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5)
- 2023(7053)
- 2022(5670)
- 2021(5143)
- 2020(4028)
- 2019(8996)
- 2018(8930)
- 2017(15057)
- 2016(7997)
- 2015(8530)
- 2014(8675)
- 2013(8210)
- 2012(7480)
- 2011(6773)
- 2010(6817)
- 2009(6386)
- 2008(5971)
- 2007(5578)
- 2006(4839)
- 2005(4225)
- 学科
- 管理(28489)
- 业(28258)
- 济(27680)
- 经济(27642)
- 企(24738)
- 企业(24738)
- 技术(14392)
- 农(12628)
- 技术管理(11296)
- 业经(10558)
- 中国(10429)
- 农业(8796)
- 财(8453)
- 制(8047)
- 方法(7671)
- 地方(7288)
- 体(6837)
- 学(6714)
- 理论(6615)
- 银(6226)
- 银行(6213)
- 行(6044)
- 融(5837)
- 金融(5830)
- 数学(5693)
- 数学方法(5624)
- 教育(5300)
- 发(5224)
- 策(5173)
- 划(5040)
- 机构
- 学院(111768)
- 大学(109193)
- 管理(43212)
- 济(41276)
- 经济(40197)
- 研究(37633)
- 理学(36889)
- 理学院(36476)
- 管理学(35872)
- 管理学院(35643)
- 中国(28288)
- 科学(23159)
- 京(22908)
- 农(19953)
- 财(19787)
- 江(18637)
- 所(18293)
- 中心(17490)
- 业大(16787)
- 研究所(16601)
- 农业(15352)
- 范(15291)
- 师范(15085)
- 财经(14882)
- 技术(14583)
- 州(14578)
- 院(14045)
- 北京(14000)
- 经(13440)
- 省(13003)
- 基金
- 项目(76827)
- 科学(61365)
- 研究(58872)
- 基金(53727)
- 家(47197)
- 国家(46722)
- 科学基金(40344)
- 社会(37389)
- 社会科(35290)
- 社会科学(35286)
- 省(33201)
- 基金项目(28536)
- 教育(26982)
- 划(26955)
- 自然(24633)
- 自然科(24134)
- 自然科学(24127)
- 编号(23756)
- 自然科学基金(23730)
- 创(22807)
- 创新(20154)
- 成果(19545)
- 资助(19216)
- 课题(17938)
- 重点(17431)
- 发(17415)
- 业(15800)
- 部(15718)
- 国家社会(15313)
- 制(15138)
共检索到17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纪阳
从陈映真的“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出发,将陈映真作为乡土文学的特殊个案,置于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流变和七十年代末乡土文学论战的背景中考察,探讨陈映真介入乡土文学的独特方式,以及他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文学作家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现实因素;并简要勾勒台湾乡土文学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揭示陈映真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环节。
关键词:
陈映真 乡土文学 乡土意识 都市想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炜
乡土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线。赵树理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的生存形态来书写农民生活,拓展了乡土文学的大众化和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农民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真实内心欲求、困境与向往。文章通过分析赵树理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特征,解读赵树理"亲农"的情感核心特质。
关键词:
乡土文学 赵树理 亲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翠平
我国最早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是鲁迅先生,他开启了乡土写实与乡土抒情两种题材小说的源头。乡土文学追忆作家的童年及故乡生活,叙述更多的是乡愁。乡土文学代表了一个时代,它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与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产生。最初乡土文学的作者并不是扎根在乡土的作家,而是从乡下流寓到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城市现代生活与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们。正因为他们远离了家乡,渐生了牵挂与思念,才有了创作动力。他们在作品中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敬华
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在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价值。在山西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下,山西乡土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绽放时代审美精神、提升景观文本价值、保存史料与人文守护、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乡土文学资源的开发使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有效更新社会观念,繁荣乡村文化,影响乡村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结构。
关键词:
山西乡土文学 乡村旅游资源 价值评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冬华 李真
经验主义认为,认识产生于经验。基于经验主义的实证会计研究,其最直接最准确的经验来源是基于中国本乡本土的认识,这也符合知识创造与传播的供求规律。由于现代化的进程、路径和结果之间的差异,作为转型中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与后现代新兴国家(美国)在学术的诉求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对会计学术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挑战。我国会计学者应回归乡土经验,建设属于自己的学术城邦。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研究被美国的会计研究所裹挟,变成了以美国旨趣和需求为取向的会计学研究。这既非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合我们的学术使命。旧模式仍在延续,且有进一步发展的态势,新模式尚在襁褓酝酿,步履维艰。何去何从,如何破局,本文作者不揣冒...
