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5)
2023(6023)
2022(4435)
2021(3838)
2020(3146)
2019(6878)
2018(6958)
2017(13869)
2016(7576)
2015(8673)
2014(8945)
2013(8536)
2012(7559)
2011(6564)
2010(6536)
2009(5925)
2008(5895)
2007(5374)
2006(4865)
2005(4577)
作者
(20994)
(17342)
(17221)
(16771)
(10879)
(8035)
(8002)
(6625)
(6577)
(6254)
(5767)
(5693)
(5585)
(5491)
(5375)
(5357)
(5150)
(4986)
(4932)
(4867)
(4454)
(4380)
(4144)
(4023)
(3926)
(3853)
(3816)
(3780)
(3471)
(3402)
学科
(38356)
经济(38336)
(22141)
管理(20658)
(17221)
企业(17221)
方法(12699)
数学(10911)
数学方法(10875)
中国(10586)
产业(10399)
业经(10331)
(10218)
地方(9257)
(7940)
农业(7339)
技术(6492)
(6025)
理论(5953)
(5561)
财务(5547)
财务管理(5543)
(5427)
企业财务(5420)
结构(5321)
(5280)
地方经济(5238)
发展(5132)
(5126)
(4995)
机构
学院(109431)
大学(106046)
(49793)
经济(48965)
管理(41206)
研究(36537)
理学(35285)
理学院(34973)
管理学(34410)
管理学院(34221)
中国(26526)
(21884)
(21236)
科学(20004)
(17560)
财经(17108)
(16785)
(16202)
中心(16139)
研究所(15807)
经济学(15731)
(15489)
业大(14307)
经济学院(14290)
(13748)
北京(13659)
师范(13627)
(13452)
(13297)
财经大学(12558)
基金
项目(71819)
科学(57138)
研究(55764)
基金(50946)
(43527)
国家(43168)
科学基金(37665)
社会(36142)
社会科(34479)
社会科学(34471)
(29470)
基金项目(27100)
教育(25705)
(23414)
编号(23243)
自然(22298)
自然科(21789)
自然科学(21785)
自然科学基金(21426)
资助(19952)
成果(17966)
(17449)
重点(16450)
课题(16294)
(15694)
(15402)
国家社会(15344)
发展(14794)
(14560)
创新(14345)
期刊
(56946)
经济(56946)
研究(32930)
中国(20898)
管理(16532)
(16344)
(16180)
科学(13551)
学报(13538)
教育(13271)
技术(11780)
农业(11220)
大学(11070)
学学(10463)
业经(10138)
(10016)
金融(10016)
经济研究(9427)
财经(8783)
问题(8479)
(7815)
(6523)
国际(6399)
(6117)
技术经济(6021)
世界(5712)
现代(5670)
商业(5522)
职业(5259)
经济问题(5183)
共检索到16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昭乙  
国际上垂直专业化的生产模式的兴起,其对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FDI数量的增加以及投资方式的转变,这引起了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危害的思虑。本文将垂直专业化、FDI、R&D和产业安全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用FDI和R&D等变量对中国的经济安全的影响效应做计量检验,力图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回归结果,对提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志坚  
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垂直专业化组织对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和两类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和企业研发规模增长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垂直专业化从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研发规模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在四种技术水平行业中分布和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不同,造成了较大差别的研发投入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高技术行业研发投入促进作用较为突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漫天  赵曙东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据1992—2004年间我国实际利用世界各国(地区)FDI金额的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组判别了流入我国FDI的性质。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来自国际避税地的FDI具有显著的水平型特征,来自非避税地的FDI则具有显著的垂直型特征,总体而言垂直型投资在制造业吸收的FDI中占据主要地位。2004年以来,对华FDI的结构发生了明显转变。本文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日昇  
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在测算2002—2005年77个内资工业行业的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增长的基础上,从行业研发密集度、内外资部门的技术和行业特征差距、出口开放度角度分别考察了外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对内资部门的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外溢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内外资部门行业特征差距、出口开放程度对外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外溢的方向和显著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如何评判产业升级对发展战略制定和产业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关键。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还是以"高大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表征的所谓产业结构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厘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重新定义,采用KWW法测算中国2007年、2012年物质生产部门小类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重点研究中国国内附加值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物质生产部门2007-2012年间国内附加值率整体提高,由2007年的60.61%提高到2012年的62.14%,实现了产业升级。进一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变化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较快;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国内附加值率提高约2%;低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程度依次递减。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出口额与低国内附加值率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仍然遵从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最后,从集聚高端要素、深化对外开放、攀升价值链、调整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艳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既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和FDI的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通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可以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运输成本是其决定因素的结论,结合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本文采用OECD最新版本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双边贸易数据库,借鉴Hummels等人建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对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价值增值与产业竞争力进行估算并建立关于三者的计量模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同。虽然参与垂直专业化可以提升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可能主要是由进口中间投入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下降则可能是由部分低端产业链中间进口替代、高国内中间投入、低附加值产出引起的,价值增值能力存在着困境,这不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垂直专业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贸易形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动因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两种贸易形式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垂直专业化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另一重要起因。文章对两种贸易形式的发展趋势、理论基础、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相关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地方产业积聚的产生和发展,地方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生产工序网络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区位方向。对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获取了动态利益。产业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这为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魁早  
本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TFP进行测算和分解。在考虑R&D投入、贸易开放度和产权结构的条件下,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垂直专业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产权的过于集中不利于生产率增长;此外,R&D人力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魁早  
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三位数行业面板数据,在考虑R&D投入、贸易开放度和产权结构的条件下,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垂直专业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产权的过于集中不利于生产率增长;此外,R&D人力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班玲  
文章测算了1997年至2011年中国工业分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垂直专业化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变化按照高低分别分成三个档次和四个档次,研究了不用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以及同一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和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不同垂直专业化水平档次的工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水平越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缓慢,垂直专业化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呈现不规律的关系,同一垂直专业化变化档次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则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越快;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东波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界定了"产业升级"的涵义,并在HIY方法的基础上特别考虑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价值构成,进而准确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VSS)。研究发现,2000~2008年中国出口的VSS均值为47.93%,出口品的国外附加值率整体较高且主要缘于加工贸易。细分行业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值中的国外附加值率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科技含量集中的电子设备制品行业的VSS更是在80%以上,说明中国出口的巨额增长带有某种"假象",出口品所含技能水平的提升并未反映为国内附加值的同步增长,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最后,我们基于出口贸易价值构成的分析,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未来道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外商直接投资与民族产业安全程恩富【编者按】如何在逐步扩大开放的同时迅速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素质?怎样在不断引进外资的同时保护和促进民族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是什么?1998年4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丘兆逸  
理论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工序配置和价值分配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进步及其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后者环境效率的恶化。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效率变化具有显著负作用。为提高环境效率,中国应改变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被支配的地位,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加强自身在环境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