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
2023(1762)
2022(1461)
2021(1426)
2020(1211)
2019(2777)
2018(2870)
2017(5662)
2016(3164)
2015(3602)
2014(3605)
2013(3834)
2012(3714)
2011(3451)
2010(3410)
2009(3217)
2008(3045)
2007(2750)
2006(2501)
2005(2420)
作者
(8617)
(7276)
(7160)
(7097)
(4690)
(3357)
(3346)
(2802)
(2754)
(2576)
(2520)
(2488)
(2401)
(2356)
(2343)
(2331)
(2244)
(2141)
(2092)
(2086)
(1851)
(1850)
(1801)
(1795)
(1680)
(1679)
(1673)
(1566)
(1453)
(1438)
学科
(14998)
经济(14986)
(8116)
方法(7961)
数学(7556)
数学方法(7482)
管理(6274)
(6171)
(4479)
企业(4479)
农业(4343)
(3475)
中国(3206)
(2725)
(2725)
金融(2724)
收入(2682)
(2669)
银行(2666)
(2556)
(2468)
(2417)
理论(2307)
分配(2085)
业经(2077)
(2049)
贸易(2047)
(2020)
(1827)
(1772)
机构
大学(46472)
学院(44625)
(21610)
经济(21161)
研究(16392)
管理(16011)
中国(15297)
理学(13438)
理学院(13298)
管理学(12944)
管理学院(12871)
(10855)
(9394)
财经(8679)
科学(8425)
中心(8355)
(8215)
(7973)
经济学(7738)
研究所(7376)
(7132)
(7111)
经济学院(7088)
金融(7069)
财经大学(6556)
(6493)
人民(6445)
(6234)
北京(6125)
银行(6088)
基金
项目(28362)
科学(22500)
基金(21809)
研究(20975)
(18722)
国家(18617)
科学基金(15698)
社会(14207)
社会科(13452)
社会科学(13449)
基金项目(10645)
资助(10412)
教育(9889)
自然(9513)
(9450)
自然科(9273)
自然科学(9272)
自然科学基金(9111)
(8792)
编号(7869)
(7236)
成果(7229)
重点(6516)
教育部(6459)
国家社会(6333)
人文(5876)
(5874)
社科(5813)
(5650)
课题(5595)
期刊
(22358)
经济(22358)
研究(16005)
(10300)
金融(10300)
中国(9434)
(7982)
(6989)
学报(6200)
科学(5978)
管理(5260)
大学(5082)
学学(4759)
财经(4539)
农业(4341)
经济研究(4056)
统计(3902)
(3898)
教育(3804)
国际(3164)
技术(3160)
(3124)
问题(3052)
决策(3012)
业经(2912)
(2684)
世界(2680)
技术经济(2279)
理论(2243)
(2097)
共检索到7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汇率失调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持续的汇率高估甚至会引发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人民币币值是否高估成为全球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本文在Elbadawi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H -P滤波等现代计量经济方法构造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ERER ,实证测算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 ,在此基础上 ,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了评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程欢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程欢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美等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国实际汇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的相对偏离,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表现出了"U"型特征,推动其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FDI资本的大量流入和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985年~1989年表现为高估,在1990年~2009年表现为低估。人民币均衡汇率低估具有逐渐收敛的特征,从而人民币均衡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也要考虑潜在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姚孝云  
本文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hsiao程序选择最优解释变量,结合协整、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方法,估计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测算出1994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1994~1996年、2009~2010年存在低估。1997~2005年持续高估,2005年实行汇改后,从2006~2007年实际有效汇率几乎接近均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汇率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玉贵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采用1994年第1季度-2008年第2季度的时序数据样本,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因素能较好地拟合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过程;人民币实际汇率经历了三次低估和三次高估,但失调程度并不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宇洲  
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失调程度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知道人民币均衡汇率,以作为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失调程序如何的标准。本文采用1982-2004年度的数据,运用Elbadawi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来估计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计算了汇率失调程序,另外还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失调的经济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余海丰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 991年1季度—2 0 0 4年3季度。本文的主要发现是:( 1 )从1 994年4季度起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量是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和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 2 ) 2 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实质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偏离均衡实质汇率轨迹,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失调。其中,1 992年2季度—1 994年4季度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1 995年1季度—1 999年2季度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而1 999年3季度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重新转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倩  潘焕学  
本文依据行为均衡汇率测算方法,以中国1980-2009年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济开放度等经济基本因素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偏离的状态,但随着经济基本因素的改变,目前它已经十分接近于均衡汇率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义中  
本文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失调和波动,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只是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产市场上高估;产品市场上实际汇率长期波动主要源自相对供给冲击,资产市场上短期波动则主要来自自身调整机制和相对货币供给冲击。政策含义表明:资本账户保持一定管制降低了风险溢价,允许决策者调整短期实际汇率波动,扩大波动幅度减缓汇率升值预期,消除资产市场上短期失调;长期波动决定因素使得决策者只能以产品市场长期均衡汇率为升值目标汇率,在需求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供给管理政策实现内外经济均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先明  曹滔  翟欢欢  
基于国内外关于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选择由Montiel提出的ERER改进模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H—P滤波技术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高估,所以国外提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观点不切实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分析框架下,对1995~2007年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6年第2季度~1998年第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为高估,而1999年第1季度~2005年第3季度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低估。新一轮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实际汇率随着名义汇率的不断升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估。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形下,急需调整逐步升值的汇率政策,避免高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乐琴  孙俊新  
文章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1980年~2008年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四次低估和三次高估。目前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的双重挑战,应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容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