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3)
- 2023(12790)
- 2022(10319)
- 2021(9624)
- 2020(8061)
- 2019(18104)
- 2018(18060)
- 2017(34152)
- 2016(18545)
- 2015(20844)
- 2014(20988)
- 2013(20768)
- 2012(18968)
- 2011(17176)
- 2010(17451)
- 2009(16624)
- 2008(16734)
- 2007(15117)
- 2006(13595)
- 2005(12846)
- 学科
- 业(86239)
- 济(85482)
- 经济(85370)
- 企(68861)
- 企业(68861)
- 管理(62275)
- 农(46392)
- 方法(33672)
- 农业(30851)
- 业经(30565)
- 中国(26748)
- 财(26039)
- 数学(25366)
- 数学方法(25179)
- 制(19089)
- 务(18346)
- 财务(18318)
- 财务管理(18301)
- 企业财务(17312)
- 技术(16958)
- 贸(16655)
- 策(16641)
- 贸易(16641)
- 易(16251)
- 体(15447)
- 理论(14670)
- 划(14429)
- 和(14416)
- 发(13540)
- 地方(13312)
- 机构
- 学院(272491)
- 大学(268059)
- 济(125963)
- 经济(123952)
- 管理(108065)
- 研究(92772)
- 理学(92460)
- 理学院(91554)
- 管理学(90465)
- 管理学院(89963)
- 中国(76385)
- 财(56667)
- 京(56599)
- 农(55919)
- 科学(51351)
- 所(46294)
- 财经(44440)
- 农业(42448)
- 江(42301)
- 中心(42159)
- 研究所(41405)
- 经(40487)
- 业大(40118)
- 经济学(38664)
- 北京(35959)
- 经济学院(34899)
- 范(34057)
- 师范(33819)
- 州(32548)
- 财经大学(32306)
- 基金
- 项目(171539)
- 科学(138439)
- 研究(131682)
- 基金(127710)
- 家(109229)
- 国家(108142)
- 科学基金(94390)
- 社会(88429)
- 社会科(83523)
- 社会科学(83503)
- 基金项目(67228)
- 省(65958)
- 教育(58956)
- 自然(57205)
- 自然科(55971)
- 自然科学(55960)
- 自然科学基金(55056)
- 划(54195)
- 编号(53506)
- 资助(50606)
- 成果(42947)
- 部(40209)
- 业(38798)
- 发(38630)
- 创(38325)
- 重点(38120)
- 国家社会(37448)
- 课题(35778)
- 创新(35046)
- 教育部(34975)
- 期刊
- 济(151103)
- 经济(151103)
- 研究(84878)
- 中国(60237)
- 农(58889)
- 财(45290)
- 管理(42836)
- 农业(39807)
- 科学(38104)
- 学报(36551)
- 融(29818)
- 金融(29818)
- 大学(29689)
- 业经(29655)
- 教育(28260)
- 学学(28007)
- 技术(24597)
- 经济研究(23105)
- 财经(22586)
- 业(21212)
- 问题(20445)
- 经(19677)
- 世界(17437)
- 技术经济(16066)
- 贸(15864)
- 农村(14766)
- 村(14766)
- 农业经济(14251)
- 国际(13817)
- 经济问题(13703)
共检索到427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锡文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他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上,有着一系列深刻论述。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人类发展史上尚无先例。习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全局的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精心处理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本文系统总结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概述了中国农业的特征要求,指出必须在城乡统筹中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并构建了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成就 支撑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的贺信和2014年教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讲话中两次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从战略高度回答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我们应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如何办教育的这一教育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重点;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施政所向;要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发展战略 技术路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能量高效转化、生物互作、物质高效循环、产业链接和生态经济协调五大基本原理和循环化(recycle)、再利用(reuse)、减量化(reduce)和可控化(regulate)的4R原则;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科技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循环农业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支撑企业、带动产业和增加收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循环农业研究的基本体系。明确了循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化和产业化,指出未来循环农业技术研究重点要注重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三大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接口循环技术突破;突出循环农业十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并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软技术...
关键词:
循环农业 低碳经济 4R原则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扬恩
"十二五"期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宏观战略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重大背景,而转型的核心纽带是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与"三农"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注重把城镇化发展建立在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基础之上,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思路是: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为目标,构筑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城镇化制度框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促进城镇化走上内生型发展的道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万江
本文通过梳理农业科技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业科技的"统率"作用,应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测评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经验性地分析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张晋 彭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是要把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作为总体目标,把坚持文化自信办出中国特色大学作为核心理念,把向世界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与方案作为价值追求。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致力于建设中国风格的世界一流学科,培育中国气质的世界一流学者,培养中国风采的世界一流学生,产出中国标准的世界一流成果,体现中国水平的世界一流管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高效率、突出优势,兼顾公平、补齐短板,塑造先进校园文化,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
关键词: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本质内涵 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章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地域特色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道路 内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农业现代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新方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此重要性可从七个层面加以体认: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而合作社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而合作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杠杆;农民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双层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撑,而合作社是完善双层经营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是强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扶持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而合作社是落实扶持保护的重要媒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我国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探索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应该围绕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社会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的体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九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四
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三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等教育重要论述 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超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感受教育温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群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