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
2023(1642)
2022(1309)
2021(1190)
2020(970)
2019(2020)
2018(1970)
2017(3395)
2016(1687)
2015(1952)
2014(2006)
2013(2016)
2012(1881)
2011(1645)
2010(1685)
2009(1442)
2008(1402)
2007(1387)
2006(1196)
2005(1138)
作者
(5958)
(4988)
(4968)
(4700)
(3186)
(2364)
(2188)
(1961)
(1828)
(1827)
(1771)
(1705)
(1673)
(1602)
(1583)
(1569)
(1552)
(1525)
(1496)
(1438)
(1327)
(1291)
(1287)
(1150)
(1137)
(1136)
(1073)
(1065)
(1060)
(1031)
学科
(11107)
技术(9971)
(9327)
企业(9327)
管理(9121)
(8409)
经济(8408)
技术管理(5559)
方法(3908)
数学(3415)
数学方法(3398)
(2561)
新技术(2504)
高新(2499)
高新技术(2499)
农业(2186)
中国(2021)
业经(1902)
(1646)
贸易(1645)
(1631)
(1543)
产业(1414)
(1374)
环境(1360)
理论(1358)
教学(1322)
(1262)
技术经济(1256)
信息(1252)
机构
学院(28663)
大学(28411)
(12749)
经济(12507)
管理(11982)
理学(10256)
理学院(10179)
管理学(10054)
管理学院(9995)
研究(9960)
中国(6898)
科学(6305)
(6223)
技术(5290)
(5198)
(5142)
业大(4983)
研究所(4740)
(4677)
中心(4623)
(4210)
农业(4059)
北京(3942)
经济学(3704)
(3571)
经济管理(3514)
(3481)
(3445)
经济学院(3390)
科技(3344)
基金
项目(20166)
科学(15995)
研究(14851)
基金(14275)
(12862)
国家(12786)
科学基金(10860)
社会(9452)
社会科(9081)
社会科学(9079)
(8341)
基金项目(7562)
(6837)
自然(6760)
教育(6658)
自然科(6628)
自然科学(6628)
自然科学基金(6510)
编号(5586)
(5407)
资助(5358)
创新(5146)
技术(5053)
重点(4691)
(4596)
(4514)
(4222)
国家社会(4208)
成果(3924)
科技(3903)
期刊
(13223)
经济(13223)
中国(7998)
研究(7725)
技术(6431)
管理(5140)
科学(4960)
学报(4564)
(4394)
教育(3929)
技术经济(3912)
科技(3648)
大学(3475)
(3377)
农业(3352)
学学(3332)
(2690)
论坛(2690)
(2094)
经济研究(2069)
职业(1901)
财经(1751)
业经(1684)
技术教育(1635)
职业技术(1635)
职业技术教育(1635)
软科学(1626)
(1572)
(1568)
问题(1495)
共检索到4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裕明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筑基本上沿用旧的墙体材料,采用砖混结构仍占房屋建造量9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四化”建设中,党和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城乡房屋建造量规模巨大,“六、五”期间仅以农村住宅建造量估计至少达七亿平方米,面对传统的墙体材料供不应求,而轻质高强的新型墙体材料来源又少,价格又高。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当前如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革墙体,走适用经济的建筑技术途径;从而把房子盖多点、盖快点、盖省点、盖好点,以适应“四化”建设和广大城乡人民对住房的迫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的经济界提出适用技术的概念,认为能否选好适用技术是关系到经济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之一,这对于处在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尤为重要。适用技术的核心是因地制宜,即技术的选用要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况。一项新技术在甲地有良好经济效果,到乙地就不一定如此。同样是养鸡业,美国认为十万只鸡的高度自动化鸡场经济效果好;日本认为饲养五千只鸡的半机械化小鸡场节约能源,适合农民兼职管理,成本比高度自动化的鸡场低1/5,经济效果较好。美日两国具体条件不同,选择鸡场适用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前一时期,伊朗和波兰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由于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华  
经济学家舒马赫批判经济至上、效率至上的当代科技体系,提出了人文化的"适用技术"。学者们对适用技术的思想源起、内涵、特征、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适用技术经历了兴盛—衰落—再提倡的过程,具有人文、生态、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现实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福光  
中国民机项目经历了很多挫折,几起几落,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目前来看,中国民航工业落后于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市场需求。但民机事业其实起步并不晚,跟欧洲的空客基本上是同期进行。空客是1969年建立的,我国的运十(708工程)是在1971年立项,当时也是召集了全国的力量,想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比如"适航"的概念,就是从运十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晓夏  
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已经在头脑中构想出了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志晋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适用技术”也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作为与人类和自然“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代表了当代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志晋  
随着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人类面向未来的一种整体发展战略也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同。持续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和支撑,但是并不是什么样的技术都能起到这种支持和支撑作用。就“适用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凌奕杰  
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将“高新技术”(High—technology)和“适用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把握“高新适用技术”(High—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涵义与特征,对于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说来,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高新适用技术”,将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高新技术、适用技术及其相互关系,消除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佟屏亚  
我国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人强调要采用高新技术。他们认为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是落后的,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技术进步的全部含义,就在于用知识密集或科学含量更高的复杂技术去代替我国传统的精细农艺。这是技术观的一个误区。 须知,农业和工业不同,它严格地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农业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持续性。古往今来,任何农业上的发明创造或先进技术都离不开它操作时的时空条件。一项新技术要在另一个地区广为应用,首先必须适应当地的时空条件并显示其技术效益,就是说必须转化成为适用技术;先进技术不等于适用技术。先进技术能否成为适用技术,取决于当时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决定于采用技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或开发适用技术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并实现“共生”创新的能力。它是由不同层次或方面的能力要素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能力共生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或灵魂。科学、系统地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这对于有效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浅析适用技术及其选择原则许志晋适用技术理论是人们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问题,努力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促进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技术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适用技术的选择。本文仅就适用技术的产生、特征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回望2022年,可谓感触良多。疫情反复不仅使大家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企业经营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谈起这两年的企业经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不确定,企业依然要坚持价值创造。创造经济价值企业存在的理由,无疑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就企业经济组织的性质而言,这个价值首先当然指经济价值,每一个企业都要在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利润,上缴税收,积累财富。
关键词: 价值创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如欣  
推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协同创新,提高科研效率。深入服务地方,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和贡献度。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高校面临着提高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晓峰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努力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出发,以"人文导航,技术扬帆""文化育人,技能强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创新的基本取向,积极组织实施科学人文艺术融通的素质教育工程和技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宋生  
在《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21世纪的生存之道》一书中,全球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必备的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内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亦可从这四方面应对。一是先见能力,即预见新技术审计已然来临的能力。新技术给内审人员带来的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而不是困难。新技术与方法已经深度融入审计中,内审人员唯有以腾挪之心态直面变化,以更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勇于接受因新技术审计带来的挫败感,在“干中学”,快速试错,总结新技术审计经验和教训,把握住新技术审计浪潮。内审人员应当保持积极的紧张感,不能以为做了多年审计,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