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8)
- 2023(13618)
- 2022(12045)
- 2021(11276)
- 2020(9376)
- 2019(21398)
- 2018(21440)
- 2017(41450)
- 2016(22279)
- 2015(24760)
- 2014(24571)
- 2013(23968)
- 2012(21837)
- 2011(19516)
- 2010(19424)
- 2009(18005)
- 2008(17062)
- 2007(14706)
- 2006(12751)
- 2005(10887)
- 学科
- 济(87291)
- 经济(87175)
- 管理(66100)
- 业(59927)
- 企(50947)
- 企业(50947)
- 方法(41947)
- 数学(35614)
- 数学方法(35204)
- 财(24431)
- 农(22677)
- 中国(22188)
- 业经(19826)
- 学(19517)
- 地方(16759)
- 理论(16595)
- 贸(15937)
- 贸易(15931)
- 易(15384)
- 农业(15278)
- 制(15080)
- 和(14566)
- 务(13669)
- 财务(13603)
- 财务管理(13577)
- 环境(13568)
- 技术(13298)
- 企业财务(12857)
- 银(12550)
- 银行(12509)
- 机构
- 大学(312226)
- 学院(310931)
- 管理(125922)
- 济(122555)
- 经济(119916)
- 理学(110444)
- 理学院(109246)
- 管理学(107360)
- 管理学院(106805)
- 研究(98881)
- 中国(71792)
- 京(64926)
- 科学(61452)
- 财(57589)
- 所(48176)
- 财经(46683)
- 业大(44702)
- 农(44588)
- 中心(44195)
- 研究所(44121)
- 经(42518)
- 江(42412)
- 范(41648)
- 师范(41338)
- 北京(40570)
- 经济学(37234)
- 院(36125)
- 州(35291)
- 财经大学(34935)
- 农业(34920)
- 基金
- 项目(217353)
- 科学(171713)
- 研究(160982)
- 基金(158383)
- 家(136647)
- 国家(135499)
- 科学基金(117391)
- 社会(102082)
- 社会科(96592)
- 社会科学(96571)
- 省(84288)
- 基金项目(84247)
- 自然(75850)
- 教育(74124)
- 自然科(74063)
- 自然科学(74049)
- 自然科学基金(72679)
- 划(70674)
- 编号(66333)
- 资助(64886)
- 成果(53228)
- 重点(48054)
- 部(48029)
- 发(45363)
- 创(45359)
- 课题(44863)
- 创新(42143)
- 教育部(41802)
- 国家社会(41479)
- 项目编号(41442)
- 期刊
- 济(132236)
- 经济(132236)
- 研究(90685)
- 中国(51905)
- 学报(47005)
- 管理(44390)
- 科学(43831)
- 财(42982)
- 农(39836)
- 大学(35844)
- 教育(35098)
- 学学(33705)
- 农业(28041)
- 技术(25197)
- 业经(22687)
- 融(22570)
- 金融(22570)
- 经济研究(22292)
- 财经(22208)
- 经(18957)
- 问题(16546)
- 图书(16175)
- 商业(15199)
- 理论(15150)
- 科技(14636)
- 技术经济(14281)
- 实践(13913)
- 践(13913)
- 现代(13881)
- 业(13664)
共检索到434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无瑕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我国政府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在总需求中的占比较低。本文基于消费均衡理论,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时间序列数据,检验1978-2018年间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能够带动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政府消费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需要增大政府消费支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关键词:
均衡理论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凯
本文基于改进的消费均衡理论,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1978~2011年间我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消费是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为0.2933,即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短期内,政府消费增长率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短期弹性是0.1865,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速度达到44.67%。现阶段,我国应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具体建议是:财政政策应向以政府消费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合理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继续加大对文教、科学、卫生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首元
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是否存在一个明确的函数关系,现有的研究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原因在于微观效用函数存在争议。作为一个新的、可定量计算的效用理论,比例效用理论在风险决策机制、居民效用测算、新最优所得税模型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基于比例效用理论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可计算的宏观消费投资恒等式模型,并且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推导出新的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理论模型和新的居民消费与投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显示,宏观消费投资模型成立,1992年至2011年间中国的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挤出效应,平均边际挤出效应为0.48,投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挤入效应,平均边际挤入效应为1.4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松臣 陈海燕 张世英
文章应用时间序列的变结构协整理论时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的均衡关系进行分析。当时间跨度为1952~2004年时,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但却存在变结构点为1980年的变结构协整关系,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与居民消费结构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关键词:
均衡 变结构 单位根检验 协整 循序检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子远 杨义群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国的总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对此,政府消费应当发挥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或者对总消费率的平滑作用。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等措施降低居民支出预期,有效拉动居民消费,或者通过政府消费水平的调整,把总消费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升 赵俊平 魏景柱
本文根据1978-2005年我国历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幅度在1.469—4.357单位内变动。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影响效果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呈阶梯型递减态势。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效果依然明显,二者仍然正相关。最后,给出了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四华 陈运财
为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F D)与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的相关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该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 D和R 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F D和R C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解决或者有效应对我国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找到一个有力又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依据中国实际对Davidson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ECM)作了重要修正: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1978~2002年的有关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相对稳定,而1990年之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派生控制机制和比例控制机制对短期消费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受长期均衡比例下降影响,1990年后消费和收入的走势开始分叉,但这并不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协整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小川 汪利锬
本文运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证明:在无限期假设下,处于稳态经济中的居民消费与政府支出两者的关系取决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政府边际支出倾向。经检验表明,这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表现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先产生挤入效应,后产生挤出效应,且在2005年达到挤入效应的最大值。分项检验中,一般公共事务性支出和民生性政府支出分别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经济事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为先挤入后挤出的"倒U型"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几点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立春
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本文在典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凯恩斯主义中的当期绝对可支配收入研究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可支配收入占比之间存在阶段性的协整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加强的挤出效应;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共生,互为Granger因果;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开始为挤入,后为更强挤出。如果在新经济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消费职能从推动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产品过渡,中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作用也将从挤出变为挤入。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挤出 挤入 发展阶段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刘巍巍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6年~2006年的政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动态来看,1986年~1992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3年~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除个别年份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挤出效应外,大部分时段都体现为挤入效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永彬 张应良
本文在代表性消费者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支出对局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取决于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时期;而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基于此,本文就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引致效应 二元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涛 毛中根
本文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差异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区域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第一组区域具有显著的引致效应,而在第二组区域则表现为挤出效应。在第一组,农业支出、政策性补贴和政府消费的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但只能在当期发挥作用;在第二组,则是基本建设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的增长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且显示出较好的持续性。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拉动居民消费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