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
- 2023(249)
- 2022(195)
- 2021(182)
- 2020(143)
- 2019(331)
- 2018(262)
- 2017(436)
- 2016(266)
- 2015(253)
- 2014(296)
- 2013(271)
- 2012(218)
- 2011(205)
- 2010(198)
- 2009(155)
- 2008(137)
- 2007(124)
- 2006(129)
- 2005(114)
- 学科
- 中国(598)
- 济(514)
- 经济(513)
- 教育(502)
- 财(412)
- 管理(403)
- 财政(367)
- 政(342)
- 农(317)
- 业(312)
- 理论(285)
- 教学(236)
- 地方(231)
- 农业(208)
- 企(176)
- 企业(176)
- 学法(172)
- 教学法(172)
- 技术(165)
- 发(160)
- 学理(159)
- 学理论(159)
- 学(158)
- 学校(145)
- 业经(144)
- 方法(139)
- 发展(133)
- 展(133)
- 策(132)
- 出(128)
- 机构
- 学院(2844)
- 大学(2795)
- 研究(1090)
- 教育(892)
- 管理(759)
- 济(745)
- 经济(709)
- 科学(688)
- 范(687)
- 师范(684)
- 职业(677)
- 技术(670)
- 理学(637)
- 中国(635)
- 理学院(626)
- 管理学(601)
- 管理学院(595)
- 财(593)
- 京(585)
- 师范大学(533)
- 江(526)
- 所(522)
- 中心(467)
- 研究所(451)
- 职业技术(448)
- 农(432)
- 省(430)
- 院(419)
- 技术学院(399)
- 北京(397)
共检索到5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董振华 黄辉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导向明确、特征突出、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出四大鲜明特点:一是将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纳入整个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系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二是将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融入示范选树工作之中;三是切实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贯穿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四是通过系统化思维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示范项目 综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俊涛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着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与薄弱环节,论证了要做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后的优化,得出了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是教学创新,推进职教课程变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琴 周哲民 万秋红
类型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职业活动性、实践过程性和教学开放性等应然特征,职业活动和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典型职业活动萃取、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和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是重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要素。“双师结构”创新型课程团队优化、“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目标优化、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主线优化以及“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和融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是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在近些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中,"德技并修"是一个出现频次很高的热词。这是职业教育对智能化时代需求的呼应,精准表征了当今时代理想的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然而,何谓"德技并修"?如何正确理解"德"与"技"的关系?对这些根本问题亟需进行准确定位。德技并修,首先是指"德技融合",即德育与技能教育一体化。当前对德技并修的认识囿于已有的实践
关键词:
以德为本 “技” 专业课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媛 李新发
在类型教育背景下探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策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完成完整工作任务的能力,课程开发需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及企业岗位多重需求,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和情况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特征、职业教育课程特征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分析,以市场需求调研为起点,将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对接起来,进行类型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从国家进行统筹规划、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加强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予以保障,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质量。
关键词:
教育类型 课程开发 行动策略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素霞
职业教育教材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推进职教改革的基本要素,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定好目标、定好思路、定好机制、定好保障、定好特色、定好规划六个方面对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雪怡
在《试论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类型和课程改革模式的多样化》一文中,作者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影响,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应扩展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并对这两类教育的课程进行了论述。作者提出的观点,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国民职业素养和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应以秉持适应性人才预备教育、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强国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科学定位,遵循“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具化的目标逻辑、“生产劳动—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有序转承的演绎逻辑、“学校集中—多向协同—虚实融合—泛在延展”互嵌运行的形态逻辑、“教材编排—组织方式选择—角色调适—行动自觉—价值内化”动态推进的实施逻辑,并以“坚持思想引领,举旗定向”“凸显技术素养,筑牢底蕴”“拓展概念谱系,搭建框架”“延伸课程网链,拓展空间”“强化数字赋能,重塑生态”和“完善保障措施,提供支持”为推进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德技并修既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说明,又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在新时代,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从产业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方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起点;从教育层面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回归,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核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外部环境保障从工匠精神向工匠制度的转移,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友群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要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响应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关键基础作用。在对应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时,要突显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本质属性。在确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目标后,需要创新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举措主要有:建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框架,体现教师队伍类型特征;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教师队伍发展平台;深化职业教育教师管理改革,加快教师队伍制度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指引社会发展的航向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根脉、根基、根本。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也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构建高水平文化育人体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向,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内涵,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国红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普遍存在虚化、泛化和异化现象。为此,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应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目标表述上应从传统的要素范式走向行动范式,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具有职教特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路径。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教学目标 定位 表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尧学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实施“三教统筹”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全国高职战线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截止2002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虹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学生不愿读、教师不会教、学校不愿转、企业不愿管等问题,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精准发力,着力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一、针对学生不愿读的问题,搭建多样化多路径成才"立交桥"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途",才能真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读职业院校是没有前途的。管理部门、社会、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振华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把促进就业贯彻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中,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治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强化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研究预测、营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打通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