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8)
- 2023(8826)
- 2022(7457)
- 2021(6817)
- 2020(5673)
- 2019(12463)
- 2018(12163)
- 2017(21412)
- 2016(12509)
- 2015(13806)
- 2014(13429)
- 2013(12839)
- 2012(11803)
- 2011(10619)
- 2010(10480)
- 2009(9109)
- 2008(9056)
- 2007(7699)
- 2006(6678)
- 2005(5726)
- 学科
- 济(42928)
- 经济(42881)
- 管理(28497)
- 业(28282)
- 企(20649)
- 企业(20649)
- 方法(17434)
- 数学(15640)
- 数学方法(15418)
- 学(14654)
- 农(14427)
- 地方(13504)
- 中国(11420)
- 农业(10026)
- 财(9968)
- 贸(9949)
- 贸易(9942)
- 业经(9675)
- 易(9604)
- 环境(8066)
- 技术(7405)
- 理论(7232)
- 制(6992)
- 地方经济(6828)
- 划(6030)
- 和(5894)
- 教育(5698)
- 务(5688)
- 财务(5684)
- 财务管理(5670)
- 机构
- 学院(171073)
- 大学(169500)
- 研究(67277)
- 济(60192)
- 经济(58903)
- 管理(58340)
- 理学(51094)
- 理学院(50322)
- 科学(49487)
- 管理学(49003)
- 管理学院(48726)
- 农(46753)
- 中国(46379)
- 业大(37408)
- 农业(37400)
- 京(37360)
- 所(37285)
- 研究所(35147)
- 江(32831)
- 中心(29657)
- 院(25626)
- 省(25434)
- 财(25078)
- 农业大学(24805)
- 范(23456)
- 师范(22970)
- 室(22898)
- 技术(22329)
- 北京(21896)
- 科学院(21252)
- 基金
- 项目(130823)
- 科学(99854)
- 基金(92694)
- 家(87704)
- 国家(87027)
- 研究(83734)
- 科学基金(71145)
- 省(54280)
- 自然(51209)
- 社会(50737)
- 基金项目(50188)
- 自然科(49921)
- 自然科学(49899)
- 自然科学基金(49008)
- 社会科(47954)
- 社会科学(47939)
- 划(46334)
- 教育(38724)
- 资助(36876)
- 重点(31681)
- 编号(31469)
- 计划(29155)
- 发(28601)
- 科技(27494)
- 创(27442)
- 部(26919)
- 科研(26348)
- 创新(25773)
- 业(23961)
- 课题(23880)
共检索到24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志萍 王晓丽 胡晓晴 刘和
坡向作为主要地形因子,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特征。本研究以果洛州达日县两种坡向(阴坡、阳坡)、3种栽培植物[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发草(Deschampsia cespitosa)]为对象,监测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植物的生长及光合特征,筛选出不同植物适宜的生境,为三江源区“黑土山”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发草生长特性(株高、叶长、茎粗、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为阴坡显著高于阳坡(P <0.05),垂穗披碱草的比叶面积、地下生物量为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 <0.05),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所有生长指标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 0.05)。2)青海草地早熟禾的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为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 <0.05);垂穗披碱草的胞间CO_2浓度(C_i)为阴坡显著高于阳坡(P <0.05);发草的C_i、G_s为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 <0.05)。研究结果表明,发草适宜在阴坡生长,阳坡生境利于青海草地早熟禾光合作用,垂穗披碱草在阳坡种植有利于其生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立龙 张喆 晋秀龙 陆林
论文对淮北煤矿塌陷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野生植物区系进行调查,对公园栽培植物营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野生植物42科95属115种,其中单子叶植物6科27种,双子叶植物35科87种,蕨类植物1科1种。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属的成分相对分散,均为寡种属和单种属;植物以农田杂草为主,区系成分简单,野生湿地植物种类优势明显。2)湿地公园湿地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8个群系。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藜(Chenopodium aLb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А.И.庫普佐夫 刘華訓
栽培植物是人类农业文化的产儿。它和农业共同在远古以后,便密切地联系着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增长,联系着社会中这种或那种文化经济集团的建立以及民族之间联系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和扩张自己的分布区。由此可知,栽培植物有其自己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不能和人类的物质文化历史相脱离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它还给现代全球栽培植物的分布留下自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彦龙 王晓丽 马玉寿
通过长江源区典型阴坡、滩地和阳坡生境下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特征定量分析,研究了坡向对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呈滩地>阴坡>阳坡趋势,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pH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0-10cm土壤有机碳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阴坡>阳坡,速效磷为滩地>阳坡>阴坡。0-10cm土壤C∶N阳坡显著高于阴坡和滩地,阴坡、滩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0-10cm土壤N∶P阴坡显著高于阳坡。由此可知,高寒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性(含水量、pH、总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在阴坡-滩地-阳坡生境呈明显差异,是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在简介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工作缘起后,强调它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服务性系统工程。接着介绍了栽培植物国际登录的意义与作用。主要在使品种置于国际统一系统下,实现品名规范化与标准化。随即以梅和木犀属为例,介绍了我国现有两个国际登录权威的工作简状。然后,概括介绍了我国现有品种国际登录权威的工作、经验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国际园艺植物登录工作的中国规划,包括组织推动与重点植物目标,等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环宇 李鹏飞 胡永歌 王艺琳 雷雅凯 田国行
