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5)
2023(14345)
2022(11597)
2021(10745)
2020(9128)
2019(19904)
2018(20164)
2017(38976)
2016(21124)
2015(23902)
2014(23871)
2013(23287)
2012(21169)
2011(18866)
2010(19422)
2009(18586)
2008(18609)
2007(17225)
2006(15767)
2005(14787)
作者
(59200)
(49183)
(49135)
(46558)
(31497)
(23062)
(22294)
(18868)
(18649)
(17804)
(16792)
(16409)
(16035)
(15911)
(15157)
(14993)
(14592)
(14429)
(14269)
(14110)
(12585)
(11953)
(11894)
(11338)
(11226)
(11133)
(11047)
(10887)
(9801)
(9726)
学科
(90734)
(87931)
经济(87794)
(82153)
企业(82153)
管理(82029)
方法(34191)
(31109)
业经(30958)
(29025)
中国(27255)
数学(25195)
数学方法(25013)
(24792)
技术(24304)
(21731)
财务(21696)
财务管理(21665)
企业财务(20535)
农业(20089)
(18571)
理论(18210)
(16731)
(16656)
(16551)
银行(16525)
(16424)
(15864)
(15662)
贸易(15648)
机构
学院(308687)
大学(303403)
(131691)
经济(129014)
管理(123182)
理学(103989)
理学院(103023)
管理学(101804)
管理学院(101208)
研究(97572)
中国(79233)
(66846)
(64124)
科学(54032)
财经(51357)
(49473)
(48023)
(46394)
(46001)
中心(44762)
研究所(42235)
北京(40708)
业大(39995)
经济学(39747)
(38900)
财经大学(37513)
(37134)
师范(36823)
经济学院(35825)
农业(35479)
基金
项目(189167)
科学(150874)
研究(147327)
基金(136230)
(115611)
国家(114546)
科学基金(100253)
社会(94839)
社会科(89895)
社会科学(89879)
(75534)
基金项目(71875)
教育(67644)
编号(61068)
(61005)
自然(60849)
自然科(59380)
自然科学(59363)
自然科学基金(58391)
资助(53528)
成果(50447)
(45404)
(42546)
(42045)
重点(41975)
课题(41951)
创新(41509)
(41378)
(40160)
国家社会(39251)
期刊
(157182)
经济(157182)
研究(97436)
中国(67192)
(55764)
管理(53829)
(44555)
科学(38787)
学报(38160)
教育(36389)
(33403)
金融(33403)
技术(31849)
大学(31021)
农业(30172)
学学(28971)
业经(27698)
财经(26662)
经济研究(24408)
(23073)
问题(20902)
技术经济(18462)
(18037)
(16839)
现代(16063)
科技(15695)
商业(15369)
财会(14973)
理论(14968)
国际(14453)
共检索到485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瑾  陈青  陈俊聪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垂直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本文利用我国相关年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制造业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并运用2000—2011年我国15个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垂直专业化的创新效应影响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了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一般贸易垂直专业化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加工贸易垂直专业化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抑制作用。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更有利于垂直专业化对我国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磊  
本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国内技术含量。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增大,说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逐渐加深,16个细分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此外,本文还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中间产品进口以及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中间产品的进口促进了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没有对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垂直专业化指数越高的行业,其国内技术含量却越低。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超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10年的行业面板数据,从工业行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促进了20个工业行业和13个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提高,并用垂直专业化的滞后变量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从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看,垂直专业化也促进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低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及其吸收能力显著提升了各行业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明超  陈柳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行业和地区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以垂直专业化融入全球价值链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提高,但对本土的创新投入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通过对不同种类专利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往往只是掌握某些"实用型"的非核心技术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升级,要彻底改变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仍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实现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的影响越大。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慧燕  
采用HIY(2001)的测算方法,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在O型环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影响因素,得出随着FDI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效率的提高、交易环境的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韦畅  
本文采用Hummels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模型和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从9个大类和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1992~2003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从1992年的16.8%上升至2003年的29.4%。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文章分析了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和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将垂直专业化分解为国际分工、国内外国企业分工、国内本国企业分工三种具体形式,并对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中间产品投入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1年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和国内本国企业的垂直分工比国际分工和国内外国企业的分工更为普遍;相较于国内分工而言,国际分工深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提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文章分析了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和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将垂直专业化分解为国际分工、国内外国企业分工、国内本国企业分工三种具体形式,并对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中间产品投入对装备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1年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和国内本国企业的垂直分工比国际分工和国内外国企业的分工更为普遍;相较于国内分工而言,国际分工深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而国内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则为负;与其他性质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垂直专业分工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芮明杰  
基于"垂直专业化→利润创造"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价值增值率(VAR)、产品盈利率(PM)、总资产获利率(ACR)四者间的统计分布与计量相关关系特征,并基于利润创造视角对中国制造业21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21个制造细分行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产品盈利能力→总资产获利能力"全过程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较多制造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利润创造能力停滞、递减甚至被全面侵蚀的趋势。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外延拓展空间"的突破战略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借鉴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995年、2000年以及2005年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验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技术复杂度越高的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也越高;技术越复杂的行业在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内,垂直专业化水平相对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评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宝庆  
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存在污染工序的转移问题,但鲜见有学者基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背景探讨环境规制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何种影响。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利用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2-2010年27个制造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加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符合"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变强,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削弱后提升的影响;②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清洁型部门与污染密集型部门存在一定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