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1)
2023(7051)
2022(5946)
2021(5590)
2020(4505)
2019(10031)
2018(9848)
2017(19927)
2016(10611)
2015(11545)
2014(11281)
2013(11397)
2012(10628)
2011(9641)
2010(9935)
2009(9336)
2008(8941)
2007(8644)
2006(7944)
2005(7162)
作者
(28596)
(24990)
(24372)
(23031)
(15214)
(11966)
(10771)
(9458)
(9278)
(8776)
(8535)
(7934)
(7909)
(7867)
(7653)
(7342)
(7130)
(6995)
(6994)
(6760)
(6221)
(6082)
(6017)
(5768)
(5670)
(5648)
(5547)
(5316)
(4941)
(4937)
学科
(50183)
经济(50131)
(45414)
(39815)
农业(30352)
管理(23916)
(18819)
企业(18819)
业经(15652)
方法(14801)
中国(13461)
地方(13321)
数学(13068)
数学方法(12967)
(10506)
(10492)
农业经济(10368)
(10334)
税收(9985)
(9943)
(9870)
(9623)
(9166)
贸易(9160)
(9050)
农村(9039)
(8986)
发展(8904)
(8892)
收入(8128)
机构
学院(150857)
大学(142817)
(68618)
经济(67322)
管理(58368)
研究(52538)
理学(50282)
理学院(49853)
管理学(49224)
管理学院(48965)
(45019)
中国(42362)
农业(33869)
(30006)
科学(29824)
(29462)
业大(27802)
(26266)
中心(24647)
(24380)
研究所(23362)
财经(22796)
(20724)
农业大学(20641)
经济管理(19477)
经济学(19188)
(18951)
师范(18844)
(18771)
(18753)
基金
项目(95818)
科学(75834)
研究(75021)
基金(68910)
(59186)
国家(58559)
科学基金(50043)
社会(48837)
社会科(45884)
社会科学(45871)
(38978)
基金项目(36416)
编号(33073)
教育(32229)
(30781)
自然(29713)
自然科(28985)
自然科学(28984)
自然科学基金(28492)
(27168)
资助(26803)
成果(25960)
(23502)
(21520)
课题(21449)
重点(21028)
(20137)
国家社会(20131)
(19948)
发展(19804)
期刊
(87013)
经济(87013)
(51562)
研究(45935)
农业(34879)
中国(34357)
科学(21384)
业经(21272)
学报(20848)
(20363)
管理(18196)
(17281)
金融(17281)
大学(17163)
学学(16589)
(15912)
农业经济(13823)
教育(13790)
农村(13602)
(13602)
问题(12584)
技术(12345)
经济研究(11610)
世界(10627)
财经(10321)
经济问题(9444)
农村经济(8973)
(8875)
(8860)
资源(8463)
共检索到238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胡原  
在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仍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分析过去10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特征的基础上,展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景目标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时期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构想。研究发现:过去10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收入结构加快转型,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未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中长期目标包括农民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收入结构达成“新均衡”、收入差距迎来“新拐点”,但面临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种粮收益亟需保障、财产性收入仍有提高空间、低收入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较弱等问题和挑战。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思路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兼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求、提高农民内生发展动力、把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重点任务是促进农民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胡原  
在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仍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分析过去10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特征的基础上,展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景目标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时期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构想。研究发现:过去10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收入结构加快转型,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未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中长期目标包括农民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收入结构达成“新均衡”、收入差距迎来“新拐点”,但面临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种粮收益亟需保障、财产性收入仍有提高空间、低收入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较弱等问题和挑战。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思路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兼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求、提高农民内生发展动力、把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重点任务是促进农民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抓手,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增进农民福祉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针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动态的显著特点和增收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艳  张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在全面脱贫进小康的关键时期,稳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义、分析农民收入的特征和来源及农民持续增收的短板,探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路径,以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明星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等收入陷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广大农民增收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辛冲冲  张敏  李红  宋玉兰  
基于目前新疆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文献欠缺的现状,通过对新疆(1978~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投入、化肥使用量、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进行分段关联分析,侧面反映出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度;其次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对新疆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农机总动力每增长1%,就会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1.622 2%的上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宝新  王嘉忆  
河北省农民收入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快速增长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近几年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50:1左右扩大到2005年的2.62:1,又回升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如果考虑隐性收入、社会福利与保障等因素,这一差距更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兆峰   高鸣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本文在明晰生态低碳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愿景,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现实基础和困难挑战,并据此提出战略构想。研究发现,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然存在多重目标相互掣肘、减排固碳空间有限、技术储备不足、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新阶段新征程上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具体思路是充分运用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同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统筹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重点任务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构建支撑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晓宁  程广燕  魏虹  胡跃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敬敬  王际焱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榆林市榆阳区聚力乡村振兴,坚定践行现代农业发展“榆阳模式”,系统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开发现代农业、多元性产业,踏入一条致富新路。“榆阳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陕西乃至全国全面推进乡村兴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光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之源,是农村发展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辽宁,就要抓好农民增收。前几年辽宁出现了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趋缓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省应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拓展渠道,突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全面提高,实现大发展,促进大增收。为此全省应突出抓好十大增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