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
- 2023(30)
- 2022(35)
- 2021(27)
- 2020(27)
- 2019(55)
- 2018(52)
- 2017(73)
- 2016(26)
- 2015(26)
- 2014(22)
- 2013(47)
- 2012(39)
- 2011(39)
- 2010(27)
- 2009(34)
- 2008(28)
- 2007(16)
- 2006(18)
- 2005(27)
- 学科
- 业(118)
- 融(82)
- 金融(82)
- 银(80)
- 银行(80)
- 行(79)
- 济(78)
- 经济(78)
- 农(74)
- 管理(74)
- 制(67)
- 企(66)
- 企业(66)
- 中国(60)
- 农业(54)
- 财(49)
- 收入(48)
- 分配(42)
- 体(41)
- 体制(36)
- 及其(33)
- 策(33)
- 制度(32)
- 度(32)
- 务(29)
- 政策(29)
- 财务(29)
- 财务管理(29)
- 中国金融(28)
- 企业财务(28)
- 机构
- 大学(432)
- 学院(423)
- 中国(208)
- 济(205)
- 经济(201)
- 研究(187)
- 管理(129)
- 财(125)
- 科学(110)
- 理学(108)
- 中心(106)
- 理学院(106)
- 京(104)
- 管理学(101)
- 管理学院(100)
- 银(98)
- 银行(93)
- 院(92)
- 人民(88)
- 所(86)
- 国人(82)
- 经(82)
- 行(82)
- 财经(82)
- 中国人(81)
- 中国人民(80)
- 研究所(75)
- 经济学(75)
- 农(73)
- 范(73)
共检索到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2014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存贷款增速稳中趋降、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15年,货币政策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总体上坚持稳健和审慎的取向,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通过适度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等办法进行预调微调,以实现稳定增长速度的经济发展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中央对货币政策的定位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没有变化。这种政策定位是理性的,有利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但是,及时预调微调市场的流动性,是保持"松紧适度"的应有之义。本文认为,判断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不能拘泥于央行某一个政策工具(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的运用,而要通过央行确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来系统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纪敏 王兆旭
该文用央行票据收益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的替代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降息空间有限;并进一步分析指出,降息可能存在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增加银行业的风险以及会加重公众悲观预期等负面影响;文章最后认为是否降息、何时降息,还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顺势而为、谨慎选择。
关键词:
降息 经济形势 政策目标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真 彭建刚 黎灵芝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本文认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波的可能。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兴动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市场上存在不同的解读。部分经济学家将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归咎于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金融监管过度导致的信用紧缩;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再融资的困难以及信用违约事件的增多是控制金融风险及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必然结果。我们更赞同后者的观点,但同时我们也认为,目前金融去杠杆、金融监管的力度对影子银行及地方政府融资的限制超出了为了维护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及社会稳定所必要的程度。5月份的经济及金融统计数据不及预期,以及美国挑起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去杠杆 增速比 经济下行压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业亿
四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有深刻教训,正如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人起大落、是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必须始终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既是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个共同目标,也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经济稳定与协调,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就必须协调。所谓协调,就是重大经济关系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少华 王荣昌
稳健原则由于与可靠性等核心原则存在冲突,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会计事项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稳健原则将会一直存续下去。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对稳健原则进行革新。本文在探讨稳健原则历史渊源和现实革新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实行"适度稳健原则"。适度稳健原则一方面是理论演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会计现实必然的选择。最后,本文对如何做到适度稳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稳健原则 适度稳健 历史渊源 会计理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央银行再次下降利率货币政策坚持适度从紧本刊评论员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7年10月23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各项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这是自1996年5月和8月,我国中央银行两次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诸建芳
2014年4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季度GDP增速虽然略超预期,但未来压力不容忽视;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未来房地产投资快速回落对整个投资向下的带动和放缓的状况会比较明显,有必要在政策上做些微调或者预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冯德连
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规范有效运作的客观要求。但是,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必然会引起进口增加,给国内的幼稚产业产生冲击,如果处理不好,还会造成一些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率上升。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杜飞轮 刘雪燕
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的风险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要在保持宏观政策取向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注重政策的微调预调,以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下滑,并积极化解各类潜在风险,继续控制物价上涨,大力发掘中长期增长潜力,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进入1992年以来,各地改革开放的高潮叠起,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强劲,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形势。但人们在普遍为之欢呼为之振奋的同时,也提出了忠告:在强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谨防发生新一轮经济过热,必须坚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稳定协调发展的统一。这种告诫既是出于对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也是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本文认为有展开分析、予以强调之必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梅
由于会计中的不确定因素,适度应用稳健原则可以减少企业风险,但是它与许多其他会计原则相背离,操作时的主现随意性是其致命弱点。趋利避害,合理使用是理想化追求,难以真正实现,因为产权制度决定了企业在稳健原则应用上存在倾向性。
关键词:
稳健原则 不确定性 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