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7)
2023(6372)
2022(5568)
2021(5055)
2020(4597)
2019(10987)
2018(10827)
2017(20784)
2016(11627)
2015(13386)
2014(13643)
2013(13799)
2012(13083)
2011(11988)
2010(12113)
2009(11392)
2008(11596)
2007(10636)
2006(9062)
2005(8054)
作者
(36612)
(30934)
(30916)
(29374)
(19594)
(14941)
(14272)
(12261)
(11474)
(10957)
(10445)
(10400)
(9931)
(9817)
(9782)
(9734)
(9719)
(9066)
(8835)
(8826)
(7910)
(7664)
(7482)
(7135)
(7045)
(6891)
(6886)
(6866)
(6357)
(6338)
学科
(51260)
经济(51199)
管理(30487)
(30441)
方法(25927)
(24211)
企业(24211)
数学(22984)
数学方法(22756)
(14399)
(12787)
(12447)
中国(12045)
地方(10317)
业经(10151)
农业(9557)
(9464)
贸易(9463)
(9159)
(9079)
(8164)
财务(8132)
财务管理(8107)
(8065)
理论(7842)
企业财务(7644)
(7213)
银行(7190)
环境(7099)
(7008)
机构
大学(176573)
学院(175185)
(70096)
经济(68508)
管理(65448)
研究(60519)
理学(56401)
理学院(55721)
管理学(54627)
管理学院(54305)
中国(45271)
科学(40006)
(37894)
(36792)
(32548)
(31793)
业大(30310)
研究所(29767)
农业(29376)
中心(28217)
(26853)
财经(25268)
北京(23929)
(23189)
师范(22892)
(22788)
经济学(21401)
(21207)
(21001)
经济学院(19567)
基金
项目(114960)
科学(88499)
基金(81887)
研究(80748)
(72650)
国家(72056)
科学基金(60060)
社会(48998)
社会科(46321)
社会科学(46300)
(45684)
基金项目(43766)
自然(40123)
自然科(39087)
自然科学(39072)
(39048)
自然科学基金(38376)
教育(37500)
资助(33823)
编号(33372)
成果(27218)
重点(26479)
(25514)
(25016)
(23375)
课题(23089)
科研(22710)
计划(22707)
创新(21926)
大学(21338)
期刊
(76175)
经济(76175)
研究(47496)
中国(33466)
(32274)
学报(31767)
科学(27950)
(25554)
大学(22896)
农业(21719)
学学(21663)
管理(21265)
教育(16998)
技术(15626)
(13905)
金融(13905)
(12866)
业经(12439)
财经(12187)
经济研究(11891)
问题(10552)
(10401)
(9674)
技术经济(9428)
统计(9050)
资源(8788)
图书(8479)
理论(8463)
(8182)
商业(8127)
共检索到25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波  王慧芳  王庆海  武菊英  滕文军  戴全厚  
【目的】对等高草篱的功能与效益进行长期监测和综合分析,为北方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预防措施。【方法】以径流小区为基本手段、以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inn.)Spreng)为代表,布设草篱处理和无草篱作为对照,其后对两种处理下土壤的物理性状、水分条件、养分水平、水土流失、养分流失以及作物产量等进行连续5年的观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等高草篱的各种功能,同时对其成本和作物产量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狼尾草是北方地区优良的草篱候选草种,该草篱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种植5年可使土壤容重降低7.0%、稳定入渗率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1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艳华  郭玉蓉  段宗颜  鲁耀  胡万里  王应学  陈拾华  杜彩艳  
在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种草模式下的径流及土壤流失量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少27.6%~35.8%及41.8%~54.6%,氮磷钾养分流失减少34.1%~41.3%,其中氮流失减少32.7%~39.4%,磷流失减少33.9%~39.2%。水土保持效果以种植禾本科牧草最好,菊科牧草稍差,豆科牧草居中。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比习惯种植增加11.0%~15.0%,是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水源保护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的较好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树种粗根总数量、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6 2 %、6 6 %和 86 % ;套种在植物篱中的桑树的根系沿植物篱带分布 ,≥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粗根总数、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5 0 %、4 9%和91% ;脐橙根系较浅 ,主要分布在作物种植带中间上下 0 6m的范围内 ,深度不足 0 6m ,分布于作物带中央上下 0 6m范围的≥ 1mm粗根数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智伟  伍世良  
早在1990年代初,湖北省秭归县政府和技术人员已着手研究如何在坡耕地上使用等高植物篱以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可惜的是过去大部分的研究多集中分析其水保表现,对于它的经济持续性和可行性则较少讨论。研究对等高植物篱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了解其经济表现。结果指出,在每年10%折现率和15年投资年期的假设下,坡度25°的山耕地若没有任何水土保持设施,净现值为-0 2266元 m2,反映如果任由水土流失的问题持续下去而不加以治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可是,单靠植物篱而没有其它农业投入的辅助,并未能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其经济表现甚至比没有任何水土保持设施为差。植物篱结合使用化肥能带来最高的净现值,达1 8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梁海鸥  林佳  孙白妮  张慧  姜博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选取黑龙江省垦区为研究区,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本研究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黑龙江省垦区1999—2008年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和系统协调度,并采用SPSS软件对耕地利用效益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整体效益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10年间耕地利用生态效益在小范围内反复波动,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呈较大波动增长趋势,并与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研究区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展相对均衡,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产力、人均农业GDP、农业投资效益、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生态质量等是影响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敏感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雪  宋娅丽  王克勤  赵洋毅  张华渝  
