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2)
2023(9739)
2022(8201)
2021(7187)
2020(5848)
2019(13358)
2018(13005)
2017(24667)
2016(12744)
2015(13997)
2014(13972)
2013(14213)
2012(13670)
2011(12645)
2010(13117)
2009(12307)
2008(11971)
2007(10760)
2006(10199)
2005(9950)
作者
(37829)
(31741)
(31461)
(29940)
(20373)
(15091)
(14267)
(12188)
(12129)
(11569)
(11055)
(10531)
(10377)
(10359)
(10061)
(9867)
(9295)
(9158)
(9135)
(8635)
(8334)
(7856)
(7812)
(7479)
(7191)
(7156)
(6970)
(6947)
(6474)
(6161)
学科
(80777)
经济(80720)
管理(32233)
(31035)
地方(25312)
中国(22904)
(22250)
企业(22250)
方法(20966)
(18332)
数学(18088)
数学方法(17926)
业经(16067)
地方经济(15916)
(13689)
农业(13158)
(12598)
金融(12598)
(11943)
(11918)
(11822)
银行(11807)
(11598)
(11588)
贸易(11586)
(11474)
(11069)
环境(10450)
(8863)
产业(8815)
机构
学院(187915)
大学(186701)
(91689)
经济(89960)
研究(76067)
管理(65889)
中国(59063)
理学(54464)
理学院(53766)
管理学(52926)
管理学院(52541)
科学(42490)
(41189)
(41038)
(39080)
研究所(34662)
中心(32904)
财经(30780)
(30757)
(29868)
经济学(29300)
(27720)
北京(27217)
(27200)
(26274)
师范(26043)
经济学院(25867)
(24526)
业大(23423)
(23422)
基金
项目(113257)
科学(89336)
研究(85786)
基金(81025)
(69959)
国家(69367)
科学基金(58752)
社会(56830)
社会科(54022)
社会科学(54011)
(44697)
基金项目(41169)
教育(37864)
(36793)
自然(34186)
编号(33486)
资助(33446)
自然科(33388)
自然科学(33378)
自然科学基金(32757)
(31805)
成果(28428)
发展(26428)
重点(26251)
(25983)
课题(25223)
(24606)
国家社会(24143)
(23234)
创新(21875)
期刊
(118305)
经济(118305)
研究(68918)
中国(47862)
(30610)
(29334)
管理(28889)
学报(25901)
科学(25266)
(22896)
金融(22896)
教育(22091)
经济研究(20538)
大学(20358)
农业(19815)
学学(18950)
技术(18202)
业经(17744)
财经(16227)
问题(14839)
(14245)
(12461)
世界(11704)
国际(11686)
技术经济(11409)
(10552)
统计(9922)
经济问题(9515)
商业(9495)
经济管理(9425)
共检索到32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进入1992年以来,各地改革开放的高潮叠起,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强劲,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形势。但人们在普遍为之欢呼为之振奋的同时,也提出了忠告:在强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谨防发生新一轮经济过热,必须坚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稳定协调发展的统一。这种告诫既是出于对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也是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本文认为有展开分析、予以强调之必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业亿  
四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有深刻教训,正如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人起大落、是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必须始终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既是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个共同目标,也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经济稳定与协调,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就必须协调。所谓协调,就是重大经济关系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发展楼继伟,郭向军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存在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3%,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今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是,中国工业化的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一、统计整体功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认识上逐步深化1989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以下简称国办39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把统计部门建设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成为国家重要的咨询和监督机构。”这是在总结和概括我国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统计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简洁明了地规定了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能,明确了我国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又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统计工作在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康琴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理论上搞得很混乱,实践上造成很大危害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国民经济发展史上都曾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时期,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片面理解这条规律有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时期。我们经过几十年摸索,已从中吸取了教训,提出了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条建设方针并没有违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而是发展和丰富了这条规律,我们应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统计工作在战略部署上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84年起开始实施的第一发展阶段的战略,主要是实现统计工作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从1988年起又开始实施第二发展阶段的战略,即要把统计部门建设成为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统计系统。此后,每年一度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曾先后就统计的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实践表明,实施这一战略部署,业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肖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于中国要稳定这一战略思想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要稳定,政治上的稳定是前提,经济稳定是基础。经济稳定是国家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经济不能稳定发展,生产力发展上不去,人民生活得不到逐步改善,社会稳定也没有保障。现就广西经济剧烈波动情况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今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一、解放以后,经济多次发生振幅较大的波动解放以来,变革了生产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社会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到1989年,广西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按当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董晶  
概述回顾2004年,美国经济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高涨、联邦基金利率不断上调的条件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年实际GDP增长4.2%,设备和软件投资、居民住宅投资、联邦政府国防支出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保持了较快增长,劳动就业形势不断好转,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长新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出现若干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阶段.就必须把协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协调是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已充分地证明了这是一条重要的、必然的发展规律.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虽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有关的科学论著中,尚涉及的不多.因此,对其中几个理论问题加以讨论,以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注视,并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因为,若经济增长建立在非经济稳定的基础之上,就不可能是持续增长;反之,若经济稳定以非经济增长为前提,其稳定也不可能是持久稳定。如何在保证经济持久稳定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是我们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的基本核心。本文试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坚持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刘英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这对于我们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蔓生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繁荣这几方面目标上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误解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科学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因素,使两者发生了冲突,不能协调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宏观上必须不断强化环保宣传,强化产业调控力度,加强环保目标责任制管理,尽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加速发展环保科技与产业,完善相应的环保法律体系;在微观上各地区要做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县、乡两级环境监理队伍建设及在企业内部确立环保观念和环保目标等各方面的工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从主观愿望上看.任问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希望取得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成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这种经济增长格局的实现和保持,又总是有条件.甚至往往也是比较困难的.纵观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除了政治因素、制度因素之外.至少还有如下诸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樊妮  满书君  邹晓冬  
美国经济持续走软 ,世界经济减速运行 ,我国净出口拉动减弱 ,2 0 0 2年我国应继续把促进国内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作为其政策重点 ,扩大内需不仅是我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也是我国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外部冲击的需要 ,并对我国经济如何形成需求拉动的内在增长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长新,王维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统计方法制度方面,进一步健全了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为进一步深化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综合利用统计资料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目前,需要在现有统计实践的基础上,研究统计指标体系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综合开发与应用,以推进统计整体功能的全面发挥。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国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