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2)
2023(6297)
2022(5241)
2021(4705)
2020(3614)
2019(8152)
2018(7939)
2017(14654)
2016(7941)
2015(8907)
2014(9090)
2013(9059)
2012(8940)
2011(8314)
2010(8460)
2009(7648)
2008(7581)
2007(6865)
2006(6250)
2005(6058)
作者
(24575)
(20451)
(20413)
(19077)
(13081)
(9847)
(9226)
(7991)
(7908)
(7507)
(7092)
(6816)
(6700)
(6631)
(6519)
(6310)
(6083)
(5917)
(5888)
(5825)
(5341)
(5194)
(5020)
(4802)
(4726)
(4641)
(4612)
(4523)
(4282)
(4174)
学科
(40347)
经济(40312)
(19243)
管理(18047)
地方(17159)
中国(16080)
(13734)
企业(13734)
(12711)
业经(11334)
地方经济(9563)
方法(9308)
农业(9156)
(9059)
(7781)
金融(7780)
(7518)
银行(7503)
(7439)
(7300)
发展(6798)
(6775)
技术(6661)
数学(6660)
(6592)
数学方法(6587)
环境(6584)
(6488)
贸易(6477)
(6432)
机构
学院(116405)
大学(112488)
研究(47442)
(47165)
经济(46049)
管理(38888)
中国(35806)
理学(31674)
理学院(31183)
管理学(30677)
管理学院(30435)
科学(29218)
(26079)
(25310)
研究所(22659)
(22520)
(21763)
中心(20645)
(20091)
(18866)
师范(18679)
北京(17308)
农业(17298)
(17207)
(16603)
(16499)
业大(16342)
财经(15847)
师范大学(14775)
科学院(14767)
基金
项目(71348)
科学(55335)
研究(55031)
基金(47764)
(41698)
国家(41228)
科学基金(34037)
社会(34015)
社会科(32183)
社会科学(32180)
(30507)
(25030)
基金项目(24551)
教育(24488)
编号(23195)
(22799)
自然(19809)
成果(19664)
自然科(19282)
自然科学(19277)
资助(19099)
自然科学基金(18873)
发展(18610)
(18257)
课题(17789)
重点(16751)
(15145)
(14688)
(14620)
创新(14053)
期刊
(64550)
经济(64550)
研究(40517)
中国(32287)
(22952)
教育(19240)
学报(18354)
科学(17384)
管理(16681)
农业(15840)
(15240)
(14342)
金融(14342)
大学(13664)
学学(12640)
业经(12465)
技术(11015)
经济研究(10082)
(8382)
问题(8282)
财经(7785)
(6836)
图书(6820)
(6484)
论坛(6484)
(6470)
商业(6238)
世界(6029)
科技(5991)
(5991)
共检索到200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9年6月8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日报》重刊了17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序》。在《序》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新思想新观点,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福建文化"根"与"魂"的高度,不断加大对包括福州古厝在内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投入,探索了一条财政有效扶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常玉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目标,江苏省各级财政在不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雯  王晨仰  刘军民  
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瑞  
<正>一、认知基础:国内外文化遗产观的演化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包括具有纪念性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体现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全球层面而言,伴随理念转变和现实压力,文化遗产观不断演化。文化遗产类型从文物、遗址延伸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线性遗产、活态遗产等,其认定和保护标准中“人”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目标从“促进和平”转向“促进和平与发展”,由重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转向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2)。文化遗产界最初视旅游为威胁,随着保护思潮由物及人的演变,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文华  
农业是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自2002年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亚洲在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本文在总结亚洲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展的基础上,将亚洲农业文化遗产分为物种资源、耕作制度、复合系统、农业工程、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6种类型,最后从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两个角度对亚洲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伦  闵庆文  刘某承  焦雯珺  
中韩两国地域接近,有着相似的农业发展历史。由于韩国各级政府、农户社区、科研机构等对传统农业文化的高度重视,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卓有成效。因此,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实地考察和农户访谈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从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现状、遴选标准和认定程序及保护与发展措施方面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经验,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伦  闵庆文  刘某承  焦雯珺  
中韩两国地域接近,有着相似的农业发展历史。由于韩国各级政府、农户社区、科研机构等对传统农业文化的高度重视,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卓有成效。因此,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实地考察和农户访谈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从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现状、遴选标准和认定程序及保护与发展措施方面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经验,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艳芬  张朝枝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本依据。本文通过梳理近百年来国际法中关于旅游利用方面的内容,揭示了国际法对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变化趋势。本文认为,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从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到对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关注;从对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需要的关注到对社区发展与游客精神体验需要的关注;从对待旅游利用被动、消极的态度到主动、积极的态度。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实践远未与国际法接轨,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立法尚处于缺失阶段,因此须完善文化遗产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李珂   崔家胜   孙琳   张书颖  
近年来,气候变化严重威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机理和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解析了气候要素间的相互变化共同作用于文化遗产的机理和过程,并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影响及其趋势,探索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研究认为:(1)各气候要素及其变化作用于文化遗产的机理过程复杂多样;(2)需辩证看待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影响;(3)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有利于切实发挥不同角色的功能和作用。在气候变化加剧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丰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勋  焦雯珺  刘某承  闵庆文  
东亚地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主要分布区,其GIAHS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作为东亚地区的农业遗产大国,日本各级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高度重视,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日本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经营模式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在农业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进程、遗产保护措施和遗产地产业发展措施3大方面总结了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经验,并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改革是遗产管理中的难题 ,在转型期中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经营开发之间的各种矛盾都会在组织问题上体现出来。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阶段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组织现状的基础上 ,概括了遗产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约束条件 ,并对我国的遗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若干组织改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