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3)
2023(6834)
2022(5667)
2021(5112)
2020(4214)
2019(9153)
2018(8566)
2017(15659)
2016(8666)
2015(8975)
2014(8406)
2013(8094)
2012(7234)
2011(6536)
2010(6187)
2009(5575)
2008(5376)
2007(4574)
2006(3828)
2005(2996)
作者
(27801)
(23494)
(23317)
(22141)
(14728)
(11538)
(10240)
(9350)
(8871)
(8219)
(7971)
(7790)
(7583)
(7366)
(7292)
(7271)
(7205)
(6930)
(6842)
(6728)
(6216)
(5565)
(5542)
(5351)
(5302)
(5080)
(5045)
(5004)
(4764)
(4675)
学科
(31004)
经济(30972)
管理(22023)
(21161)
(15891)
企业(15891)
方法(14483)
数学(13305)
数学方法(13179)
(9603)
(8995)
中国(8177)
(7658)
(7195)
贸易(7194)
业经(7050)
(6974)
农业(6399)
地方(6240)
环境(5929)
技术(5405)
产业(4754)
(4623)
(4556)
财务(4553)
财务管理(4546)
(4467)
企业财务(4332)
(4081)
银行(4043)
机构
大学(121377)
学院(119951)
(46520)
经济(45698)
研究(45272)
管理(44469)
理学(39960)
理学院(39400)
管理学(38496)
管理学院(38302)
科学(33090)
(31445)
中国(31439)
业大(26935)
(26169)
农业(24977)
(24328)
研究所(23132)
中心(19658)
(18108)
(17489)
农业大学(17170)
(16592)
北京(16011)
财经(15513)
(15301)
(15017)
师范(15006)
(14991)
科学院(14635)
基金
项目(95999)
科学(75088)
基金(71949)
(68362)
国家(67888)
研究(58829)
科学基金(56467)
自然(40717)
自然科(39814)
自然科学(39799)
基金项目(39439)
自然科学基金(39112)
社会(38721)
(37038)
社会科(36930)
社会科学(36920)
(32728)
资助(27823)
教育(25769)
重点(22438)
计划(21515)
(20211)
(20176)
编号(20147)
(19791)
科研(19749)
科技(19717)
创新(18979)
国家社会(17090)
(17081)
期刊
(43623)
经济(43623)
学报(31117)
研究(28507)
(26110)
科学(25731)
大学(22102)
学学(21555)
中国(18812)
农业(17541)
管理(13566)
(12127)
林业(10159)
(10095)
业大(9547)
业经(8700)
科技(8104)
经济研究(7846)
(7652)
农业大学(7327)
技术(7149)
资源(7119)
(7006)
金融(7006)
财经(6990)
问题(6709)
教育(6208)
(5961)
自然(5756)
商业(5732)
共检索到159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顺平1  乔杰2  孙向阳1  王保平2  王炜炜2  崔令军2  于鑫1  
摘 要:为选择适宜泡桐生长的坡向坡位,对湖北省咸宁市浅山丘陵区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坡位对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均达显著及以上程度,坡向和坡向与坡位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效 P、有效 K 空间分布的影响多达极显著程度。②对 4 项养分指标在 0 ~ 40 cm 土层范围内的标准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将 12 个坡向坡位划分为 3 类,其中第 1 类为东坡下部、南坡下部、西坡下部、北坡下部;第 2 类为北坡上部、北坡中部、东坡上部、东坡中部;第 3 类为南坡上部、西坡上部、南坡中部、西坡中部。③在此 3 类坡向坡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鸿宇  蒋承雨  蓝琳  李春华  
泡桐是一种材质好、用途广的速生树种,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泡桐养分利用效率对营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邵阳、攸县、湘阴、茶陵、浏阳的泡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泡桐林生长及土壤主要的物理、营养、生理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模型和结构方程等方法对泡桐养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泡桐林土壤的容重(BD)、pH值、速效钾(AK)、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脱氢酶(DH)是泡桐林的土壤关键要素;2)泡桐林地条件对养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研究区泡桐人工林的养分利用效率较高(均值0.88),有近一半的地块达到最有效,其中,湘阴县的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最优,其次为茶陵、邵阳、攸县、浏阳;3)泡桐间作类型影响泡桐养分利用效率,泡桐与油菜、油茶间作或纯林种植能够提高其养分利用效率,但与杉木、橘树间作不能促进泡桐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4)对泡桐养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速效钾、权重为0.71,其次为有机质(0.55)、土壤容重(0.50)、脱氢酶(0.29)、阳离子交换量(0.06)、土壤pH值(-0.36),土壤肥力状况对生物量影响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7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文乾  陈玲  梅光义  
【目的】分析不同坡向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的差异,为调整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4种直径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logistic分布、正态分布和gamma分布函数),分别对幼龄林(8年)、中龄林(16或18年)、成熟林(27年)和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的杉木人工林进行直径结构分析及分布函数的拟合。【结果】总体而言,4种分布函数中,Weibull的适应性最强;杉木幼龄林直径符合gamma分布;4种分布函数对杉木中龄林直径拟合效果均较好,且中龄林直径以1cm径阶整化的拟合效果比以2cm径阶整化的好;4种分布函数对生长于阴坡的杉木成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修  吴刚  
桐粮间作生态系统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研究比较泡桐的养分循环律,对挖掘其生产潜力,保证高产高效益,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河南省扶沟县江村乡泡桐试验场,东经114°32′,北纬32°0′,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361h,年均太阳辐射59.48kcal/cm~2,年均温度14.4℃,年均降水量678.5mm。≥0℃积温5272.8℃,≥10℃积温4692.6℃,年无霜期215d。该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沙壤土,pH为7.5,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距地面1m左右有一粘土间层,厚30cm,保肥保水,对深根性的泡桐生长十分有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谭一波  唐洁  何峰  
坡位的差异会引起许多土壤微环境等因子改变,存在影响土壤呼吸的可能。研究以桂东红锥人工林为对象,测定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不同坡位下土壤呼吸动态,并对其控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不同坡位下红锥人工林的土壤呼吸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夏高冬低;红锥人工林土壤呼吸呈现出随坡位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中、上坡位分别高出下坡位8.54%、12.99%。土壤有机碳、全氮随坡度升高而减少,但坡位间无显著差异;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所控制,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间无显著相关性。坡位间土壤呼吸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接受光照时长的差异所引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金  林宏贵  周鑫  尤花  李云  张健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 088 m,987 m和830 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Ⅰ最低,分别为1.35×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现富   王晓丽   邹广权   李艳   付朴艳   李华   李妹   唐君培   曹子林  
