
- 财(10110)
- 易(9832)
- 发展(9824)
- 展(9800)
- 环境(9660)
- 机构
- 学院(178401)
- 大学(173049)
- 济(76755)
- 经济(75158)
- 研究(68984)
- 管理(62764)
- 中国(52368)
- 理学(52116)
- 理学院(51473)
- 管理学(50620)
- 管理学院(50296)
- 科学(40579)
- 京(38639)
- 所(35465)
- 财(33485)
- 农(32394)
- 研究所(31843)
- 中心(30628)
- 江(29617)
- 范(26212)
- 师范(25953)
- 财经(25485)
- 北京(25136)
- 业大(25047)
- 院(25028)
- 农业(24903)
- 州(24012)
- 经济学(23143)
- 经(22994)
- 省(21500)
- 基金
- 项目(112267)
- 科学(88003)
- 研究(86384)
- 基金(77304)
- 家(67144)
- 国家(66508)
- 科学基金(56282)
- 社会(54386)
- 社会科(51552)
- 社会科学(51541)
- 省(47039)
- 基金项目(40338)
- 教育(39504)
- 划(38207)
- 编号(36017)
- 自然(33210)
- 自然科(32407)
- 自然科学(32402)
- 自然科学基金(31825)
- 发(31615)
- 资助(30549)
- 成果(29434)
- 课题(26895)
- 重点(26350)
- 发展(25924)
- 展(25448)
- 创(23638)
- 部(23609)
- 国家社会(22489)
- 创新(22128)
共检索到29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善成 张彦彦 周京奎
在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垄断优势长期占据全球价值链分工高端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锁定风险加剧,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垂直分工是否有助于跨越"功能分工陷阱"?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将垂直专业化、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纳入统一框架,分析垂直专业化影响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整体垂直专业化水平和研发效率有明显提升,但只有少部分行业的垄断势力获得明显提高;(2)垂直专业化能够提高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但对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效应;(3)将研发效率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发现垂直专业化仅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发效率正向调节垂直专业化对垄断势力的影响,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顾玲玲
系统阐述了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对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1991—2015年汽车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因素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研发投入的增加均能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明显;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而会降低外贸竞争力,引进外资、扩大企业规模和企业资本与其有正向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顾玲玲
系统阐述了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对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1991—2015年汽车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因素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研发投入的增加均能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明显;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而会降低外贸竞争力,引进外资、扩大企业规模和企业资本与其有正向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张帅
基于"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生产率(PR)、贸易竞争力(RCA)、产业利润(ACR)四者间传导关联的统计分布特征,并从"过程传导"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生产率→贸易竞争力→产业利润"过程传导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产业发展驱动力过程传导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递减、时滞甚至断裂效应。有效地进一步培育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在于克服现有"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传导短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丘兆逸
理论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工序配置和价值分配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进步及其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后者环境效率的恶化。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效率变化具有显著负作用。为提高环境效率,中国应改变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被支配的地位,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加强自身在环境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环境效率 环境技术进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杰
本文通过垂直专业化系数评价了我国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继而借助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与环境效率散点图,分析得出我国更倾向于以清洁工序生产嵌入全球生产网络。通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控制变量与环境效率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从我国整体来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东部地区而言,垂直专业化可加速环境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环境效率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本文采用OECD最新版本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双边贸易数据库,借鉴Hummels等人建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对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价值增值与产业竞争力进行估算并建立关于三者的计量模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同。虽然参与垂直专业化可以提升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可能主要是由进口中间投入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下降则可能是由部分低端产业链中间进口替代、高国内中间投入、低附加值产出引起的,价值增值能力存在着困境,这不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投入产出表 价值增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艳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既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和FDI的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通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可以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运输成本是其决定因素的结论,结合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
关键词:
FDI 垂直专业化 中国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东红 周国祥
垂直专业化是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一种典型战略演变。本文以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的实现模式 ,其在外部和内部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及垂直专业化发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 ,对我国企业的战略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魁早
文章利用1995-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新产品需求、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入世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大;垂直专业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性,在垄断程度较低、技术密集度较高和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垂直专业化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贸易竞争力 投入产出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经验事实与计量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工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正向影响的程度不同,前者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水平更高,从中获益的程度也更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产业竞争力 中国工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在Cole等(2005)的分析框架下,构建模型分析在垂直专业化不同的行业分组,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不同行业的特性及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物质资本密度等因素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贸易竞争力较高的行业大多属于低排放行业,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没有成为污染产业"避难所";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在垂直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分组,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不具有显著的效应;人力资本、资本密度并不是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跨国研发和本国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认识仍存有争议。本文基于垄断势力视角,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垄断势力与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逻辑上得出与以往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对相关争议给出了新的解释,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玲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生产集中和产品差异常常被认为是市场结构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生产集中导致形成垄断和寡头市场结构,而产品差异与生产集中密切联系,但它又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市场结构因素,即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生产集中和产品差异在成为市场结构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的同时,又会导致形成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控制行为,并且,这两种控制行为产生的经济绩效和福利影响也完全不同。对这两种市场控制行为性质的区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当代产业组织关系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垄断势力 市场势力 产业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