以滇中昆明市北郊松华坝迤者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土层(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较于原状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使各土层粉粒含量分别增加了5.76%、16.52%、22.66%、19.64%、12.90%和1.73%.(2)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土壤容重逐渐降低,除表层土壤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5.65%、12.12%、5.80%、4.11%和6.67%;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7.34%、14.63%、29.41%、18.64%、29.90%和31.72%.(3)等高反坡阶措施使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平均饱和导水率约是原状坡耕地的4倍;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容重、粉粒含量、砂粒含量和毛管孔隙度的关系显著,其中土壤容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71,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直接负效应最强;粉粒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98,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直接正效应最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华锦欣  王克勤  张香群  翟子宁  朱晓婷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也是面源污染来源地。针对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磷素的流失,本研究在水源区迤者小流域内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通过1a的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等高反坡阶减缓土壤磷含量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1)等高反坡阶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输出从而降低坡耕地土壤磷素的减少速率,其对地表径流的调控率在6.08%~63.35%,产沙调控率在20.10%~66.46%;(2)等高反坡阶措施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应,使其较原状坡面全磷含量提高了22.22%,磷素含量与侵蚀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流失具有调控作用,雨季开始前两小区速效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洋  王克勤  段旭  刘晓微  赵露杨  赵洋毅  
[目的]探明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措施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为云南坡耕地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2019-2020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等高反坡阶措施(2个不同坡度布设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样地)与原状坡耕地无处理(1个未扰动的对照样地)两种处理方式,通过野外定位监测方法,分别在玉米播种前及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使用时域反射仪(TDR-300)在坡上、坡中、坡下3个坡位随机选点测定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并分析作物群体光合势(LAD)、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的相关响应。[结果]等高反坡阶措施下玉米群体光合势(LAD)高于对照样地,其中以坡中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平均增幅为19.3%,且在生长后期保持相对较高的LAD并持续较长时间;等高反坡阶样地玉米蒸腾速率(T_r)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P_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均高于原状坡耕地样地;等高反坡阶样地土壤水分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布设该措施后土壤水分增高,平均增幅为24.4%,同时提高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以及中效水和易效水的占比(90%);LWUE与P_n、L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表明,P_n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玉米LWUE起主导作用,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P_n和土壤水分,进而获得较高的LWUE。[结论]布设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坡耕地土壤水分,使玉米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并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可以提高作物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进而为玉米干物质生产奠定生理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贯丛  张树文  王让虎  杨久春  岳书平  于灵雪  王文娟  
黑土区坡耕地的侵蚀沟发育发展与耕作措施密切相关,垄向分布对沟蚀的影响机制研究能够为黑土区采取更合理有效的耕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东北典型黑土区的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提供的高精度基础数据获取耕地垄向和侵蚀沟数据,对沟蚀密度和裂度与耕地垄向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垄向下沟蚀与地形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坡耕地横坡耕作的趋势非常明显;(2)研究区耕地沟蚀强度为中度侵蚀;(3)耕地垄向角与沟蚀密度和裂度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垄向角的增大,研究区耕地的平均沟蚀密度和裂度呈线性下降趋势,横坡垄中的侵蚀沟密度和裂度最大,其中垄向角和沟蚀密度的线性拟合效果最好,沟蚀裂度稍差;(4)不同耕地垄向中的侵蚀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异特征:当海拔大于280 m时,各垄向耕作都不能有效地抵御侵蚀沟的产生;当坡度大于15°时,横坡垄中的沟蚀裂度最小,但仍高于缓坡各垄向耕地中的沟蚀裂度;各耕作垄向在阴坡对侵蚀沟面积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庞英  王宝海  刘学忠  马博  
90年代末期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量占用耕地时期。伴随着低效利用和环境污染再加上结构调整的压力,我国耕地面积绝对减少,从而使得我国粮食总产于2003年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再次引起国内外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耕地利用模式的转变———集约利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用因子分析法,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省的案例研究,对不同区域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时空差异状况进行了数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运行的平稳性较差:一些地区在波动中实现了耕地利用模式的升级,而另外一些地区则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2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3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婉兰,蔡辉,倪宗瓒  
本文在测算出各县级医院的效益指数的基础上,用一维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法进行了效益等级的划分。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效益的变化趋势作了动态分析,并提出医院综合效益值及其发展趋势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基础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