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2)
- 2023(11221)
- 2022(9876)
- 2021(9214)
- 2020(7617)
- 2019(17764)
- 2018(17634)
- 2017(33668)
- 2016(18274)
- 2015(20517)
- 2014(20245)
- 2013(20107)
- 2012(18288)
- 2011(16496)
- 2010(16205)
- 2009(14431)
- 2008(13994)
- 2007(11861)
- 2006(10247)
- 2005(8690)
- 学科
- 济(70633)
- 经济(70557)
- 管理(50083)
- 业(47855)
- 企(39552)
- 企业(39552)
- 方法(34474)
- 数学(29892)
- 数学方法(29538)
- 农(19155)
- 学(18502)
- 中国(17281)
- 财(16608)
- 业经(16045)
- 地方(14685)
- 农业(13163)
- 理论(12214)
- 环境(12053)
- 和(11973)
- 贸(11950)
- 贸易(11944)
- 易(11571)
- 技术(11393)
- 制(11131)
- 务(10741)
- 财务(10679)
- 财务管理(10662)
- 企业财务(10120)
- 划(9968)
- 教育(9464)
- 机构
- 大学(258095)
- 学院(256319)
- 管理(103763)
- 济(96036)
- 经济(93873)
- 理学(91235)
- 理学院(90198)
- 管理学(88531)
- 管理学院(88090)
- 研究(86071)
- 中国(61075)
- 科学(57880)
- 京(55092)
- 农(46927)
- 业大(43834)
- 所(43650)
- 财(41891)
- 研究所(40512)
- 中心(38563)
- 农业(37041)
- 江(35405)
- 北京(34630)
- 财经(34594)
- 范(34014)
- 师范(33655)
- 经(31581)
- 院(31491)
- 州(29258)
- 经济学(27824)
- 技术(27539)
- 基金
- 项目(187495)
- 科学(146256)
- 基金(135667)
- 研究(132822)
- 家(120296)
- 国家(119331)
- 科学基金(101798)
- 社会(81473)
- 社会科(77189)
- 社会科学(77170)
- 省(73581)
- 基金项目(73371)
- 自然(69140)
- 自然科(67458)
- 自然科学(67440)
- 自然科学基金(66197)
- 划(62613)
- 教育(60286)
- 资助(55308)
- 编号(53785)
- 重点(42208)
- 成果(41880)
- 部(40355)
- 发(39699)
- 创(38869)
- 课题(36650)
- 创新(36265)
- 科研(36189)
- 计划(35602)
- 大学(34397)
共检索到35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艳华 郭玉蓉 段宗颜 鲁耀 胡万里 王应学 陈拾华 杜彩艳
在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种草模式下的径流及土壤流失量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少27.6%~35.8%及41.8%~54.6%,氮磷钾养分流失减少34.1%~41.3%,其中氮流失减少32.7%~39.4%,磷流失减少33.9%~39.2%。水土保持效果以种植禾本科牧草最好,菊科牧草稍差,豆科牧草居中。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比习惯种植增加11.0%~15.0%,是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水源保护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的较好方式。
关键词:
坡耕地 种植牧草 水土保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波 王慧芳 王庆海 武菊英 滕文军 戴全厚
【目的】对等高草篱的功能与效益进行长期监测和综合分析,为北方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预防措施。【方法】以径流小区为基本手段、以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inn.)Spreng)为代表,布设草篱处理和无草篱作为对照,其后对两种处理下土壤的物理性状、水分条件、养分水平、水土流失、养分流失以及作物产量等进行连续5年的观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等高草篱的各种功能,同时对其成本和作物产量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狼尾草是北方地区优良的草篱候选草种,该草篱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种植5年可使土壤容重降低7.0%、稳定入渗率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1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金红 廖允成 胡兵辉 程天矫
退耕还林(草)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基础背景,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增长能否产生正效应的拐点。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认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不协调,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一系列隐患。针对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草)这项工程,提出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区情出发,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化的运行策略。
关键词:
黄土高原区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坡耕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树种粗根总数量、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6 2 %、6 6 %和 86 % ;套种在植物篱中的桑树的根系沿植物篱带分布 ,≥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粗根总数、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5 0 %、4 9%和91% ;脐橙根系较浅 ,主要分布在作物种植带中间上下 0 6m的范围内 ,深度不足 0 6m ,分布于作物带中央上下 0 6m范围的≥ 1mm粗根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三树 刘德忠 史东梅 黄先智 唐学文 李叶鑫 甘雪莲
【目的】研究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方法】采用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力学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手段,对4种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生物埂措施的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生物埂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变化趋势一致,依次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2)生物埂土壤有效库容与对照自然生草埂相比差异明显(P草埂>对照自然生草埂;在生物埂蓄水过程中,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越大,土壤入渗性能越好,土壤水库库容越大;生物埂土壤容重越大,则土壤渗透性和通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Public welfare for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in Sichuan Province. It can well represen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llside fields. Therefore an Alnus cremastogyne forest community dev...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回莉君 沈波
