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3)
2023(7651)
2022(6176)
2021(6037)
2020(4868)
2019(10894)
2018(10546)
2017(19529)
2016(10819)
2015(12272)
2014(12189)
2013(12136)
2012(11594)
2011(10219)
2010(10621)
2009(9912)
2008(10332)
2007(9551)
2006(8603)
2005(7605)
作者
(30739)
(26643)
(25970)
(24725)
(16304)
(12831)
(11640)
(10195)
(9865)
(9321)
(8943)
(8815)
(8418)
(8246)
(8197)
(7833)
(7548)
(7511)
(7502)
(7177)
(6614)
(6541)
(6412)
(6235)
(6019)
(5999)
(5945)
(5590)
(5442)
(5346)
学科
(48778)
(46649)
经济(46581)
(41405)
农业(32532)
管理(28425)
(24427)
(20661)
企业(20661)
业经(16812)
中国(14584)
方法(13896)
财政(13087)
(12904)
农业经济(12336)
数学(12092)
数学方法(11893)
地方(11330)
(10647)
(10400)
(10218)
收入(10207)
(9752)
(9680)
农村(9659)
(9267)
财务(9256)
及其(9248)
财务管理(9214)
发展(9044)
机构
学院(155603)
大学(150439)
(65110)
经济(63777)
管理(56873)
研究(54412)
(49121)
理学(48769)
理学院(48295)
管理学(47393)
管理学院(47138)
中国(44455)
(37062)
农业(37018)
科学(33118)
(31367)
业大(29849)
(28293)
中心(26410)
(25128)
研究所(24944)
财经(24826)
农业大学(22709)
(22499)
(20978)
(20375)
师范(20209)
北京(19400)
(19030)
经济学(18740)
基金
项目(98587)
科学(76595)
研究(75495)
基金(70678)
(62101)
国家(61042)
科学基金(50932)
社会(48559)
社会科(45395)
社会科学(45382)
(39762)
基金项目(37226)
教育(32482)
编号(32285)
(31487)
自然(30351)
自然科(29579)
自然科学(29571)
(29126)
自然科学基金(29026)
资助(28109)
成果(27061)
(22259)
(22092)
重点(21600)
课题(21247)
(20795)
国家社会(20323)
(19942)
(19797)
期刊
(85487)
经济(85487)
(57084)
研究(48024)
农业(38847)
中国(38588)
(32327)
学报(27223)
科学(24266)
大学(22029)
学学(21198)
业经(19901)
(17551)
金融(17551)
(17430)
管理(16523)
教育(14500)
农业经济(14498)
农村(14022)
(14022)
财经(12484)
(12194)
问题(12186)
技术(11751)
世界(10828)
经济研究(10669)
(10621)
社会(9436)
农村经济(9265)
经济问题(9226)
共检索到25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亮  
“公平”的社会逻辑不是由一个人的行动决定,而是由群体互动产生。从社会互动论视角出发,对华北Q村多子女家庭房产分配案例进行经验探讨发现,家庭成员经历了提出“均分”初步方案、争议制衡、降低预期、沟通调整、达成新平衡、回到互惠互助“大家庭”的完整互动过程,由此达成“均衡互惠”的公平。这种公平分配模式以均分为初步原则,以家庭总体和长期互动中情理与利益的“平衡”作为现实原则,具体通过以“衡”调“均”进行财产分配。从两代家庭到三代家庭的演变中,成员间无法完全整合的情感关系、伦理义务和利益诉求高度混合而成的情理,是塑造均衡互惠分配模式的内在动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霞  李树茁  靳小怡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扬名  柳孜  宫仁贵  
探讨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改善独生子女家庭特有的养老困境具有积极意义。利用CGSS2017年全国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从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维度对老年人健康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结构型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影响更显著,关系型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多子女家庭老年人生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健康问题不仅是狭义上的生理机能退化,更是养老资源多寡的现实表现,社会应关注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共同营造“适老”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士刚  
老有所养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和愿望。养老包括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料理等方面,其中以生活来源为最重要。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基本上依靠家庭成员,而生活资料的供应有两种形式,即家庭供应和社会供应。国家干部和职工年老退休后,领取一定数量的退休金,这是以社会供应形式来保障生活来源。农村中绝大多数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一般直接由子女供养,这是通过家庭供应形式得到生活来源。由于年老时获得生活来源的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跃生  
在冀东农村,儿子结婚是一项需父母多年积累才能完成的"事业"。结婚费用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标准提高而增加,是否为结婚儿子建新房是父母负担轻重的决定因素,新房产权多归已婚儿子所有,彩礼也由象征性做法逐渐变为男方家庭代际财富转移的一种途径。结婚花费中约40%的缺口有赖借债弥补。多数家庭子代结婚所欠债务主要由父母偿还。子代结婚费用中亲子贡献份额有明显的时期差异。随着子女受教育时间延长,晚婚比例降低,子代婚前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缩小,父母成为儿子结婚费用的主要承担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图伦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和反思,并以家庭、学校、政府三方为着眼点,提出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殷浩栋  毋亚男  汪三贵  王瑜  王姮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大鹏  陈鑫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财富再分配格局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庭财富水平高低主要由其持有房产数量的多寡来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前我国房产持有差异的"异质家庭"(划分为富裕家庭、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三类)DSGE模型,用以模拟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以同质家庭模型作为参照,探讨不同家庭财富分配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异质家庭"条件下,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大鹏  陈鑫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财富再分配格局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庭财富水平高低主要由其持有房产数量的多寡来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前我国房产持有差异的"异质家庭"(划分为富裕家庭、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三类)DSGE模型,用以模拟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以同质家庭模型作为参照,探讨不同家庭财富分配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异质家庭"条件下,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和总产出的刺激作用被明显削弱,也就是说由房价上涨而导致的家庭财富再分配使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是否应该采取盯住房价的逆向调节货币政策?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在"异质家庭"模型中,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不但加剧房地产市场波动,而且也无益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货币政策本身对改变家庭财富再分配作用有限。提升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需要综合实施包括土地供给、住房保障、税收调节以及市场监管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第二,鉴于我国居民家庭财富分配不均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居民贷款购房和租房的比例都比较高,因而不宜实行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洁  陈宝峰  
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措施的逐步落实,家庭贫困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家长不正确的价值观值得关注,但缺少规范性的实证研究。对某贫困县农户调研数据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对子女教育投资影响甚微,农村家庭家长安土宿命观、功利主义对子女教育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物质主义、利他主义、教育人文观则对教育投资表现出了正面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汀新  
家庭是微观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但是,在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上,个人与家庭的相互关系、家庭的地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其仁  
中国农民最近几年的收入情况,总结起来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我结合数据一起来谈谈:第一,农民的收入总体来说增长是比较快的,虽然没有80年代20%的增长率那么高,但一直都保持在10%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李文彬  周利  来特  
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了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子女数量对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养育子女存在较强的利他动机。机制分析发现,子女数量增多会造成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增加,进而提升了家庭对于商业保险的需求。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商业健康保险,子女数量对于家庭购买人寿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此外,对于工作在“体制外”的家庭、不与老人同住以及社会资本低的家庭,由于这类家庭相对面临的家庭经济脆弱性更大,因此子女数量对于其参与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对于父母“利他动机”较强的家庭,子女数量对于这些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通过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和外生冲击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卢洋  
家庭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及其城乡、地区异质性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规模的扩大,这一作用是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城乡和地区异质性,表现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家庭金融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