【目的】探讨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安林场8 a生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每个坡向3个样地,采用样地调查对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和单株立木材积及植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进行研究。【结果】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的林分平均胸径(P=0.000)、林分平均树高(P=0.00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P=0.001)和单株立木材积(P=0.005)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阳坡的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大于阴坡,半阳坡和半阴坡为过渡组。4个坡向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植物共有40种,隶属于23科36属;同时草本植物共有30种,隶属于16科28属;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47)和Pielou指数(P=0.029)在坡向间均有显著差异,但Shannon-wiener指数(P=0.127)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阳坡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阴坡,阴坡灌木层植物的Pielou指数显著大于阳坡。尾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阴坡,最小值均在阳坡;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36)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35)在坡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阴坡均显著大于阳坡;草本层植物的Pielou指数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0.114)。【结论】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阳坡更利于林木生长和灌木层植物的生存,阴坡更利于草本层植物的生存,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阳坡为尾巨桉的适宜造林坡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文娟  张文辉  何景峰  袁小青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彦龙  王晓丽  马玉寿  
通过长江源区典型阴坡、滩地和阳坡生境下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特征定量分析,研究了坡向对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呈滩地>阴坡>阳坡趋势,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pH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0-10cm土壤有机碳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阴坡>阳坡,速效磷为滩地>阳坡>阴坡。0-10cm土壤C∶N阳坡显著高于阴坡和滩地,阴坡、滩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0-10cm土壤N∶P阴坡显著高于阳坡。由此可知,高寒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性(含水量、pH、总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在阴坡-滩地-阳坡生境呈明显差异,是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继峰  李景浩  宋依璇  井艳丽  李晓宇  刘骐鸣  王先俐  马瑞  
为研究辽东低山丘陵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与林木生长性状间的关系,本研究对桓仁、清原和本溪3个地点共计18块样地的油松和樟子松林分进行调查,按照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分上、下两层(015cm和1530cm)采集土壤样本,并在每层钻取周边4个点,混合成1个样本,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结果表明:两树种林地土壤养分特征均表现为,坡下>坡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瑞德  党坤良  张硕新  谭芳林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范叶青  周国模  施拥军  董德进  周宇峰  
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坡向、坡位对毛竹Phyllostachy edulis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坡向、坡位对毛竹生物量、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坡位影响比坡向更显著。具体地,坡向对植被碳储量影响显著(P<0.05),对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较显著(P<0.10),坡位对植被碳储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辉   尹昀洲   王珂   王树力  
【目的】弄清水曲柳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揭示影响土壤养分的林分空间结构因子,得出基于改善土壤养分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措施,为水曲柳人工林的精准经营及其土壤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4种林分密度和2种混交比例的水曲柳人工林为对象,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法得出混交比、林分密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水落3∶3混交林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4种密度纯林,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同密度水曲柳纯林分别提高37.5%、46.7%、22.2%、4.6%、17.9%和6.8%;不同林分密度水曲柳纯林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 <0.05),土壤养分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最小密度纯林较最大密度纯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4.6%、54.8%、24.7%、9.9%、70.5%和39.7%;土壤养分含量随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竞争指数的增大而降低;林分密度和竞争指数对多数土壤养分含量具有直接负作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与多数土壤养分含量正相关,各结构特征因子间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结论】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较水曲柳纯林、低密度纯林较高密度纯林土壤养分含量高。水曲柳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多营造混交林,以保持合理林分密度为总基调,降低林木间竞争指数。在调整角尺度,使林木趋于随机分布的基础上,根据大小比数伐除处于劣势的林木,增大开敞度。逐渐改变林木生长空间不合理的状态,改善林地营养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文鹏  赵忠  李鹏  曹扬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以坡向为主要影响因子的立地条件下,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径级根系的长度和表面积等主要指标,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均表现出不同的趋变模式。阴坡立地上的细根长度和根系表面积的水平分布(距地面50cm的土层中)和垂直分布均比阳坡大且较均匀,而阳坡立地上,细根长度和体积表面积均表现出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急剧减少的趋势。阴坡立地的刺槐根系较之阳坡立地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春味  姚远强  刘同彬  
不同土壤质地泡桐幼龄林生长的研究张春味,姚远强,刘同彬关键词泡桐,土壤质地,生长差异泡桐(PaulowniaSieb.etZucc)是侧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其适生范围很广[1]。在其适生范围内,由于土壤质地的不同,同种泡桐的生长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有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