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9)
- 2023(11096)
- 2022(9299)
- 2021(8715)
- 2020(7323)
- 2019(17230)
- 2018(17176)
- 2017(33212)
- 2016(17848)
- 2015(20172)
- 2014(20403)
- 2013(20146)
- 2012(18441)
- 2011(16536)
- 2010(16234)
- 2009(14926)
- 2008(14819)
- 2007(13136)
- 2006(10896)
- 2005(9620)
- 学科
- 济(77208)
- 经济(77125)
- 业(50155)
- 管理(50011)
- 方法(41208)
- 企(40694)
- 企业(40694)
- 数学(36444)
- 数学方法(36003)
- 农(20749)
- 财(20090)
- 中国(18916)
- 学(16420)
- 业经(15445)
- 农业(14216)
- 贸(13872)
- 贸易(13870)
- 易(13465)
- 理论(13028)
- 务(12861)
- 地方(12845)
- 财务(12818)
- 财务管理(12789)
- 和(12501)
- 制(12216)
- 企业财务(12134)
- 银(10495)
- 银行(10466)
- 融(10361)
- 金融(10353)
- 机构
- 大学(259318)
- 学院(257086)
- 济(107764)
- 经济(105710)
- 管理(101919)
- 理学(89173)
- 理学院(88273)
- 管理学(86675)
- 管理学院(86199)
- 研究(80017)
- 中国(60252)
- 京(52439)
- 科学(49200)
- 财(48563)
- 农(41455)
- 财经(39850)
- 所(39202)
- 中心(38483)
- 业大(38452)
- 江(37006)
- 经(36321)
- 研究所(35946)
- 经济学(34577)
- 农业(32877)
- 范(32758)
- 师范(32409)
- 北京(32047)
- 经济学院(31382)
- 财经大学(29903)
- 州(28970)
- 基金
- 项目(176440)
- 科学(139543)
- 基金(129847)
- 研究(127521)
- 家(112613)
- 国家(111703)
- 科学基金(96737)
- 社会(81899)
- 社会科(77673)
- 社会科学(77652)
- 基金项目(68749)
- 省(68497)
- 自然(63111)
- 自然科(61688)
- 自然科学(61669)
- 自然科学基金(60558)
- 教育(60006)
- 划(57776)
- 资助(53284)
- 编号(51854)
- 成果(41360)
- 部(39934)
- 重点(39572)
- 发(36894)
- 创(36741)
- 科研(34869)
- 教育部(34676)
- 课题(34411)
- 创新(34355)
- 国家社会(34182)
- 期刊
- 济(109008)
- 经济(109008)
- 研究(68084)
- 中国(44134)
- 学报(40419)
- 财(39100)
- 科学(36135)
- 农(35982)
- 管理(35062)
- 大学(30813)
- 学学(28860)
- 教育(24259)
- 农业(24228)
- 技术(23501)
- 财经(19828)
- 融(19468)
- 金融(19468)
- 经济研究(17749)
- 业经(17433)
- 经(17030)
- 问题(14945)
- 统计(13552)
- 图书(13468)
- 技术经济(13189)
- 业(13017)
- 版(12634)
- 理论(12631)
- 策(12033)
- 商业(11750)
- 实践(11454)
共检索到358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南平 张明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中国劳动者既是生产社会财富的主体,又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正确理解劳动在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既要承认一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及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共同劳动的必要性,又要彰显劳动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防止异化劳动的危害。异化劳动的危害主要有:劳动者生产的物质财富被私人占有;劳动自我异化的工人丧失更多取得收入的机会;劳动异化的工人会与美好生活疏离;劳动的异化将导致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在揭示异化劳动对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会产生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规避异化劳动的路径安排:一是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在初次分配中;二是构建劳动贡献导向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机制;三是切实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侵犯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权益;四是始终坚持劳动贡献为主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劳动贡献 异化劳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锦辉
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劳动价值论要反对借深化之名,行否定与扭曲之实这两种倾向,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深化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坚持 深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必源
马克思在劳动还原理论上的贡献是 :提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科学概念 ,指出了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与不同复杂程度劳动力的价值的区别 ,阐明了劳动复杂程度划分标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马克思的劳动还原理论 ,也受到西方学者所谓人为制造劳动时间的差别、是一种随意性解释及不能解释个人天赋的影响等多种责难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斯扬
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劳动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目前,学界从多种角度对数字劳动进行界定,但是一些观点之间存在冲突。化解冲突的关键在于回归马克思劳动观。马克思劳动观既包含他对劳动内涵的基本规定,又包含对劳动外延的科学阐述。基于马克思劳动观来界定,数字劳动仍遵循马克思对于劳动内涵的本体论、目的论和唯物论规定。但数字劳动作为一种人类劳动的新形式,发展出了劳动者运用数字劳动工具来改造数据劳动资料并使之符合需要的新内涵。数字劳动不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颠覆,也不是概念创新,而是对人类劳动发展的拓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本——知识,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西方一些学者错误地提出知识是超额利润的源泉。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知识的价值,情况并非如此,知识商品的价值W= c+ v+ m ,其中c 是知识资本,是不变资本;v 是人力资本,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仍是人——人力资本的劳动。之所以产生巨额利润是因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知识垄断。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价值理论 知识 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津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即消灭战争和私有制,以完善人类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人类劳动未完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基础是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劳动,即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表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就是依靠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充分而有力的发展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提高劳动收入、引进国外高质量劳动力、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避免中间效用过度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夯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劳动基础的配套工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晓雪 孙迎光
劳动正义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深刻阐释劳动正义的内涵,把握劳动正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探索以劳动正义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途径,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价值支撑与实践遵循。从主体维度、实践维度和历史维度三个层面对劳动正义的要义特征进行阐释,指出劳动正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向,以共建共享为根本原则,以渐进发展为基本方法。劳动正义契合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核,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石、实践保障和内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新征程上,要以彰显人民中心地位凝聚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以建构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共同富裕的实践根基,以辩证扬弃资本逻辑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进展。
关键词:
劳动正义 共同富裕 人民至上 资本逻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当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类似于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危险。要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至关重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出现差距时 ,既不能放弃理论 ,也不能固守和诡辩 ,而必须根据实践修正理论 ;在修正理论时 ,必须采取正确的提问方式 ,不能采取纯粹经济学和“工具主义”的视角 ,而必要从深层次对理论本身进行提问 ;在坚持和发展理论方面 ,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 ,不能采取笼统坚持或否定的态度 ,而必须采取在区分理论本身的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扬弃的态度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 活劳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论,所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二是需要改善和拓展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发展劳动价值论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概念,或是提出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理论和概念。发展马克思主义,改善和拓展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概念的解释力,能够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矛盾新问题,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等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建锋 杨继国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的必然趋势,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视角下,劳动报酬的提高要求工资大于劳动力价值。在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报酬的同步增长需要一个趋于稳态的、恒定的资本有机构成值,这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相违背。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劳动者能分享剩余价值,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和分配规则相违背,从而也就证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实现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的一种思路是:劳动力和物质资料两种要素进行合作生产,并依据要素投入量的大小共同参与利润分享,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力产权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