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
- 2023(1643)
- 2022(1288)
- 2021(954)
- 2020(763)
- 2019(1674)
- 2018(1438)
- 2017(2806)
- 2016(1345)
- 2015(1577)
- 2014(1617)
- 2013(1644)
- 2012(1814)
- 2011(1779)
- 2010(1826)
- 2009(1700)
- 2008(1529)
- 2007(1426)
- 2006(1456)
- 2005(1314)
- 学科
- 济(17598)
- 经济(17595)
- 地方(7889)
- 地方经济(6040)
- 管理(4094)
- 中国(3280)
- 业经(2886)
- 方法(2645)
- 发(2551)
- 农(2536)
- 数学(2443)
- 数学方法(2441)
- 环境(2395)
- 业(2362)
- 学(2152)
- 融(2066)
- 金融(2066)
- 资源(2045)
- 农业(1920)
- 产业(1781)
- 经济学(1781)
- 发展(1770)
- 展(1768)
- 和(1738)
- 总论(1605)
- 银(1547)
- 银行(1547)
- 行(1538)
- 信息(1537)
- 及其(1522)
- 机构
- 学院(24693)
- 大学(23220)
- 济(14479)
- 经济(14272)
- 研究(10572)
- 管理(8216)
- 中国(7602)
- 理学(6767)
- 理学院(6675)
- 管理学(6581)
- 管理学院(6529)
- 科学(5634)
- 财(5560)
- 所(5257)
- 江(5225)
- 京(4902)
- 研究所(4719)
- 经济学(4705)
- 中心(4519)
- 财经(4260)
- 经济学院(4112)
- 经(3804)
- 院(3681)
- 省(3618)
- 科学院(3519)
- 州(3356)
- 范(3356)
- 发(3355)
- 师范(3342)
- 社会(3247)
共检索到4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洁 张霄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龙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仕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纳西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近千年来以相濡以沫,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市井生活,以“常民生活空间”的完整性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镇。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古城因其秀美的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良森
孝义市是一个以煤焦铝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近几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素质,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抓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名中,孝义市位列102位,距全国百强仅差一步之遥。但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性污染和焦化项目违规建设突出、环保设施相对滞后等。孝义市决心以全新的姿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途径,在巩固和提升经济强市地位的同时,力求在加快科学发展上求...
关键词:
科学发展,经济社会 冲刺百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长江大学紧抓学科建设这一学校工作龙头,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学科建设创特求强。学校按照“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分层建设、整体提高”的思路,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学科现状,把学科分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优势学科和立项博士点建设力度。学校按照强化优势学科、壮大通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的思路,建设地矿油学科群、农林学科群等八大学科群。同时以省部级强势学科建设为核心,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使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高水平原创性成果迅速增加,目前已经形成了石油科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维海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又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GDP 以人为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天才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新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是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战略目标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元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治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修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资源环境 生态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季松
现阶段,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显得尤为迫不及待。本文对循环经济的由来、发展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门新的经济学———新循环经济学。笔者用新循环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重化工业化的利弊,提出了重化工业的出路,并阐述了新循环经济学在企业生产、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