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7)
- 2023(4550)
- 2022(4133)
- 2021(3774)
- 2020(3562)
- 2019(8566)
- 2018(8537)
- 2017(16542)
- 2016(9484)
- 2015(10939)
- 2014(11247)
- 2013(11463)
- 2012(10976)
- 2011(10008)
- 2010(10122)
- 2009(9572)
- 2008(9832)
- 2007(9135)
- 2006(7671)
- 2005(6827)
- 学科
- 济(41209)
- 经济(41174)
- 业(24172)
- 管理(23872)
- 方法(22143)
- 数学(20039)
- 数学方法(19888)
- 企(18545)
- 企业(18545)
- 农(11823)
- 财(10261)
- 学(9565)
- 中国(9507)
- 贸(8263)
- 贸易(8263)
- 地方(8013)
- 易(8008)
- 农业(7560)
- 业经(7183)
- 制(7084)
- 和(6397)
- 务(6320)
- 财务(6307)
- 财务管理(6286)
- 银(5948)
- 银行(5914)
- 企业财务(5896)
- 融(5625)
- 金融(5621)
- 行(5580)
- 机构
- 大学(144130)
- 学院(142674)
- 济(57874)
- 经济(56613)
- 管理(52249)
- 研究(49813)
- 理学(44926)
- 理学院(44388)
- 管理学(43525)
- 管理学院(43262)
- 中国(36548)
- 科学(33284)
- 农(32831)
- 京(30617)
- 所(27312)
- 农业(26527)
- 业大(26289)
- 财(25660)
- 研究所(25063)
- 中心(23287)
- 江(22160)
- 财经(20651)
- 北京(19152)
- 经(18609)
- 经济学(18110)
- 范(18099)
- 师范(17876)
- 农业大学(17469)
- 州(17327)
- 院(16976)
- 基金
- 项目(93592)
- 科学(70836)
- 基金(65908)
- 研究(64304)
- 家(58925)
- 国家(58454)
- 科学基金(47825)
- 社会(38634)
- 省(37767)
- 社会科(36516)
- 社会科学(36499)
- 基金项目(35322)
- 自然(32157)
- 划(32071)
- 自然科(31350)
- 自然科学(31334)
- 自然科学基金(30777)
- 教育(30010)
- 资助(27863)
- 编号(26562)
- 成果(21879)
- 重点(21627)
- 部(20767)
- 发(20323)
- 计划(19245)
- 创(19011)
- 科研(18733)
- 课题(18319)
- 创新(17871)
- 科技(17609)
共检索到20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悦 严兴洪 刘长军
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从象山湾采集回来的坛紫菜叶状体的体细胞再生群体中筛选出细长型生长快的叶状体,再次进行体细胞克隆,从它的体细胞再生体中再次选育出生长最快的叶状体,依此法连续筛选3次,最后获得一个快速生长的优良品系(XS-1),其F1代的叶状体在生长速度、成熟期、3种主要光合色素含量等方面明显优于野生型品系(wt)。在相同条件下培养80d,XS-1品系的F1代叶状体平均体长达128.8cm,是wt品系的10.45倍;XS-1品系的F1叶状体群体的成熟高峰出现时间比wt品系推迟20d;在波长350~750nm之间,两个品系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中均出现5个吸收峰,但XS-1品系的各峰峰值均远高于w...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宏肖 严兴洪 宋武林 刘燕飞 刘长军 王铁杆
为获得具明显杂交重组优势的紫菜优良品系,实验以印度产紫菜Pyropia radi野生型品系(Pr-WT01,特点:藻体厚、生长慢、韧性好、壳孢子放散量多)为父本,坛紫菜诱变品系(Ph-HMC5,特点:藻体薄、生长快、韧性差、壳孢子放散量少)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从杂合丝状体产生的F1叶状体中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重组品系,HR-6品系为其中的最优良品系。父本品系叶状体的绝对生长率最大值为0.39 cm/d,母本品系为5.24 cm/d,而HR-6品系高达9.27 cm/d,在日龄30~50 d期间,它的平均绝对生长率比母本品系的最大生长率还大。日龄60 d的叶状体平均体长父本品系为13.1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莎莎 丁洪昌 严兴洪
为培育出藻体薄且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水温海区栽培的紫菜新品种,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和高温胁迫处理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野生型品系(PC-WT)的叶状体,分离出优良品系PC-M,随后通过研究2个品系在耐高温性、生长、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单孢子和壳孢子放散量等方面的差异后发现,在18和23°C温度组中,2个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分裂率和假根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7和29°C温度组中,PC-M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比PC-WT品系分别提高了250.7%和305.4%,分裂率分别提高了42.4%和67.1%,假根发生率分别提高了86.6%和175.3%;将在23°C下培养3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长青 严兴洪 黄林彬 刘长军
