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
- 2023(104)
- 2022(89)
- 2021(98)
- 2020(48)
- 2019(146)
- 2018(132)
- 2017(233)
- 2016(119)
- 2015(116)
- 2014(134)
- 2013(135)
- 2012(106)
- 2011(121)
- 2010(114)
- 2009(99)
- 2008(98)
- 2007(101)
- 2006(116)
- 2005(111)
- 学科
- 济(336)
- 经济(336)
- 业(272)
- 中国(251)
- 农(214)
- 制(185)
- 农业(184)
- 企(149)
- 企业(149)
- 管理(147)
- 地方(134)
- 银(131)
- 银行(131)
- 财(129)
- 行(124)
- 业经(113)
- 制度(109)
- 度(109)
- 收入(109)
- 体(107)
- 财政(104)
- 分配(100)
- 融(89)
- 金融(89)
- 体制(86)
- 政(85)
- 发(83)
- 建设(82)
- 革(81)
- 发展(80)
- 机构
- 大学(1072)
- 学院(1026)
- 中国(784)
- 济(598)
- 研究(577)
- 经济(576)
- 银(449)
- 银行(432)
- 财(422)
- 人民(391)
- 行(383)
- 管理(351)
- 国人(346)
- 中国人(325)
- 中国人民(320)
- 中心(319)
- 委(278)
- 部(273)
- 所(265)
- 人民银行(259)
- 科学(257)
- 京(240)
- 中国人民银行(234)
- 省(234)
- 融(232)
- 研究所(229)
- 金融(229)
- 江(225)
- 理学(217)
- 理学院(216)
共检索到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 张树华 郑建君 王阳亮 陈承新 韩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和首都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以群众诉求为驱动,扎实推进接诉即办改革,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本文系统回顾了5年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以五个“坚持”总结北京以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创新。同时,概括、提炼了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成效与经验及其在全国的示范意义与价值。目前,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形成了党建引领、主动治理、法治保障、协同共治、科技赋能等共同支撑的崭新城市治理体系,据此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接诉即办改革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青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时代越向前,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契合。
关键词:
教育优先 重要先手棋 人民的美好期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宣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科学总结了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指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和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是党指引
关键词:
劳动人民 社会主义 人民共享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芦苇
<正>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信托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八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立足受托人定位,更高效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孙增
<正>进一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以构建与“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为目标2023年10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各项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将深化金融改革推入了新阶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复兴 邢海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教育根本目的中的集中体现。这一要求指出了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和根本价值都在于"人民"二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求改革发展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民生作为关键落脚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公司现有职工1085人,去年完成施工产值2183万元,是十年前的七倍;固定资产达到1100万元,是十年前的十二倍;工程质量合格率,从1982年起,连续十一年均达100%,优良品率平均78%,年年被省建设厅授予“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去年实现税利156万元,比十年前翻丁两番多,今年上半年形势更好,已实现税利突破100万元。公司被评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广银
坚持人民旨归是改革开放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们从人民创造历史论、人民中的"现实的人"、人民生产的主体地位,自由而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人民旨归的价值导向进行了系统阐释。习近平更是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改革开放这一背景出发,合理界定人民旨归中"人民主体"这一范畴,可以充分展现人民旨归的人民性。人民旨归价值导向正确处理人民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坚持了"人民主体"这一原则,而且还能使个体的人实现社会获得感,实现人民与个体的辩证统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华妤 白树强 范潇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邓子基财政的本质是财政理论体系的基石。我一直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近些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借鉴西方财税理论过程中,有些同志对“国家分配论”再次提出种种“质疑”,甚至“非难”。我国深化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现有18个省辖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组织、235个事务所党组织、1466名党员,其中省行业党委直属事务所党组织81个、党员451名。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省行业党委按照"践行科学发展,争做诚信模范,打造社会信赖、让党放心的注册会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怀鹏飞
一、税利分流试点的进展、成效和问题目前,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4个中央单位进行了税利分流试点,试点企业约2000户(含大中型企业300多户)。财政部批准试点的有16个地区和4个中央单位,试点企业近1600户,其中工业企业700多户,商业企业400多户。各地自行批准试点的省市有16个,试点企业约400户。税利分流试点的实践较明显地取得了四个效果:第一,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趋向合理稳定。以试点最早的重庆市的工业试点企业为例,国家所得、企业留利和利润还款三者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在试点以前的1987年分别为26%、45%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