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0)
2023(10752)
2022(8771)
2021(8525)
2020(6901)
2019(15810)
2018(15353)
2017(27859)
2016(15318)
2015(17372)
2014(17138)
2013(16541)
2012(15457)
2011(13919)
2010(13931)
2009(13052)
2008(13093)
2007(11514)
2006(10104)
2005(9510)
作者
(41137)
(34655)
(34483)
(32962)
(22058)
(16370)
(15677)
(13372)
(13244)
(12272)
(11985)
(11698)
(11161)
(11137)
(11063)
(10829)
(10231)
(10060)
(10052)
(9777)
(8896)
(8325)
(8216)
(7909)
(7796)
(7734)
(7733)
(7553)
(6864)
(6768)
学科
(58156)
经济(58043)
管理(45132)
(41578)
(32126)
企业(32126)
方法(23031)
中国(20535)
数学(20384)
数学方法(20166)
(18920)
(18518)
(17024)
(13378)
贸易(13366)
(13185)
业经(13072)
农业(12645)
(11741)
银行(11731)
(11721)
(11430)
金融(11428)
(11286)
(10586)
财务(10558)
财务管理(10530)
(10517)
企业财务(10041)
体制(9713)
机构
大学(215518)
学院(211636)
(95084)
经济(93312)
研究(78580)
管理(75513)
理学(64111)
理学院(63347)
中国(62605)
管理学(62431)
管理学院(62012)
(47567)
(45934)
科学(42156)
(38593)
财经(36535)
中心(35208)
研究所(34435)
(33472)
经济学(31478)
(31289)
(30732)
北京(29958)
(28817)
经济学院(28229)
(28225)
师范(27939)
财经大学(27415)
业大(26313)
(24517)
基金
项目(137246)
科学(108856)
研究(105089)
基金(101610)
(88466)
国家(87739)
科学基金(74389)
社会(69169)
社会科(65620)
社会科学(65608)
基金项目(51939)
教育(49891)
(49323)
自然(44355)
自然科(43296)
自然科学(43283)
(42918)
自然科学基金(42557)
资助(41625)
编号(40846)
成果(35725)
(33128)
重点(31780)
(31653)
国家社会(30541)
课题(30026)
教育部(29204)
(29069)
中国(28840)
(28445)
期刊
(106017)
经济(106017)
研究(70460)
中国(49910)
(38480)
管理(31264)
学报(30242)
(29577)
科学(29105)
教育(28345)
大学(24695)
(23002)
金融(23002)
学学(22916)
农业(20198)
技术(19555)
财经(19466)
经济研究(17530)
(16842)
(14341)
问题(14086)
业经(13907)
世界(13841)
国际(13380)
(11719)
(10039)
会计(9607)
(9605)
论坛(9605)
技术经济(9213)
共检索到337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向从武  王志章  
坦桑尼亚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致贫原因与如今系统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和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值得思考与探索。本文以坦桑尼亚反贫困为例,以世界银行的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得出其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富差距大、减贫效果不显著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坦桑尼亚贫困仍然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科学技术教育落后、因病致贫极为普遍和性别歧视加重贫困程度。结合坦桑尼亚贫困现状与原因,梳理其反贫困的历程和举措后认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农业国家,不能只重工业发展轻乡村发展,需要城乡统筹,通过持续有效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实施、精准可行的减贫方式与方法、投入稳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调平衡的输血减贫与自我造血致富相结合,其减贫制度设计及理念与中国现如今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静  
坦桑尼亚从1992年下半年起,先后成立了几十家外币“兑换所”,外文名称为“Bureau de change”,中国人称其为“钱庄”。 外币“兑换所”是由私人申请,经坦桑尼亚政府批准后成立的,其作用十分相似于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瑛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坦桑尼亚因经济困难向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借了大量外债,1990年外债总额已达55亿美元。 沉重的债务负担产生了严重后果,首先是预算赤字上升,经济停滞不前。姆维尼总统指出:“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旗  陈爽  Damas W.MAPUNDA  
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辐射点,中国已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坦桑尼亚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分地区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密度分析法、人口分布集中指数、人口重心模型和人口偏移增长模型,分析了坦桑尼亚自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变革以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坦桑尼亚人口分布以中央铁路线为界,呈现"南疏北密"特征;(2)1988-2002-2012年间,人口分布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不断增强,人口分布重心始终处于中部偏北地区,且有继续北移的趋势;(3)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是人口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旗  陈爽  Damas W.MAPUNDA  
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辐射点,中国已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坦桑尼亚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分地区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密度分析法、人口分布集中指数、人口重心模型和人口偏移增长模型,分析了坦桑尼亚自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变革以来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坦桑尼亚人口分布以中央铁路线为界,呈现"南疏北密"特征;(2)1988-2002-2012年间,人口分布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不断增强,人口分布重心始终处于中部偏北地区,且有继续北移的趋势;(3)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是人口再分布的主要过程,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达累斯萨拉姆省始终处于正向增长的绝对优势地位,以致周边地区出现明显的人口偏移负增长;(4)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对人口集聚的作用明显。上述结论对中坦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忠  
坦桑尼亚教育改革初探李建忠坦桑尼亚独立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发展战略,使之成为非洲大陆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国家。伴随着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变革,坦桑尼亚的教育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依次作一简要概述。一、独立后初期的教育改革(1961-196...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光辉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进步的阻力,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实践探索,文章从精准扶贫何以界定、精准扶贫何以可能、精准扶贫何以突破等方面概括梳理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形成过程和学术理论,指出了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困境,并提出精准扶贫的突破方向,以期拓展贫困治理的价值之维与实践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光辉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进步的阻力,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实践探索,文章从精准扶贫何以界定、精准扶贫何以可能、精准扶贫何以突破等方面概括梳理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形成过程和学术理论,指出了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困境,并提出精准扶贫的突破方向,以期拓展贫困治理的价值之维与实践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光辉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进步的阻力,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实践探索,文章从精准扶贫何以界定、精准扶贫何以可能、精准扶贫何以突破等方面概括梳理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形成过程和学术理论,指出了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困境,并提出精准扶贫的突破方向,以期拓展贫困治理的价值之维与实践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鸣骥   王正谱   李嘉莉   虞涛   钱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寄希望于通过大学创业教育所培养出的创业型人才来激发经济发展和降低失业率,因此,政府指引大学通过转变培养目标或办学定位、构建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和成立创业发展研究院等举措来开展创业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利的创业环境、大学内部不同院系缺乏多方参与和缺乏创业背景出身的创业教师,导致效果不甚理想。从坦桑尼亚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中可以看出,完善的法律、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市场等辅助服务系统是初创企业发展的基石,政府在推行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上应该弱化过程监管,高校则应该打破学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婉  杨海成  
坦桑尼亚是中国在非洲地区的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本文分析了坦桑尼亚对世界和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并提出深化中坦两国农产品经贸合作的建议。分析表明,近年来坦桑尼亚农产品贸易波动较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贸易品种单一,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坦两国应抓住中非合作机遇,加强在农业投资、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陆继霞  王伊欢  
日本是国际上对非洲援助的重要国家之一,研究日本对非洲的援助对中国未来国际援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具体阐释了日本对坦桑尼亚农业援助的政策、管理及实践,研究发现其援助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重视与当地机构的合作、注重项目可持续性等特点,对中国未来对非洲的农业援助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力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减贫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两百多年来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贫困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回顾总结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研究得出: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反贫困道路上存在明显区别,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反贫困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以“资本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政策实践的不足与缺陷,探究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行动对实现持续稳定减贫的意义与作用,并对中国特色扶贫减贫的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总结提炼,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