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
- 2023(34)
- 2022(28)
- 2021(31)
- 2020(20)
- 2019(53)
- 2018(42)
- 2017(67)
- 2016(58)
- 2015(69)
- 2014(51)
- 2013(62)
- 2012(82)
- 2011(61)
- 2010(65)
- 2009(37)
- 2008(20)
- 2007(35)
- 2006(30)
- 2005(37)
- 学科
- 济(212)
- 经济(212)
- 地方(140)
- 业(135)
- 农(106)
- 农业(98)
- 管理(91)
- 中国(88)
- 地方经济(79)
- 教育(70)
- 收入(68)
- 方法(67)
- 数学(65)
- 数学方法(64)
- 分配(63)
- 企(61)
- 企业(61)
- 财(53)
- 政治(46)
- 思想(44)
- 学(43)
- 德育(43)
- 思想政治(43)
- 政治教育(43)
- 治教(43)
- 业经(40)
- 学校(40)
- 制(33)
- 工作(32)
- 财政(30)
- 机构
- 大学(570)
- 学院(465)
- 研究(208)
- 济(206)
- 经济(201)
- 川(177)
- 四(175)
- 四川(175)
- 中国(171)
- 管理(170)
- 理学(141)
- 理学院(140)
- 管理学(137)
- 管理学院(136)
- 财(134)
- 省(128)
- 科学(124)
- 委(116)
- 农(112)
- 所(99)
- 江(99)
- 部(97)
- 京(95)
- 范(95)
- 师范(94)
- 农业(91)
- 中心(83)
- 研究所(83)
- 教育(82)
- 院(81)
共检索到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友 史君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要抓牢党支部,增强政治引领力;抓好思政课,增强思想引领力;抓实价值观,增强价值引领力;抓准软文化,增强发展引领力。如此才能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工作 党建 思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雯姝
德育的任务是要把反映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传授给社会成员,使其转化为每个人的信念、品质和行为规范。坚持德育的意识形态方向,就是指要始终坚持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以及集体主义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维维
高校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筑牢政治基石。抓好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还必须牢牢掌握话语权。高校既是学术重镇,更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牢牢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北京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取得了积极进展。坚持首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谋划推动工作一是抓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和专职教师激励等制定有利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泽芳 张小平 林成涛
加强实践教育,是新时期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共同主题。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清华大学将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融合,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体制高效、特点鲜明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切实增强了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 社会实践 育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鸿冰
高校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建构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是高校必须坚持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一支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国永
抓好政治环境建设,核心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制度环境建设,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抓好三支队伍,为立德树人提供有力保障。中央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新形势下指导高等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福刚
"十二五"时期,天津市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促进经济社会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一)健全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立言
卫生改革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也必须有正常的内部秩序。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做好卫生部门的财务会审工作,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是建立正常医疗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 禹城县卫生系统自1978年开始搞卫生财务会审,至今巳坚持了10年。具体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黎鉴清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特色。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使人群健康得到可靠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先佐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高校,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更好地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咨政建言作用,需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延保
学习陈嘉庚精神和陈嘉庚教育思想,联系当今的教育,我们要继续坚定地坚持开放的原则,认真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要在大学多元文化的交融中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要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有充分的自信。
关键词:
陈家庚教育思想 高校教育改革 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气壮",自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即它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辩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以及对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须"理直",既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范畴,又构建赋予时代内涵和学理底蕴的话语体系。"理直"回答的是必要性问题,"气壮"涉及的是可能性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