【目的】为明确高速公路护坡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向下的根系特征。【方法】采用整株挖掘法对信(阳)南(阳)高速公路边坡常见草本植物根系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1)同一坡向不同草本植物根长、根径、根表面积和根干重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人工恢复草本高羊茅和白三叶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坡面入侵杂草根系特征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人工草本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基本都要高于坡面入侵杂草,且根径较入侵草本小;各坡向高羊茅、白三叶和蛇莓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性(P<0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坡向 草本植物 根系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山村宏 板村裕之
用电解质渗出率法和示差热分析法 (DTA)测定了柿属植物 (Diospyros) 3个种及栽培柿 (D.kaki) 17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 ,柿属植物种间抗寒性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栽培柿品种间抗寒性差异不大。供试材料中 ,君迁子 D.lotus最为抗寒 ,其中 D.lotus♂的抗寒性为 - 2 9.1℃ ,D.lotus♀的为 - 2 8.6℃ ;其次为栽培柿D.kaki,供试 17个品种的抗寒性范围在 - 2 1.0~ - 2 7.0℃之间 ;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台东豆柿 D.taitoensis最不抗寒 ,仅耐 - 16 .5℃低温。降温速度对于树体冻害影响极大。若气温降至某一低温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现富 王晓丽 邹广权 李艳 付朴艳 李华 李妹 唐君培 曹子林
【目的】探讨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安林场8 a生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每个坡向3个样地,采用样地调查对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和单株立木材积及植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进行研究。【结果】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的林分平均胸径(P=0.000)、林分平均树高(P=0.00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P=0.001)和单株立木材积(P=0.005)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阳坡的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大于阴坡,半阳坡和半阴坡为过渡组。4个坡向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植物共有40种,隶属于23科36属;同时草本植物共有30种,隶属于16科28属;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47)和Pielou指数(P=0.029)在坡向间均有显著差异,但Shannon-wiener指数(P=0.127)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阳坡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阴坡,阴坡灌木层植物的Pielou指数显著大于阳坡。尾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阴坡,最小值均在阳坡;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36)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35)在坡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阴坡均显著大于阳坡;草本层植物的Pielou指数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0.114)。【结论】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阳坡更利于林木生长和灌木层植物的生存,阴坡更利于草本层植物的生存,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阳坡为尾巨桉的适宜造林坡向。
关键词:
坡向 尾巨桉 林木生长 林下植物多样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宏宇 李长慧 孙熠 梁德飞
分别在高寒矿区渣山阳坡、山顶平地和阴坡,以常见恢复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繁殖体、叶片和茎秆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分析渣山坡向变化对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养分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渣山阳坡、平地到阴坡,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氮、磷繁殖分配均逐渐降低,且不同物种的下降幅度不一致,表现为在阳坡和平地上老芒麦和冷地早熟禾的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小花碱茅,而在阴坡上小花碱茅更高;随着繁殖体氮含量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显著升高;磷繁殖分配随繁殖体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植物个体大小与生物量和养分繁殖分配显著正相关。未来高寒矿区渣山恢复中,需根据渣山坡向差异以及恢复植物繁殖分配权衡选择适宜恢复物种,以提升恢复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慧丽 吕德国 秦嗣军 刘国成
探讨不同限根栽培处理对寒富苹果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寒富苹果的限根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不同限根栽培处理(大盆规格为盆高30㎝,盆口内径30㎝,盆底内径25㎝;小盆规格为盆高25㎝,盆口内径25㎝,盆底内径20㎝)寒富苹果/山定子(Malus pumila Mill/M.baccata Barkh),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寒富苹果植株光合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大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合能力(Pc)、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高于小盆植株。不同限根栽培寒富苹果光合日变化有"午休"现象,均呈双峰曲线,且大盆植株的谷值较小盆植株...
