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7)
2023(11013)
2022(9018)
2021(8062)
2020(6614)
2019(14391)
2018(13895)
2017(25967)
2016(14006)
2015(15211)
2014(15002)
2013(14941)
2012(13814)
2011(12955)
2010(13055)
2009(12147)
2008(11491)
2007(10148)
2006(9406)
2005(8377)
作者
(45759)
(38628)
(38273)
(36129)
(24236)
(18533)
(17173)
(15212)
(14559)
(13535)
(13250)
(12708)
(12588)
(12114)
(11920)
(11795)
(11428)
(11298)
(10963)
(10837)
(9798)
(9435)
(9131)
(8737)
(8706)
(8482)
(8301)
(8057)
(7806)
(7561)
学科
(80693)
经济(80641)
管理(41598)
(32919)
方法(26321)
(24963)
企业(24963)
数学(23278)
数学方法(23124)
地方(21429)
(18818)
(16985)
中国(16871)
环境(16485)
业经(14624)
地方经济(14378)
资源(12350)
农业(12313)
(11899)
(11192)
(10463)
(10289)
贸易(10284)
(10051)
(9888)
(9835)
经济学(9783)
生态(9448)
(9397)
金融(9396)
机构
学院(213709)
大学(213585)
(95146)
经济(93352)
研究(81600)
管理(78894)
理学(68278)
理学院(67385)
管理学(66216)
管理学院(65840)
中国(59981)
科学(53842)
(45756)
(44101)
(43116)
研究所(39988)
(37515)
业大(37297)
中心(35906)
农业(34921)
(31551)
财经(30876)
经济学(30092)
(29445)
北京(28605)
(28066)
(27581)
科学院(27387)
师范(27199)
经济学院(26910)
基金
项目(151322)
科学(118427)
基金(111243)
(101367)
研究(101046)
国家(100629)
科学基金(84366)
社会(67705)
社会科(64353)
社会科学(64333)
基金项目(59545)
(58942)
自然(56090)
自然科(54517)
自然科学(54496)
自然科学基金(53507)
(50155)
资助(43813)
教育(43360)
编号(37329)
重点(35046)
(34819)
(31926)
(30747)
计划(30075)
国家社会(29520)
创新(29031)
科研(28993)
成果(27741)
发展(26701)
期刊
(109317)
经济(109317)
研究(57869)
学报(42362)
中国(40896)
(38164)
科学(37729)
大学(29887)
学学(28773)
管理(27803)
(26442)
农业(26015)
经济研究(18385)
技术(16380)
业经(16336)
资源(16016)
(15882)
金融(15882)
财经(15632)
问题(14173)
(13952)
(13658)
技术经济(11715)
教育(11292)
业大(11104)
科技(10850)
(10811)
统计(10258)
(9976)
商业(9850)
共检索到314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冬梅  翟宝辉  侯旭峰  崔建国  李永贵  
该文以北京市西南山区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实测该小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其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系统、综合、动态的观点分析了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对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1∶13∶5调整为1∶6 0∶5 1后,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 4%提高到97 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每年的905t km2下降到226t km2;地表径流量由853 4×104m3减少到542 5×104m3,降低了34 63%;每年可减少径流泥沙2 65×104t;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6 9%。农、林、牧人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鸿侠  刘学全  唐万鹏  冯雯  
以湖北浠水县象鼻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选择2006年与小流域健康发展相关的21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选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指标量化,并采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小流域综合评价指数为0.63,系统健康等级为差;最后,通过障碍度计算,确定了限制小流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有机肥使用率、劳动力集约度、资金集约度、土地利用率及农用地比例,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小流域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王兵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实施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后,所产生的效益可划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内,受益人为流域的内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内部效益;而另一部分效益作用于流域界线以外,受益人为流域资源的外部使用者,我们称之为外部效益。本文分别采用综合环境生产力指数法和效益系数法研制开发小流域内外部效益评价模型,从而对流域治理过程中两种效益的变化进行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国彬  胡维银  许明祥  
建立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实现黄土高原山川秀美的目标。论文以安塞纸坊沟小流域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林草覆盖度、基本农田面积、土壤抗冲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产投比、粮食单产、人均纯收入和综合治理减沙效率等反映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安塞纸坊沟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中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研究表明,该小流域经过近20年治理,经历了起始恢复、稳定发展阶段,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其健康指数由1985年的0.178增加到1999年的0.707。研究中首次引入土壤抗冲性和有机质指标,并在评价中对生态系统恢复不同阶段给予各指标不同权重值,对方法进行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淼  林琳  周俊  果晓玉  张宇飞  
半干旱坡地利用过程中,受政策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形成不同特点的利用组合类型,进而产生形态各异的景观格局。坡地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因素较为复杂,土地利用类型不能完全反映土壤动物局地生境差异,这使得区域景观格局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变得尤为必要。为了探究辽西半干旱区典型小流域坡地景观格局的生态效益,以辽宁省建平县白山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7类坡地景观类型组合,对不同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用陷阱法采集近地表土壤动物,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近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与景观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地表土壤动物隶属于57科18目,优势种群包括步甲科和蚁科,常见种群有山蛩科、蚰蜒科、蝗科等。近地表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坡地景观指数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如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J)与AREA_MN显著正相关,与LPI、PAFRAC呈现负相关;丰富度指数(E)与AREA_MN显著负相关,与PD、LPI和PRD呈现正相关。土壤动物生物量、物种数与不同景观指数之间同样存在相关性,个体数与LPI显著正相关;物种数与AREA_MN显著负相关,与PD、LPI、PAFRAC和PRD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坡地景观指数对近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具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小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永俊  胡希军  