关键词:
乡土 城邦 经验主义 会计研究 中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伍婷婷
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主体,表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作品一直都是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点素材,在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下,涌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学作品。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乡土文学在乡村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此,探讨了乡土文学的发展历史,分析新经济时代下乡土文学对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兆荣
笔者对我国旅游标志性的六字诀"吃住行游购娱"颇为不满,原因是六字诀与"吃喝玩乐"暗合,有将旅游"贱俗化"之嫌。窃以为,要提升旅游的总体水平需增加"体习"二字。"体"指在旅游中身体力行的体察和体验(积累经验);"习"指将旅游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增长知识)。当今之"大众旅游"(mass tourism)原为全球化催生的产物,中国的大众旅游在
关键词:
乡土旅游 大众旅游 乡土社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袁炎林
想家 ,思乡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时时刻刻表露在我们的言行上 ,但前贤时彦似乎尚无学术的讨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 :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 ;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 ;缺乏探险精神使中国人不敢背井离乡 ;体质上的相对虚弱使中国人不能背井离乡。一旦不得不离开 ,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井怀乡。
关键词:
乡土情结 农耕文明 亲情伦理 传统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霞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从流传到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受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深重,在今天这样一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仍然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瑰宝",并且,要将它自觉融入和谐家园的构建之中,为我们的时代增添特别的"符号"。
关键词:
乡土情结 文学印象 深层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霞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从流传到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受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深重,在今天这样一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仍然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瑰宝",并且,要将它自觉融入和谐家园的构建之中,为我们的时代增添特别的"符号"。
关键词:
乡土情结 文学印象 深层思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岩旺 罗德义 钟宇 向涌旗 谢雨洁 万仁平
【目的】通过对11种青杨派杨树幼树的生长性状和生长节律调查比较,利用早期选择方法缩短乡土杨树的育种时间,同时为选择生长性状优良、生产力水平高的乡土杨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种青杨派杨树无性系幼树为材料,研究苗木苗高、地径和径容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树高、地径的生长曲线,并将11种杨树的生长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树高和地径在11种青杨派杨树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树高上长果柄亚东杨和金沙杨较为突出,而地径和茎容量指数上滇杨较为突出。2)11种青杨派杨树的生长性状可分为3类,第1类为:滇杨、金沙杨、长果柄亚东杨、藏川杨、小叶杨、亚东杨6个种,表现为树高生长快,地径粗壮,生产力高;第2类为:长叶杨,其特征为树高和地径生长较缓慢,生产力低;第3类为:德钦杨、乡城杨、康定杨、西南杨4个种,表现为树高生长中等、地径生长快,树干粗壮,生产力中等;3)树高和地径生长表现为异速生长,树高生长提前地径生长半个月,总体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节律。4)树高和茎容量指数均与速生期的起始、结束和速生点的时间以及速生期的长短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地径的生长量与速生期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并未与速生期的长短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11种青杨派杨树的生长性状及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其树高、地径和茎容量指数均可作为早期性状选择的依据;通过这些性状筛选出长果柄亚东杨、金沙杨和滇杨3个树种,这3个树种的树高和地径生长较快,生产力水平较高,可重点作为乡土杨树的开发利用或树种遗传改良对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红
历史上广泛分布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土司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认同、国家认同、民族精神、乡土知识等诸多丰富内涵,为开展乡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当今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大乡土教育力度的新形势下,合理利用土司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其乡土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各民族整体素质、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学源
小额信贷或者微型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优势,采取灵活的信贷技术,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这种灵活的信贷技术主要依靠的是本土信任,长期在一起生活工作产生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单纯的出于利益上的考量,还大多出于长期互动产生的信息、情感上的交流,在道德上产生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混杂了人情关系、经济利益、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原因。这种信任也只能在成员流动性比较差的小区域范围内才适用,并表现出比法律等正式制度更好的治理效果。这种具有乡土特色的治理使得正式制度即使不发挥作用,也能够维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小额信贷 信任 非正式制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兴亮
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式学堂等措施在各地铺开,乡土教育在这个背景下被提了出来。日本明治维新时,引入了把乡土教育视作地理教学或历史教学基础的西方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后来又传入中国。1905年,清京师编书局颁布钦定《乡土志例目》,饬令各县进行编撰并上报。当时社会开明人士,也对乡土教育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德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崇旺
试论明清商人的乡土神信仰张崇旺明清商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学术界历来认为,地域、血缘、乡谊三者是凝聚商帮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以乡土神为核心的商人信仰圈,则对地域性商帮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依托和保障作用。商人信仰早在唐代已萌芽,宋以后渐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