关键词:
寒富苹果 限根栽培 光合特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钟晨辉 林琪 张鹏 黄瑞芳 林向阳 刘燕飞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了添加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对野生型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IAA(0.54.0 mg·L(-1))和KT(0.52.0 mg·L(-1))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以2.0 mg·L(-1)IAA和1.0 mg·L(-1)KT对藻体的促生长效应最大,培养25 d时藻体鲜重增加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90倍和1.52倍(P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灵 仝宇欣 李扬眉 李列 刘鑫
针对人工光植物工厂内由钙缺乏而引起的叶菜叶烧病频发的问题,以较易发生叶烧病的生菜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在生菜根际建立电压为-15kV全天工作的通电系统,使生菜植株带负电,并在地上部生长空间形成正向电场的方法,设置根际通电处理为试验组,无通电处理为对照组,探究根际通电栽培对生菜生长、钙离子吸收以及叶烧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的生菜植株在第13天发生叶烧病现象,而试验组的生菜则在第15天出现叶烧病,且在第20天叶烧病的发生率降低了46.9%;2)移栽第20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菜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提高了6.3%和30.9%,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7.2%和22.4%;3)移栽第10天,试验组生菜的根系活力和Ca~(2+)吸收能力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33.3%和108.9%;4)移栽第20天,试验组生菜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6.2%、49.0%和5.2%,生菜光合产物的积累也得到提高。综上,在植物工厂综合环控条件下,根际通电栽培能显著改善生菜的生长发育,并能有效地减缓叶烧病的发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王明群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为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红檵木、金叶女贞、紫叶李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9.07,249.66,143.9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约1 400,1 200,1 800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20.11,76.48,118.24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约800,600,1 000μmol/mol,说明红檵木对光的适应性很强,是一种较耐荫的强光性植物,而金叶女贞和紫叶李则是强光性植物.
关键词:
红檵木 金叶女贞 紫叶李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红岩 郭莺 林文珍 林志楷 刘黎卿
【目的】研究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牛樟芝为研究材料,首先在基因组水平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然后在皿式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一系列浓度的牛樟、香樟和樟树木屑的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比较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直径和菌丝状态,分析3种樟属植物对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用的牛樟芝为模式菌株BCRC35396,GeneBank登录号为AY378094。(2)香樟的热水提取物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次之,樟树最弱;综合考虑菌落的生长状态,樟树的添加是最优的,牛樟次之,香樟最差。(3)3种樟属植物乙醇提取物添加至培养基后,樟树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和香樟作用效果类似,次于樟树;添加樟树乙醇提取物后菌落生长状态最优,牛樟次之,香樟最差。【结论】本研究认为在牛樟芝皿式培养时可以添加牛樟或樟树木屑提取物来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该研究为牛樟芝的皿式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大林 何友均 林秦文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赫万成 李长明 张世玺
为了保护好青海省最大的原始林区的濒危物种,笔者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玛可河林区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共统计出植物364种,分属55科,173属.对调查到的364种植物从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样方内分布密度、林区内现存多度、植物确限度5个方面评价其濒危程度,评价结果为玛可河林区濒危种2种,林区易危种6种,林区近危种12种,林区安全种344种.再通过对植物的濒危系数、遗传损失系数、利用价值系数按一定的权重分配定量评价其优先保护顺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区一类优先关注植物2种,林区二类优先关注植物9种,林区三类优先关注植物23种,林区一般关注植物330种.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玛可河林区 定量评价 保护类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