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
- 2023(2175)
- 2022(1923)
- 2021(1699)
- 2020(1513)
- 2019(3739)
- 2018(3460)
- 2017(6600)
- 2016(3164)
- 2015(3288)
- 2014(2923)
- 2013(2973)
- 2012(2695)
- 2011(2465)
- 2010(2503)
- 2009(2338)
- 2008(2294)
- 2007(2025)
- 2006(1910)
- 2005(1808)
- 学科
- 济(16030)
- 经济(16015)
- 管理(9161)
- 业(8018)
- 企(6750)
- 企业(6750)
- 方法(6649)
- 数学(5916)
- 数学方法(5826)
- 财(4077)
- 中国(4061)
- 农(3376)
- 关系(3155)
- 地方(2938)
- 业经(2784)
- 制(2727)
- 学(2541)
- 经济关系(2526)
- 对外(2452)
- 外经(2312)
- 对外经济(2300)
- 贸(2242)
- 贸易(2240)
- 理论(2228)
- 融(2218)
- 金融(2218)
- 农业(2216)
- 务(2202)
- 财务(2191)
- 财务管理(2190)
- 机构
- 大学(43157)
- 学院(41126)
- 济(19859)
- 经济(19557)
- 管理(16303)
- 研究(15049)
- 理学(14055)
- 理学院(13921)
- 管理学(13654)
- 管理学院(13572)
- 中国(11411)
- 财(9656)
- 京(9143)
- 科学(7828)
- 财经(7355)
- 所(7008)
- 经(6733)
- 中心(6644)
- 经济学(6399)
- 江(6263)
- 研究所(6258)
- 农(5966)
- 北京(5916)
- 经济学院(5676)
- 范(5631)
- 师范(5596)
- 院(5499)
- 财经大学(5495)
- 业大(5350)
- 州(4810)
共检索到6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春玲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分配体制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但是,由于在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转换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致使目前我国健全合理的按劳分配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在收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和收入悬殊交织并存,这就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平均主义和收入悬殊两者既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效率原则,它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改革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在收入分配领域,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根本上看是统一的。树立全面、科学的效率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当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是落实初次分配的公平。在理顺分配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效率 公平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芝
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于法的目的价值体系价值,是政治学和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被人们用来指称各种有价值的事物,如幸福、财富、安全、荣誉、才能等等,也被用来指称人们用以评价各种事物的价值标准。在法学中,价值通常是指“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或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本身”。“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希求的最终地位,或者反映的是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国希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一方面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张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但同时随之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与结合;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深化现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过大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关键词:
公平与效率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收入差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霖
可持续理论产生和发展,拓展了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涵。税收公平不仅仅要求达到经济公平,还要求达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税收效率不仅仅是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还要注重达到社会生态效率。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解决环境污染,建立“绿色”税制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对我国“绿色”税制体系构建作了具体设想。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公平 效率 “绿色”税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宗田
公平与效率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在公平和效率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和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立足于发展、改革、就业、社会保障等治本之策,努力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体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分配制度 公平 效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鹏颖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法论。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从而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为我们理解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价值性和知识性二者在思政课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其内在逻辑联系,找到其相统一的路径。一是思政课的价值性决定其人才培养第一课程的地位。思政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课程,是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知识性 思政课建设 价值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从课程育人的角度,论述了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当然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理直气壮地开
关键词:
隐性教育 思政课改革 显性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也清楚地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不同学段,开设不同名称、类型的思政课,根据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政治性 学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潜涛 陈越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宏
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大学发展的两条路径。大学的内涵发展,强调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学的外延发展是相对于内涵发展而言的,一般是指通过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加快速度来实现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持续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阶段后,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时期,但对于地处西部南边疆的广西高等教育,面临进一步提高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从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视角论述思政课建设,这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又一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批判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角色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主导性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思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