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235)
2022(4483)
2021(3670)
2020(2856)
2019(6370)
2018(6484)
2017(12540)
2016(6840)
2015(7803)
2014(8087)
2013(7674)
2012(6884)
2011(6044)
2010(6098)
2009(5675)
2008(5538)
2007(4841)
2006(4571)
2005(4294)
作者
(19623)
(16348)
(16177)
(15601)
(10664)
(7687)
(7478)
(6439)
(6242)
(5742)
(5549)
(5533)
(5329)
(5218)
(5083)
(5033)
(4864)
(4737)
(4701)
(4678)
(4027)
(4011)
(3951)
(3782)
(3685)
(3660)
(3660)
(3554)
(3304)
(3220)
学科
(33831)
经济(33796)
(20863)
管理(19894)
(16783)
企业(16783)
中国(14059)
地方(11053)
方法(9562)
(9147)
数学(8386)
数学方法(8309)
业经(8074)
城市(7839)
(7279)
(6927)
(6845)
农业(6201)
城市经济(5923)
(5499)
发展(5305)
(5297)
环境(5139)
产业(5090)
(4824)
乡镇(4775)
乡镇企业(4775)
(4765)
中小(4755)
中小型(4755)
机构
学院(99563)
大学(98828)
(41752)
经济(40658)
管理(36893)
研究(35391)
理学(31489)
理学院(31082)
管理学(30525)
管理学院(30330)
中国(25989)
(21611)
科学(21163)
(18364)
(16955)
中心(15932)
(15889)
研究所(15221)
(14867)
师范(14773)
财经(14614)
(14538)
经济学(13562)
(13328)
北京(13319)
(13294)
业大(13175)
(12582)
经济学院(12220)
师范大学(12095)
基金
项目(68022)
科学(54967)
基金(50095)
研究(50072)
(43089)
国家(42769)
科学基金(37719)
社会(34398)
社会科(32663)
社会科学(32656)
基金项目(26616)
(26503)
自然(23088)
自然科(22581)
自然科学(22578)
(22342)
自然科学基金(22141)
教育(22083)
编号(19519)
资助(19088)
(16137)
成果(15776)
重点(15413)
国家社会(14735)
课题(14439)
(14218)
(13743)
发展(13535)
(13340)
创新(13001)
期刊
(48992)
经济(48992)
研究(32881)
中国(20493)
(14198)
科学(13729)
管理(13688)
(13202)
学报(12805)
教育(10149)
大学(10089)
(9821)
金融(9821)
学学(9510)
农业(9219)
问题(8590)
技术(8218)
业经(8010)
城市(7838)
经济研究(7814)
财经(7003)
(6878)
(6136)
现代(6083)
资源(4873)
(4747)
技术经济(4683)
商业(4661)
(4589)
统计(4456)
共检索到15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李华  易善策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存在的失衡状况,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走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未来不仅要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也要重视在都市圈以外地区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同时要引导劳动力和产业向中西部的回归与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郑超  曹誉波  
发展更多中小城市,提升中小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是我国均衡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讨论发展中小城市的战略意义与对策,认为发展中小城市能有效破解"半城镇化"难题,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实现农民工的就地城镇化与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当前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要把中小城市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提升中小城市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实现就地城镇化;又要创新公共私营合作机制,解决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并构建多渠道的房屋供给体系,实现落户中小城市居民的"安居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日新  吴伟权  
大都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其邻近的中小城市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以临近广州的番禺为例,分析大都市背景下中小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城市定位、空间发展战略、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周炳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树  刘振宏  刘吟霄  
皖江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要避免我国30年来城市化发展失衡和发展速度趋缓的弊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带动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后的经济发展为消除"二元经济"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促进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由中小城市率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现实的示范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河  
近年来 ,各地在“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上 ,有了一些好的典型 ,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纵览国内外发展城市化的道路 ,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笔者通过调研 ,提出了中国应走“以大 (中 )带小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映雪  甄峰  翟青  朱寿佳  
首先剖析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挑战。进而全面总结怀来县城镇化现状、问题和环首都地区中小城市城镇化竞争优势,并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创新城镇化系统发展评价模型。针对怀来县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要素协调性评价结果,结合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普遍要求,以实现城镇发展的极化约束力向内生驱动力的转化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城镇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伟  陈玮  
由中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园区"规划建设实践的典型案例出发,总结其发展特色及存在问题;然后根据产业集聚、空间开发、劳动力及城镇化等理论依据,对"大园区"存在的必然性与矛盾性进行辩证研究;最后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理念构建、用地变换、产业转型、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新的工业园区规划思路,并应用于湖北武穴市的规划案例中,以指导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克服"大园区"建设的冲动,有理有序地进行工业园区的科学建设和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霞  
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经济的重要载体,中小城市是构筑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体系的重要支撑。要实现中小城市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其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基于对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从3个方面探索性的提出,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发展的路径在于:产业优化升级、就业协同增长和城乡统筹发展,并突出强调了产业优化升级的主导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郭广钰  
【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其涵盖的9个城市及上海市16个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城市和上海市辖区两个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揭示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向“优化协调”演进的积极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和步调不均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2)城市层面,以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无锡–南通以及舟山3个片区为中心辐射同步发展,呈现多片区发展的空间格局。(3)上海市辖区层面,上海市中心城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优于上海市郊区,呈两极分化格局。【结论】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各地区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面对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错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的差异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策略,为都市圈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熊曦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路径与方向。本文分析2001-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指数演化趋势后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自2001年以来经历集中化和均衡化阶段性调整,但总体呈现均衡化演变趋势。为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步伐,应注重各城市职能定位的分工协调、优势互补以及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尽可能消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小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弱、经济实力不强、制度和政策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理论阐释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化功能提升的相互关系,剖析了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并在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条件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两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的路径规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勋  
农村小城镇化能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已成共识 ,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本文建立以政府和农民为局中人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奕模型 ,在其纳什均衡解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上 ,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各种问题的成因 ,并给出在有限投入情况下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