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3)
2023(11738)
2022(10390)
2021(9814)
2020(8325)
2019(19222)
2018(19093)
2017(36668)
2016(20269)
2015(22502)
2014(22406)
2013(22319)
2012(20469)
2011(18484)
2010(18122)
2009(16412)
2008(15846)
2007(13740)
2006(11704)
2005(10223)
作者
(61023)
(50615)
(50321)
(47768)
(32195)
(24474)
(22710)
(20021)
(19248)
(18154)
(17309)
(17081)
(16202)
(15962)
(15852)
(15714)
(15491)
(15172)
(14512)
(14394)
(12843)
(12299)
(12218)
(11523)
(11423)
(11395)
(11283)
(11040)
(10386)
(10296)
学科
(74268)
经济(74178)
管理(54878)
(52449)
(44035)
企业(44035)
方法(36373)
数学(31441)
数学方法(31043)
(20399)
(19345)
(18925)
中国(18888)
业经(16284)
地方(14612)
(14137)
贸易(14132)
(13753)
理论(13321)
(13051)
农业(12900)
(12435)
(12397)
财务(12336)
技术(12318)
财务管理(12314)
企业财务(11719)
环境(11608)
(10962)
银行(10890)
机构
大学(283674)
学院(280359)
管理(109073)
(103629)
经济(101264)
研究(98278)
理学(95382)
理学院(94242)
管理学(92334)
管理学院(91865)
中国(69590)
科学(66659)
(61439)
(55751)
(51437)
业大(49116)
研究所(47627)
(46557)
农业(44679)
中心(43636)
(39984)
北京(38423)
财经(37838)
(36607)
师范(36084)
(35651)
(34587)
(32622)
技术(31731)
经济学(30204)
基金
项目(201914)
科学(156407)
基金(145893)
研究(139841)
(130932)
国家(129895)
科学基金(109345)
社会(84880)
社会科(80242)
社会科学(80216)
(79822)
基金项目(78012)
自然(75539)
自然科(73785)
自然科学(73762)
自然科学基金(72449)
(68250)
教育(63778)
资助(60607)
编号(55654)
重点(45682)
成果(44809)
(43346)
(42520)
(42075)
计划(40156)
科研(39813)
创新(39270)
课题(38760)
大学(36702)
期刊
(108970)
经济(108970)
研究(79008)
学报(56493)
中国(51602)
(50387)
科学(48394)
大学(40662)
管理(39233)
学学(38542)
农业(35374)
(34061)
教育(30409)
技术(22564)
(20836)
金融(20836)
(18534)
财经(17825)
经济研究(17705)
业经(17649)
业大(15770)
图书(15498)
科技(15135)
(15073)
(14807)
问题(13969)
理论(13856)
林业(12927)
实践(12897)
(12897)
共检索到398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武林  
对海区人工栽培的坛紫菜新品种"申福1号"、"申福2号"以及坛紫菜传统栽培种在遭遇高温天气后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连续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坛紫菜壳孢子采苗下海栽培后,由于海水温度下降幅度小,比正常年份同期水温偏高1~2℃,造成传统栽培种的叶状体腐烂脱落、大规模减产,而在相同海域栽培的"申福1号"和"申福2号"却保持了叶状体的正常颜色和形态以及较快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受高温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证实,坛紫菜新品种"申福1号"和"申福2号"在海区栽培时对高温有明显的耐受性和生长优势,与它们在室内培养所表现出来的耐高温和快速生长特性的结果非常一致。在海区栽培条件下,其比传统栽培种可提高1~2℃的耐高温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长青  严兴洪  黄林彬  刘长军  
以人工选育的坛紫菜优良品种"申福1号"(SF-1)、优良品系"申福2号"(SF-2)和野生型品系(WT)为材料,通过室内培养与海区中试,对SF-2的优良特性和生产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WT相比,SF-2的叶状体在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藻体厚度及产量上均存在十分显著的优势。在相同的室内培养条件下,SF-2叶状体的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WT,培养至90 d时,其平均长度为(391.6±47.37)cm,是WT的10倍。3个品系(种)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在350~750 nm范围内均存在5个明显的吸收峰,SF-1与SF-2之间的各峰值差别较小,但均明显高于WT。SF-2叶状体的藻胆蛋白(P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庆杰  李琳  严兴洪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优良品系"申福2号"的丝状体和叶状体分别进行了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发现:用9#引物(序列为F:TCACAATGGGTGATATGGC;R:CCACATTTAAGTCCGACTCTG)对"申福2号"丝状体的DNA进行扩增,出现了能区别于其他14个品系(6个优良品系,3个杂交品系,5个野生品系)的特异性条带。用该引物对室内培养的"申福2号"叶状体的DNA进行扩增,也均获得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此外,用该引物分别对栽培在不同海区和不同时期采收的"申福2号"叶状体进行验证,结果均出现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宝宝  孟德龙  任泓妤  申奔龙  牛东红  李家乐  沈和定  
