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2)
- 2023(5693)
- 2022(4785)
- 2021(4441)
- 2020(3779)
- 2019(8524)
- 2018(8335)
- 2017(15772)
- 2016(8565)
- 2015(9469)
- 2014(9560)
- 2013(9351)
- 2012(8529)
- 2011(7698)
- 2010(7727)
- 2009(7564)
- 2008(7636)
- 2007(6798)
- 2006(6098)
- 2005(5699)
- 学科
- 管理(32187)
- 济(32173)
- 经济(32097)
- 业(27956)
- 企(24073)
- 企业(24073)
- 财(13143)
- 制(12772)
- 方法(12678)
- 数学(10871)
- 数学方法(10712)
- 农(9322)
- 中国(9029)
- 体(8885)
- 业经(8255)
- 务(8010)
- 财务(7981)
- 财务管理(7961)
- 体制(7772)
- 企业财务(7597)
- 银(6804)
- 银行(6793)
- 融(6587)
- 金融(6585)
- 行(6432)
- 学(6071)
- 划(5974)
- 农业(5876)
- 环境(5757)
- 贸(5578)
- 机构
- 大学(123191)
- 学院(121878)
- 济(52594)
- 经济(51503)
- 管理(47007)
- 研究(41166)
- 理学(40072)
- 理学院(39650)
- 管理学(39078)
- 管理学院(38841)
- 中国(32690)
- 财(29613)
- 京(25526)
- 科学(22689)
- 财经(22115)
- 所(20246)
- 经(20008)
- 江(19329)
- 中心(18838)
- 研究所(17755)
- 农(17636)
- 经济学(16790)
- 财经大学(16476)
- 业大(16085)
- 北京(16043)
- 院(15361)
- 经济学院(15019)
- 州(14663)
- 范(14499)
- 师范(14346)
- 基金
- 项目(79949)
- 科学(64125)
- 基金(59824)
- 研究(59352)
- 家(51885)
- 国家(51496)
- 科学基金(44640)
- 社会(39747)
- 社会科(37753)
- 社会科学(37747)
- 基金项目(31277)
- 省(30224)
- 自然(27880)
- 教育(27492)
- 自然科(27217)
- 自然科学(27212)
- 自然科学基金(26725)
- 划(25532)
- 资助(24227)
- 编号(22798)
- 制(21388)
- 成果(19456)
- 部(18764)
- 重点(18264)
- 国家社会(17133)
- 创(16754)
- 课题(16545)
- 教育部(16525)
- 发(16243)
- 人文(15872)
共检索到19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引入,符合国内外金融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和改进逆周期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辛树人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起点与现实需要,但由于现行差额准备金制度存在的缺陷,实际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为进一步地发挥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应有的效应,本文有针对地提出了建立富有弹性的差别准备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差别化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培 徐剑波 许伟河
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将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与控制信贷投放总量结合起来,创造性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实质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以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手段控制金融机构信贷增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广子 李玲
准备金要求提高,银行盈利降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首先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行为,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逆周期缓冲资本受商业银行信贷增速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奚莉莉
从国际上看,传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损失。近年来,部分国际组织和监管当局开始研究引入动态准备金制度(dynamic provisioning)。西班牙是较早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西班牙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内在机理、基本内容,探讨了实施动态准备金的方法和意义,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动态准备金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介绍,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该项制度的效应和历史地位,得出以下结论:(1)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该项制度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配合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机制将会受到考验;(3)该项制度的近期效应影响有限,重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效应,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属于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利率走廊”调控是当前国际最新的利率调控范式,加拿大等国在“利率走廊”调控基础上,实行零准备制度,这使人们误认为准备金制度似乎走到头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行零准备金并非抛弃准备金制度,而是在利率调控的新背景下,以准备金为零的制度。它的机制和功能与传统准备金制度有很大的异化,但是却代表着准备金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所以研究准备金制度功能异化的动因,以及它未来的变动趋势,对于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规范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准备金制度 功能异化 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进明
本文指出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不足及完善路径,参考已有的动态调整指标,探索建立新的调整公式和机制。利用江西上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数据,对经营性和政策性指标数理分析,形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评价指数"公式进行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
关键词: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评价指数 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监管者的共识。动态准备金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工具。然而,动态准备金的实施需要会计制度的保障。本文就动态准备金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分析了动态准备金制度与信息披露和收入平滑、税收和股利分配有关的问题。本文认为,动态准备金制度能否实施,相关会计制度的改革与跟进是重要保障。
关键词:
动态准备金 逆周期调控 会计准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范立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刚 张宇 邵鹤令
在我国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增速出现了回升和某些行业已经出现投资性过热的背景下 ,央行宣布从 2 0 0 4年 4月 2 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这一政策不仅是一项旨在调节货币供求的货币政策 ,而且是金融监管的一个创新。本文阐述了该政策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该政策出台的背景 ,分析了该政策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霞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金融调控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志芳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设计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凤泽 薄永清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正致力于将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正处于转换时期,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和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加强其传导力度、修补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高传导功效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首要是通过准备金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如何透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发生作用,在它们之间要插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