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
2023(1301)
2022(1092)
2021(880)
2020(713)
2019(1567)
2018(1549)
2017(2954)
2016(1451)
2015(1491)
2014(1472)
2013(1393)
2012(1189)
2011(1063)
2010(984)
2009(1004)
2008(1007)
2007(768)
2006(702)
2005(697)
作者
(3504)
(2907)
(2838)
(2746)
(1840)
(1369)
(1300)
(1127)
(1112)
(1101)
(1028)
(980)
(966)
(926)
(910)
(906)
(877)
(850)
(836)
(811)
(735)
(722)
(721)
(695)
(688)
(621)
(611)
(601)
(569)
(568)
学科
(6725)
经济(6724)
管理(4541)
(3574)
(2922)
企业(2922)
地方(2904)
方法(2019)
中国(1950)
地方经济(1874)
数学(1796)
数学方法(1777)
(1482)
环境(1457)
业经(1357)
(1317)
贸易(1317)
(1260)
(1164)
农业(1033)
(1025)
供销(1023)
(972)
(967)
(965)
金融(965)
技术(948)
(925)
发展(889)
(886)
机构
学院(18382)
大学(18338)
管理(7838)
(7822)
经济(7680)
理学(6843)
理学院(6777)
管理学(6679)
管理学院(6642)
研究(6040)
中国(4595)
(3640)
(3370)
科学(3353)
中心(2758)
(2663)
财经(2638)
(2610)
(2570)
师范(2550)
(2399)
(2350)
研究所(2309)
经济学(2269)
北京(2266)
业大(2201)
(2183)
师范大学(2104)
经济学院(2005)
财经大学(1983)
基金
项目(13571)
科学(11116)
研究(10556)
基金(9958)
(8340)
国家(8282)
科学基金(7544)
社会(7256)
社会科(6915)
社会科学(6914)
(5673)
基金项目(5247)
教育(4765)
(4640)
自然(4397)
自然科(4307)
自然科学(4307)
自然科学基金(4223)
编号(4077)
资助(3683)
(3448)
成果(3266)
(3216)
课题(3073)
重点(3056)
创新(3054)
国家社会(3042)
(2999)
发展(2951)
(2896)
期刊
(8498)
经济(8498)
研究(5804)
中国(4986)
管理(3155)
教育(2586)
(2268)
科学(2092)
学报(1976)
技术(1800)
(1794)
大学(1646)
学学(1510)
业经(1465)
经济研究(1459)
(1372)
金融(1372)
会计(1366)
农业(1294)
科技(1175)
国际(1152)
财经(1135)
问题(1093)
(1085)
(1074)
(983)
商业(962)
(960)
会计师(887)
(887)
共检索到28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凌婷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仍存在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等一系列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晓静  边宏广  孟悌清  张勇  
推动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壮大乡村产业基础的关键措施。为促使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实现深度协同、有机融合,需要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动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营造以“生态协同”为重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进而助力农业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进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近期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优势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动力,是降成本,补短板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GDP能耗单位下降了18.2%,成绩巨大,但与发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乃林  
进入新世纪的社区教育,应坚持以新的科学理念解读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长远目标和分段实施结合;坚持基本标准的统一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结合;坚持面向全员和突出重点结合。完善社区教育这一社会系统工程,重在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利于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的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庆双  
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2015—2020年,不仅是我国"十三五"的规划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为实现我党确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可谓"新三期叠加"。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及其战略部署,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经验教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廷  黄莉  
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严重的诟病,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模型,从区域发展动力分析入手,引出区域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突出,但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区域聚集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明确三地定位与分工,制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辐射能力提升等实施路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从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重大转变过程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一切都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国际发展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动力发生变化,外向带动模式发生转型,就业方式将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转变。国内外新的背景和形势带给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即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可以应对周期性和模式性双重挑战的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焦旭  
本文对绿色流通业含义和现状进行阐述,对绿色消费的概念和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绿色流通业与绿色消费的协同发展进行探究,以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焦旭  
本文对绿色流通业含义和现状进行阐述,对绿色消费的概念和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绿色流通业与绿色消费的协同发展进行探究,以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燕  陈肖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美好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和定义。除日常工作和学习外,很多人会选择旅游作为主要消遣方式。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深入融合,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推动产业模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作为国内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意义深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蓉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状况以及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增长趋势,且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物流发展逐渐向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东部地区的协调度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省域系统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正相关性以及空间集聚效应。为促进各省份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我国各省份应制定适合本区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战略,重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最终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业亿  
四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有深刻教训,正如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人起大落、是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必须始终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既是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个共同目标,也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经济稳定与协调,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就必须协调。所谓协调,就是重大经济关系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