为获取缢蛏ScHsc7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耐高温性状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方法克隆了ScHsc70基因全长序列,长度为4 048 bp,包括6个内含子和7个外显子,编码区1 950 bp,从其外显子区域筛查到6个潜在的SNPs,分别命名为Rs1(g. 588 C>T)、Rs2(g. 840 C>T)、Rs3(g. 885 T>A)、Rs4(g. 1233 A>G)、Rs5(g. 1467 T>G)、Rs6(g. 1482T>C)。利用Sanger测序方法,对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耐高温群体和对照组群体潜在SNPs进行基因分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111 2~0.371 8之间,对照组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267 0)高于耐高温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236 5)。ScHSc70基因SNPs与耐热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1、Rs3和Rs4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耐高温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ScHsc70基因SNPs可形成2个单倍体块,7种单倍型,其中CCT单倍型与耐高温性状显著相关;本实验发现,Rs2和Rs3处于连锁状态(r~2=0.86,LOD=25.56,Dx=1.0),可以作为缢蛏与耐高温遗传育种的SNP标签。综上所述,Rs1、Rs3、Rs4和单倍型CCT均可作为缢蛏耐高温遗传育种的候选辅助分子标记,为后续的抗逆性相关SNPs筛选与功能验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峰  严兴洪  刘长军  张鹏  王铁杆  郑岳夫  
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再生技术,选育出可在30℃下生长的坛紫菜耐高温品(Q-1),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温(28℃和30℃)下培养15d,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76.8%和60.1%,分裂率分别为100%和83%;而对照组野生型(WT)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15.9%和6.7%,分裂率分别为90.4%和63.8%。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和分裂率均远高于WT品系。(2)在常温(24℃)下培养35d的Q-1和WT品系壳孢子苗,在24℃、28℃和30℃组中再分别培养25d,Q-1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增加了19.4、10.8和2.8倍,而WT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只增加了7.3、1.7和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文  吕峰  严兴洪  
通过室内培养和海区栽培实验验证条斑紫菜耐高温品系(T-17)优良性状的稳定性和栽培适用性。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品系(WT)相比,T-17品系的叶状体,在生长率、最大光化学效率、主要光合色素含量、藻体厚度和产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将在18℃下培养50 d的小苗再在18、22和24℃下培养35 d,T-17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WT的17.71、15.81和33.00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WT的4.59、4.38和9.15倍,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为WT的1.17、1.29和1.58倍。WT的小苗在22、24和25℃下再分别培养25、15和10 d,叶片的颜色就转深变黑,藻体卷曲变硬,出现腐烂;而T-1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李春华  马伟  王云  
本文分别采用14条RAPD引物和14条ISSR引物对福选9号,特早213、兰香早以及福鼎大白茶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谱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175条谱带,其中RAPD引物85条(7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8.24%),ISSR引物90条(74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2.22%)。茶树新品种特早213和福选9号能扩增出完全不同的谱带类型,从分子水平表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明超  王印庚  廖梅杰  李彬  蔡生力  范瑞用  
2013—2015年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进行水质监测,结合生态学、组织学观察和消化酶测定,研究了高温期"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的抗逆特性与生理变化。结果显示,"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9.13℃、30.47℃、29.68℃,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4.55℃、24.94℃、24.16℃。非选育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7.08℃、28.61℃、27.93℃,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1.33℃、21.83℃、22.06℃。"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比非选育刺参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王胜东  蔄胜军  杨志岩  沈应柏  