以人工选育的坛紫菜优良品种"申福1号"(SF-1)、优良品系"申福2号"(SF-2)和野生型品系(WT)为材料,通过室内培养与海区中试,对SF-2的优良特性和生产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WT相比,SF-2的叶状体在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藻体厚度及产量上均存在十分显著的优势。在相同的室内培养条件下,SF-2叶状体的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WT,培养至90 d时,其平均长度为(391.6±47.37)cm,是WT的10倍。3个品系(种)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在350~750 nm范围内均存在5个明显的吸收峰,SF-1与SF-2之间的各峰值差别较小,但均明显高于WT。SF-2叶状体的藻胆蛋白(P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隆晨 丁洪昌 严兴洪
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F_1叶状体中,分离出新品系LC-14。该品系的F_1叶状体在生长速度和品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条斑紫菜野生型栽培品系(WT)。日龄70 d的叶状体平均长度和湿重,LC-14品系分别为106.53 cm和3.07 g,分别是WT品系的4.39和10.27倍。培养至第55天,LC-14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9.85 mg/g、52.09 mg/g和23.26 mg/g,分别比WT品系提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洪昌 严兴洪
坛紫菜杂交重组品系(HR-6)具有叶状体生长前期生长较快,色素蛋白含量高,但成熟较早,生长期短,丝状体的壳孢子放散量较少等特性;坛紫菜另一个杂交重组品系(HR-5)具有叶状体生长前期生长较慢,色素蛋白含量高,但成熟晚,生长期较长,丝状体的壳孢子放散量多等特性。为改善HR-6品系叶状体成熟较早,壳孢子放散量较少的弱点,本文以HR-6品系为父本,HR-5品系为母本进行种内杂交,从杂合丝状体产生的F1叶状体中选育出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品系(WD-7)。在叶状体的快速生长前期(日龄30~45 d),父本品系的绝对生长率为6.68 cm/d,母本品系为3.63 cm/d,WD-7品系为6.67 cm/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美君 黄林彬 严兴洪
以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野生型品系(Py-WT,特性:颜色好,生长慢,藻体厚,主要光合色素含量低,耐高温性差)的叶状体作为父本,红色突变型品系(Py-HT,特性:颜色较红,生长快,藻体薄,主要光合色素含量高,具一定的耐高温性)的叶状体作为母本进行种内杂交,从杂交丝状体的子一代叶状体中分离出1个耐高温的重组优良品系(HW-4)。在24℃下培养13 d,父本Py-WT和母本Py-HT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分别为18.3%和65.2%,而HW-4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为77.5%。在25℃下培养13 d,3个品系(Py-WT、Py-HT和HW-4)的壳孢子存活率分别为16.9%、47...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严兴洪 陈敏
从已获得的3种坛紫菜优质高产品系中,筛选出耐低盐的优良品系YZ-7。各品系的壳孢子在正常盐度(26‰)下培养35 d后长成较大的苗,然后用取孔器分别获得叶片的圆盘体,把后者培养在不同盐度下进行叶片生长试验。在26‰、15‰、8‰、5‰和3‰五种不同盐度下培养15 d,YZ-7品系的圆盘体平均直径分别增加了18、14.3、3.9、2.8和0.6倍,而野生型(WT)品系的圆盘体平均直径分别只增加了1.7、1.5、0.4、0.25和0倍。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高盐还是在低盐条件下,YZ-7品系的叶片生长均远快于WT品系。把各品系的壳孢子在正常盐度下长成的大叶状体用海螺酶分解,获得大量的单离体细胞,再将后...
关键词:
坛紫菜 优良品系 叶状体 低盐 成活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鹏 张源 王铁杆 严兴洪
利用SSR标记对9个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品系(2个野生品系,2个优良品系,2个杂交品系,3个色素突变品系)的丝状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52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7对引物,它们的反应稳定并且其PCR产物具有多态性。9个品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1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07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0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6239。用Nei氏法计算出这9个品系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系数,再用UPMGA和Neighbor-joining2种方法所获得的系统学关系图,其结果均基本上反映了各品系间的亲缘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峰 严兴洪 刘长军 张鹏 王铁杆 郑岳夫
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再生技术,选育出可在30℃下生长的坛紫菜耐高温品(Q-1),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温(28℃和30℃)下培养15d,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76.8%和60.1%,分裂率分别为100%和83%;而对照组野生型(WT)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15.9%和6.7%,分裂率分别为90.4%和63.8%。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和分裂率均远高于WT品系。(2)在常温(24℃)下培养35d的Q-1和WT品系壳孢子苗,在24℃、28℃和30℃组中再分别培养25d,Q-1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增加了19.4、10.8和2.8倍,而WT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只增加了7.3、1.7和0....
