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9)
- 2023(4603)
- 2022(3911)
- 2021(3760)
- 2020(3025)
- 2019(6973)
- 2018(6632)
- 2017(13983)
- 2016(7489)
- 2015(8347)
- 2014(8226)
- 2013(8099)
- 2012(7755)
- 2011(6989)
- 2010(7116)
- 2009(6609)
- 2008(6415)
- 2007(5943)
- 2006(5491)
- 2005(4987)
- 学科
- 济(31436)
- 经济(31407)
- 管理(21504)
- 业(20978)
- 企(14851)
- 企业(14851)
- 方法(12415)
- 农(11725)
- 数学(11521)
- 数学方法(11368)
- 财(9354)
- 中国(9275)
- 地方(7950)
- 农业(7731)
- 策(7674)
- 税(7290)
- 税收(7122)
- 收(7080)
- 贸(6732)
- 贸易(6727)
- 易(6587)
- 制(6053)
- 及其(5901)
- 业经(5873)
- 银(5728)
- 银行(5723)
- 政策(5564)
- 行(5517)
- 融(5301)
- 金融(5301)
- 机构
- 学院(103622)
- 大学(100502)
- 济(49475)
- 经济(48511)
- 管理(39839)
- 研究(37778)
- 理学(33691)
- 理学院(33391)
- 管理学(32906)
- 管理学院(32707)
- 中国(30785)
- 财(24533)
- 京(20793)
- 科学(20689)
- 所(18862)
- 农(18656)
- 财经(18058)
- 中心(17610)
- 江(17034)
- 研究所(16753)
- 经(16434)
- 经济学(15205)
- 农业(14433)
- 业大(14038)
- 经济学院(13739)
- 院(13632)
- 北京(13184)
- 财经大学(13147)
- 州(12937)
- 范(12666)
- 基金
- 项目(64222)
- 科学(51093)
- 研究(49602)
- 基金(46647)
- 家(40066)
- 国家(39732)
- 科学基金(33821)
- 社会(31773)
- 社会科(30249)
- 社会科学(30247)
- 省(24698)
- 基金项目(23418)
- 教育(22582)
- 自然(20809)
- 划(20722)
- 编号(20593)
- 自然科(20290)
- 自然科学(20285)
- 资助(20199)
- 自然科学基金(19936)
- 成果(17422)
- 部(14920)
- 发(14841)
- 重点(14572)
- 课题(14558)
- 性(13381)
- 策(13354)
- 国家社会(13180)
- 创(13025)
- 教育部(12834)
共检索到16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世军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这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明年的粮食价格,这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从粮食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未来仍有必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坚定粮食稳产增产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政策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粮食保障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粮食 技术 产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志勇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风雨兼程。在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增量来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始终不减,长期向好的格局也始终未变。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也得益于中国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和要素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有望从危机中稳定复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央对高校的一贯要求,也合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社会主义学校的头等大事。新近研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在确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时,又把"坚持德育为先"放在"三个坚持"之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德明
我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要走“稳粮增值”的道路,即在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结构增值”、“内涵增值”、“加工增值”和“转化增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舜臣 王兴华 李京栋
在系列政策扶持下,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然而,在高粮食自给率得以维持的背后,却是食物自给率的不断下降。本文梳理了政策推进粮食增产的诸多做法,并在大食物安全观下反思了这些政策带来的后果。分析发现,在达成一定粮食自给率水平下,强化资源“趋粮化”配置的做法会加剧食物自给率缺口。而且,在粮食比较收益相对偏低情况下,引导资源进入粮食生产领域的做法不仅会降低农业资源的整体产出效率,还会加剧农业发展对政策扶持的依赖程度。而这又会受到WTO框架和财政预算的制约。为确保食物自给率基础上的粮食安全,需转换粮食安全的分析视角,立足食物安全统筹国内资源。同时,也要在效率提升,尤其是非口粮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方面做文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党夏宁
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过度依赖化肥提高粮食单产的耕作方式已经使得粮食边际产出率呈下降趋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是实现粮食增产的现实选择。本文论证了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机理,选用1991-2008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粮食增产 粮食单产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海芸 於海滨
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跨过恢复性增长期,进入稳定期,其意义深远。成就来之不易,且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功不可没。粮食增产耕地保护功不可没八年来,国家为了加强耕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根据农业部调查及主要产粮大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1万亿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已成定局,单产和总产都将再创历史新高。喜讯令人倍感耕地保护责任之重,同时也印证了土地整治之功。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和确保粮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戴明宏
基于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分区域推进的准实验条件,利用2006—2017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增产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但影响效应具有滞后性,直到政策规范实施后的2013年才出现。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策实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是在未挤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条件下,通过激励农户提升粮食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而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发挥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且在农地流转率、劳动力转移率及机械化水平更高的地区有更好的政策表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斯炫 何可 张俊飚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政策为切入点,将2004年全国设立13个粮食主产区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发现:①基础回归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化肥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削减效应,尤其针对氮污染排放量;②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上述削减效应主要得益于粮食种植规模的扩大,即通过发挥粮食作物生产的规模效应以降低化肥污染排放量;③异质性分析表明,促进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获取规模效应,进而实现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据此,本文研究为粮食主产区内不存在增产加剧污染的可能性提供了经验性证据,也为在粮食安全的目标下兼顾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教授林凌编者按: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建清
作为中国银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和代表,20年来工商银行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围绕什么是真正的银行、怎样办成真正的银行,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实践,解决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等包袱,构建了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机制,踏上了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新征程,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新时期。工商银行改革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仅可以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