建国50年来,东北地区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 5倍,增产除种子、化肥、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是农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坡耕地作为主要粮食产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不合理的土地耕作习俗下,成为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同时,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破碎、肥力减少、土层变薄,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通过对典型区调查分析表明,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占坡耕地总面积的85%。解决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基地上,探索出3°~5°的坡耕地修筑植物带方式,植物多为胡枝子、苜蓿、黄花菜等乡村品种,带宽主要考虑今后修筑梯田的田面要求...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蒲玉琳 谢德体 倪九派 魏朝富 林超文
【目的】土壤抗剪强度和抗冲性是反映土壤综合对抗水力侵蚀性能和评价复合农林业模式生态效益的指标。研究植物篱模式对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及其坡面分布的影响,为探讨植物篱模式控制水土流失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原位监测法测定土壤抗剪强度,原状土冲刷法测定土壤抗冲性,剖面挖掘法测定根系参数,简易比重计法、湿筛法、吸管法、环刀法等测定土壤颗粒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微团聚体组成、容重等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紫色土区植物篱模式对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及其坡面分布的影响。【结果】与横坡农作模式相比,0—10 cm和10—20 cm土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邢磊 刘宏元 韩瑞芸 杨正礼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松干流域土壤氮磷流失特征,为该流域坡耕地氮磷流失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玉米+秸秆无还田+顺垄(CK)、玉米+秸秆立茬还田+横垄(CSSC)、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横垄(CSC)、大豆+秸秆粉碎还田+横垄(SSC)与苜蓿+粉碎还田+横垄(ASC)5种模式,通过多年(2014-2016年)大田定位试验,采用坡耕地径流实验装置,开展土壤氮磷流失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种植模式下坡耕地土壤氮磷流失的差异较大,与玉米(CSC)相比,大豆(SSC)与苜蓿(ASC)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土壤流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坡耕地 土壤流失 松干流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露 曹伟 赵鹏志 王恩姮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坡耕地(玉米)和坡林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5个坡位设置取样点采集非原状土,风干后将土壤筛分为2~5 mm、1~2 mm、0.5~1cm、0.25~0.5 mm、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霞 李占斌 李鹏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33g·kg-1,4.69mg·kg-1和76.01mg·kg-1。在0~40cm范围土层内,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越来越小。坡耕地中的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的含量总体偏低。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坡耕地 有机碳 速效磷 速效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芬 吴发启 马波 农淦 王林华
【目的】研究10°坡耕地上玉米的防蚀作用,为评价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分析了10°坡耕地上不同生育期(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玉米完整植株及其根系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整株玉米和仅保留根系玉米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玉米的同一生育阶段,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表现为裸地最高,只保留根系玉米次之,整株玉米最小。在产流产沙过程中,与裸地相比,整株玉米和只保留根系玉米均可有效地延迟产流产沙时刻、峰值出现的时刻以及平和产流和产沙过程,但只保留根系...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土壤侵蚀 玉米 根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洪清 谢永生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燕山东段山区正常年份以及丰水年份坡耕地小区坡面径流模数一般为1000~1500m3/hm2,土壤侵蚀模数一般为25~50t/hm2,分别高出荒坡约10倍和100倍。为此,研究设计并实施了由水土保持技术、作物增产技术和生态经济沟建设技术组成的坡耕地整治综合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其中主要技术的连续试验
关键词:
坡耕地,山区整治,水土保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勤 刘永红 柯国华 何文铸 高强
采用控制性定位试验,研究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表明,采用垄作免耕、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采用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但周年产量显著下降;采用中带顺坡垄作方式在稳定周年产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佳。研究还发现,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显著相关,降雨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大于最大24h降雨量,土壤流失量是受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