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8)
- 2023(15742)
- 2022(13090)
- 2021(12017)
- 2020(9699)
- 2019(21946)
- 2018(21624)
- 2017(40434)
- 2016(22293)
- 2015(24670)
- 2014(24843)
- 2013(24032)
- 2012(22549)
- 2011(20410)
- 2010(21088)
- 2009(20099)
- 2008(19396)
- 2007(17797)
- 2006(16047)
- 2005(15324)
- 学科
- 济(89375)
- 经济(89249)
- 管理(65709)
- 业(62733)
- 企(52089)
- 企业(52089)
- 中国(34044)
- 融(30038)
- 金融(30031)
- 银(28854)
- 银行(28825)
- 方法(28725)
- 行(27935)
- 财(27277)
- 制(27041)
- 农(25778)
- 地方(24643)
- 数学(24094)
- 数学方法(23842)
- 业经(23271)
- 体(18531)
- 学(18274)
- 农业(16966)
- 务(16750)
- 财务(16695)
- 财务管理(16655)
- 企业财务(15994)
- 理论(15834)
- 贸(15498)
- 贸易(15477)
- 机构
- 学院(312591)
- 大学(310523)
- 济(129431)
- 经济(126425)
- 研究(114287)
- 管理(111361)
- 中国(93825)
- 理学(92909)
- 理学院(91790)
- 管理学(90231)
- 管理学院(89634)
- 财(68414)
- 京(67665)
- 科学(66451)
- 所(58870)
- 农(53876)
- 中心(53128)
- 研究所(52339)
- 财经(51400)
- 江(50897)
- 经(46429)
- 北京(43609)
- 业大(43032)
- 范(42060)
- 农业(41679)
- 师范(41559)
- 院(41238)
- 州(41007)
- 经济学(40458)
- 财经大学(38041)
- 基金
- 项目(195826)
- 科学(153830)
- 研究(146792)
- 基金(139720)
- 家(121583)
- 国家(120484)
- 科学基金(102568)
- 社会(93011)
- 社会科(88153)
- 社会科学(88133)
- 省(78136)
- 基金项目(72275)
- 教育(68187)
- 划(65218)
- 自然(63752)
- 自然科(62282)
- 自然科学(62264)
- 自然科学基金(61177)
- 编号(59463)
- 资助(57254)
- 成果(50784)
- 发(46650)
- 重点(45013)
- 课题(43978)
- 部(43335)
- 创(41458)
- 制(40367)
- 性(39787)
- 创新(38818)
- 国家社会(38431)
- 期刊
- 济(157409)
- 经济(157409)
- 研究(104718)
- 中国(78362)
- 财(55146)
- 农(51578)
- 融(49715)
- 金融(49715)
- 学报(48759)
- 管理(46048)
- 科学(44242)
- 教育(42776)
- 大学(37701)
- 学学(35345)
- 农业(33611)
- 技术(27301)
- 财经(27186)
- 业经(25897)
- 经济研究(25202)
- 经(23389)
- 问题(19769)
- 业(17368)
- 贸(15774)
- 理论(15235)
- 国际(14772)
- 版(14536)
- 世界(14368)
- 商业(13953)
- 技术经济(13926)
- 现代(13878)
共检索到515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指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出了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和要处理好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在实现建成全面小康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体制机制改革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本文对“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从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分别作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教育产业的经济学基础,指出“教育产业化”的本质是对传统教育产业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对教育资源的市场属性分门别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教育产业化”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结论,并从市场环境建设和市场主体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教育产业的七项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子鹭
发挥市场机制在行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三类社改制问题谈起朱子鹭厦门市旅游局BringingtheBasicRoleofMarketMechenismintheGuildManagementintoPlay¥byZhuZiluAbstract:Cu...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月秋
如何对改革12年来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作出理性的判断,以及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发挥金融的作用,这无疑是个不小的课题。本文将从分配结构变化中得出的某些重要启示,研究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一、四大启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引出的思考。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尤其是从1984年改革进入城市体制以后,表现出明显的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特征,而财政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据此,理论界关于国民收入分配倾斜,尤其是向个人倾斜已经过度的呼声颇有市场,政府决策也把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纳入计划体系中,大有分配格局回转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江武
东亚的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陈江武自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研究表明:东亚地区的高储蓄率及生产高效率是支撑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东亚各国和地区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现介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燕来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基础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基础性,克服各种功利化倾向,实现自身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国
2017年云南财政要认真落实"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管好蛋糕"工作总要求,紧扣财税改革重点难点,细化预算编制,强化整合盘活,硬化预算约束,公开财政信息,加快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领域,创新扶持方式,厚植财源基础,注重绩效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国
2017年云南财政要认真落实"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管好蛋糕"工作总要求,紧扣财税改革重点难点,细化预算编制,强化整合盘活,硬化预算约束,公开财政信息,加快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领域,创新扶持方式,厚植财源基础,注重绩效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1期发表文章指出,回顾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改革是关键。首先,我们进行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包括后勤社会化改革五大体制改革。五大体制改革打破了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慧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处于新世纪之初,我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步伐,进一步深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立意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试就当前市场金融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市场金融体制的特点 1.中央银行以市场为基础,进行宏观金融调控,并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