以60个黑杨杂种候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在北京进行苗期测定,辽宁凌海,山东诸城、鄄城、宁阳、莒县等地多点田间测试,结合抗病性、木材品质、纸浆造纸性能和养分利用效率等性状的综合评价,最终获得‘渤丰1号’杨和‘渤丰2号’杨2个优良纸浆材良种。在辽宁凌海,6年生‘渤丰1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48 7 m3,"渤丰2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23 9 m3,分别超过108杨(0.282 3 m3)23.52%和14.73%。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病能力强、材质优良、氮素养分利用高效、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合于我国环渤海湾区域内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优质欧美杨优良纸浆材新品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石佩峰  丁洪昌  严兴洪  
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但是否优于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仍是未知。本研究分别将圆紫菜野生品系(PS-WT)和坛紫菜栽培品系(PH-WT10)的壳孢子萌发体和叶状体置于23℃(常温)和30℃(高温)下培养,结果发现:培养14 d后,在23℃ 组中,PS-WT和PH-WT10的壳孢子萌发体的存活率和假根发生率均超过99%,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30℃组中,PS-WT的存活率和假根发生率分别为32.9%和99.3%,分别比PH-WT10提高了96.1%和101.4%,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在30℃组中,含9个以上细胞的壳孢子萌发体的百分率,PS-WT和PH-WT10分别为86.1%和1.0%,两者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林彬  黄文  严兴洪  
以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YZ-4和TM-18)为对象,以野生型品系(WT)做对照,分析其叶状体在高温、低盐胁迫下的生长和光系统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的数值,为筛选既耐高温又耐低盐的条斑紫菜抗逆品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8°C和盐度26)下,YZ-4和TM-18叶状体在50~85 d的生长速率快于WT,F_v/F_m和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WT,各品系的绝对生长率和F_v/F_m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另外,WT叶状体在70 d左右开始形成精子囊时,绝对生长率和F_v/F_m明显下降。在高温胁迫下培养,各品系叶状体的F_v/F_m和绝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胁迫的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其降幅越大。在24°C高温胁迫35 d后,WT、YZ-4和TM-18的F_v/F_m分别下降了56.7%、43.2%和28.7%。在25°C高温胁迫15 d时,WT的生长完全停滞,而YZ-4和TM-18则分别保持0.51和0.84 cm/d的绝对生长率,说明二者确实是耐高温的。低盐胁迫对叶状体的影响与高温胁迫的类似,在盐度为9的低盐下培养35 d后,WT、YZ-4和TM-18的F_v/F_m降幅分别为46.2%、42.0%和32.0%,三者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12、0.10和0.90 cm/d。另外,WT和YZ-4在盐度为5时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叶状体在15 d时颜色加深、卷曲变硬并腐烂,而TM-18在相同盐度下培养25 d也未腐烂,F_v/F_m仍高达初始值的72.8%。这表明TM-18在高温或低盐胁迫下的耐受性比WT和YZ-4的都强,其内在原因是叶状体F_v/F_m的降幅较小,间接说明F_v/F_m可作为条斑紫菜抗逆品系选育的新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廖江林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婷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陈昌生  
为建立坛紫菜"闽丰1号"(Z-26)品系的种质分子鉴定方法,采用300条RAPD引物对6个坛紫菜纯系进行标记扫描,从中筛选出"Z-26"品系的特异性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9个,经克隆和测序,其中两个特异性标记成功转化为特异SCAR标记(Z26-600和Z26-360),标记片段大小分别为530 bp和242 bp。并进一步通过4个不同实验验证,确定Z26-600和Z26-360两个标记是坛紫菜"Z-26"品系的特异和稳定性标记。最后为进一步简化种质鉴定程序,建立更为便捷和准确的种质鉴定方法,经过条件优化,以此两个标记为基础建立了坛紫菜"Z-26"品系的多重PCR鉴定方法,该方法可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宁夏枸杞单株选优。特征特性:生长快,发枝多,枝条节间长,叶片宽大肥厚,起始结果节位低,每节花果数多,果实圆柱形,鲜果纵径1.68cm、横径0.97cm,果肉厚度0.114cm,种子占鲜果重的5%;根茎粗5.40m、树高1.59m、树冠直径1.70m、发枝数210。按商业标准分级,测定结果:特级果占83.8%,甲级果占9.7%,乙级果占4.3%,丙级果仅占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