关键词:
坛紫菜 耐高温品系 叶状体 壳孢子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昌生 梁艳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王佩合 史修周 赵玲敏
对坛紫菜人工杂交和选育的Z-26、Z-61和Z-81品系的F2、F3代的经济性状进行比较,旨在选育优良的薄叶新品系。实验结果表明,(1)Z-61新品系藻体薄,厚度约为26~32μm,培养期间经两次剪收,厚度增长不明显,日平均增厚0.32~0.35μm/d;Z-81藻体厚度为36~40μm,比Z-61厚38~50%,剪收后厚度增长明显,日平均增厚0.60~0.70μm/d,经两次剪收后藻体厚度可达52μm;Z-26新品系厚度为30~42μm,剪收后厚度日增长介于Z-61和Z-81新品系之间,为0.37~0.55μm/d;(2)Z-61的F3代在低氮、磷培育液培养8d,藻体虽然发黄但未死亡,移至含...
关键词:
坛紫菜 品系 薄叶 育种 经济性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应家轩 丁洪昌 严兴洪
与中国南方紫菜栽培物种—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相比,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具有更强的耐高温性,但其圆型藻体不适合生产栽培。为此研究者采用人工诱变技术,从圆紫菜野生型品系中分离出了数个长型突变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圆紫菜长型突变体CCT-2的叶状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从其后代中筛选出了1个快速生长的新品系PS-M1。在23 ℃下培养60 d的叶状体,PS-M1的平均体长和长宽比分别为68.1 cm和26.3,分别是CCT-2的2.7和2.4倍。在23 ℃下培养30 d的叶状体再在30 ℃下培养30 d,PS-M1和CCT-2的体长分别增加了6.4和3.0倍。在30 ℃下培养14 d,PS-M1和CCT-2的壳孢子存活率分别为47.4%和42.2%,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23 ℃下培养45 d的叶状体,PS-M1的叶绿素a和总藻胆蛋白含量分别为6.5和64.9 mg/g,分别比CCT-2增加了19.63%和23.48%;PS-M1的平均厚度为33.6 μm,比CCT-2薄了16.1%。连续10 d的壳孢子放散总量,PS-M1高达223.3万个/贝壳,是CCT-2的4.8倍。综上所述,相比圆紫菜长型突变体CCT-2,新品系PS-M1的叶状体生长速度更快,且在叶状体耐高温性和色素蛋白含量,以及壳孢子放散量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有望被应用于中国南方沿海生产栽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文 吕峰 严兴洪
通过室内培养和海区栽培实验验证条斑紫菜耐高温品系(T-17)优良性状的稳定性和栽培适用性。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品系(WT)相比,T-17品系的叶状体,在生长率、最大光化学效率、主要光合色素含量、藻体厚度和产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将在18℃下培养50 d的小苗再在18、22和24℃下培养35 d,T-17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WT的17.71、15.81和33.00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WT的4.59、4.38和9.15倍,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为WT的1.17、1.29和1.58倍。WT的小苗在22、24和25℃下再分别培养25、15和10 d,叶片的颜色就转深变黑,藻体卷曲变硬,出现腐烂;而T-17...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琳 严兴洪
野生型坛紫菜壳孢子苗经MNNG处理后,在它们的叶状体中,出现了许多色彩发生变异的细胞,大部分的变异细胞随后分裂形成块状的细胞块。用酶解法分离含绿色变异细胞块的叶状体的单离细胞,从细胞再生体中分离出一株绿色突变体。在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特性方面,绿色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λmax和4λmax的峰顶分别向短波方向移动了约12 nm和3 nm。另外,绿色突变体的藻红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藻蓝蛋白的含量上升,表现出较低的PE/Chl.a和PE/PC比值,较高的PC/Chl.a比值。绿色突变体的生长和成熟均比野生型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同玉 严兴洪
在坛紫菜栽培群体中发现一棵红色块与野生色块相嵌的颜色变异叶状体,在实验室进行红色藻块的体细胞再生克隆培养,获得了纯红色变异体。与野生型相比,红色变异体在叶状体的形态、颜色、生长速度、成熟、藻胆蛋白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红色变异体的颜色呈铁锈红色,体形宽大,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型,培养400多天仍不成熟。与野生型相比,它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除各吸收峰的峰值有变化外,第4个吸收峰的峰顶(藻蓝蛋白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了约3 nm,表明其藻红蛋白的结构有可能发生了改变。另外,它的藻红蛋白(PE)和叶绿素a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藻蓝蛋白(PC)的含量有所下降,使得PE/Chl.a和P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