针对浙江省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分析了陡坡地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陡坡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区域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分层布局,重视生态建设,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中元  李波  
土地利用模式是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驱动因素。滇池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约束,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用地供需矛盾尖锐,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分析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滇池流域其用地特征和功能定位,基于土地的生态化利用、集约节约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设计了滇池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4种土地利用模式:湖滨区域土地利用模式、湖滨外围土地利用模式、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模式和飞地型土地利用模式。最后对土地利用模式的形成及实施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继军  权松安  谢永生  田发展  
针对生态经济系统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立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了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及其适应性,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战略布局,分析了纸坊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过程及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小杉  高吉喜  
利用能值分析法,对1985年、1995年、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做了计算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产品能值货币价值约7920亿$,年消耗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约10300亿$,年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大约是年出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2倍;而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资源利用总量不断增大,年递增幅度达到了10.87%,2005年能值利用总量大约是1985年的3倍,以致以能值折算的资源自给率由1985年的91.5%降低到2005年的81.5%;同时中国已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和原材料输出、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的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劲松  肖敏  方芳  刘京  付川  凌宏  
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石宝镇新政村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坡地土壤营养物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林地和旱地土壤TN和有机质显著低于水稻田,TP显著高于水稻田;林地和旱地土壤营养物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2)在小流域从坡上经果林到坡下水稻田顺坡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TN的含量依次增加;土壤TP含量曲折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3)与其它地区小流域研究结果相比,新政村小流域土壤TN、TP水平与三峡库区其它小流域情况相当,低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梅  李永贵  蒋文琼  侯旭峰  
为了解影响北京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 ,以石匣小流域的实测、调查资料为基础 ,采用对比、假设检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小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影响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因素中光、温、水的年际变化 ,而是社会因素中的人口、技术和管理因子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传栋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过程是由城市的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这三个过程结合进行的。形成这三种过程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人工形成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分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进行联系,使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人口消费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人类要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实现城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再生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英  孙虎  胡克志  耿海波  
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资源的变化规律,选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宁陕县寨沟区域典型植被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板栗林、灌木林、荒坡草地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的方法对其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及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有林地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等理化特征均优于荒坡和坡耕地;针阔混交林土壤含水量最高,蓄水能力明显好于其它植被类型;在垂直剖面上,各种植被类型坡地土壤含水量和饱和蓄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基本呈递减趋势,但有林地下降幅度较大,表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荒坡与坡耕地表层。由此可见,在涵养水源方面,针阔混交林最好,针叶林、板栗林与灌木林次之,荒坡与坡耕地较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坡地资源在我国等多山国家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保护对环境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常规方式相比其投资少、系统产出高;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保持和培育坡地土壤肥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马玲飞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2007—2016年延安、榆林、庆阳、金昌和克拉玛依等西北资源型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6年各资源型区域总能值使用量大幅度上升,榆林、庆阳和金昌主要依赖本地不可更新资源发展;各资源型区域能值投入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系统开放性较差,金昌的废物能值比和环境负荷率最高,环保压力较大;各资源型区域系统稳定度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生态经济系统面临不可持续的压力。因此,应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系统开放性和稳定性,使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